APP下载

CASS工艺处理寒冷地区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2012-02-15陈淑芳谢杰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活性污泥常温污泥

陈淑芳 谢杰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长春130111)

0 引言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是将变容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选择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处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先进工艺[1].由于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耐冲击负荷和脱氮除磷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可分期建设、不易产生污泥膨胀等优点[2-4],因此近年来CASS工艺在国内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尤其在我国北方各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由于寒冷地区排水温度低(一般低于13℃),使微生物的活性、种群组成、细胞的增值、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曝气池充氧效率,以及水的粘度都有较大影响,给污水处理带来很多困难.而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规范》(GB 50014-2006)中,也未专门对该工艺提出低温条件下相关的设计参数及要求,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低温条件下该工艺的工程设计参数同常温条件下又有很大区别.

本文充分利用CASS工艺的优势,结合我国寒冷地区的已建CASS工艺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同常温条件下对比研究CASS工艺在低温条件下的工程设计参数,为CASS工艺在我国寒冷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予以借鉴.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水及种泥

试验原水采用某高校的生活污水,具体水质如下:COD为200 mg/L~490 mg/L(均值为345 mg/L),BOD5为100 mg/L~250 mg/L(均值为175 mg/L),SS为140 mg/L~286 mg/L(均值为213 mg/L),NH3-N为25 mg/L~55 mg/L(均值为40 mg/L),TP为3.5 mg/L~9.6 mg/L(均值为6.55 mg/L),pH值为6.5~8.5(均值为7.5).试验种泥采用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通过一个多月的培养驯化,CASS工艺即可稳定运行[5].

1.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原水箱、CASS池(尺寸为350 mm×180 mm×220 mm)、污泥回流系统、排水系统和排泥系统.原水经水箱自流至CASS池的生物选择区和主反应区,生物选择区内设置搅拌器,主反应区内安装曝气头进行曝气兼起到混合作用.反应池上清液由一个端部装有曝气头(控制排水高度)的虹吸管排出,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至生物选择区.

图1 试验装置

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COD,NH3-N,TP:5 B-6 C型氨氮/COD/总磷三参数测定仪;SS:重量法;DO:JPB-607型溶解氧测定仪;pH值:PHS-3 C型精密pH计.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条件[6-7]

气温:5℃~14℃;水温6℃~12℃.

水力停留时间:HRT=14 h,16 h,18 h.

周期运行时间:T=4 h~6 h(分曝气、沉淀、撇水、闲置4个阶段)

进水流量Q=22.5 L/h~11.5 L/h

周期处理水量Q 1=90 L~70 L

周期排水比:1/3~1/4

根据试验效果,试验运行参数设置如下:MLSS为3 200 mg/L~4 560 mg/L,HRT为14 h~18 h,SV值为25 %~52 %,DO浓度为2.5 mg/L~3.0 mg/L.按水力停留时间(HRT)的不同实验划分为3个阶段(即HRT=14 h,16 h,18 h),各阶段中曝气时间均为3 h.

2.2 试验效果与分析

(1)CODcr去除效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进出水CODcr波动不大,进水CODcr为245 mg/L~491 mg/L,出水30 mg/L~52 mg/L,去除率在85 %~91 %之间,出水效果较好,波动较小,运行稳定,出水水质比较理想.相对应的MLSS=3.20 g/L~4.56 g/L变化不大,污泥负荷=0.45 kgCOD/(kgMLSS·d)~0.79 kgCOD/(kgMLSS·d),属正常.但当污泥负荷小于0.50 kgCOD/(kgMLSS·d)时,CODcr去除率小于86 %;随着污泥负荷增加,CODcr去除率提高;当污泥负荷大于0.75 kgCOD/(kgMLSS·d)时,CODcr去除率有所降低.故污泥负荷=0.50 kgCOD/(kgMLSS·d)~0.75 kgCOD/(kgMLSS·d)时,运行效果比较好.

此外,通过对水力停留时间和不同低温条件下的对比实验,发现水力停留时间HRT=14 h,16 h和18 h处理效果差别不大,这说明在一定污泥负荷范围内,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对提高去除效果意义不明显,反而使投入产出比降低.而在进水CODcr较稳定的情况下,出口CODcr浓度较低,出水水质均能达到52 mg/L以下,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一级B类排放标准.

表1 试验效果分析结果

通过与常温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常温条件下CODcr去除率在89.6%~90.4 %之间;低温条件下CODcr去除率在85.0 %~87.0 %之间,CODcr去除率降低4 %~5 %.

(2)悬浮物(SS)去除效果分析

一般情况下,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效果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差,出水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从水质特点上分析,低温环境下,水的粘滞性增加,固体颗粒沉降阻力增大,降低了泥水分离效果;从物理现象上看,活性污泥比较细碎,不易形成大块絮凝体,沉淀后的上清液仍有细小的悬浮颗粒随出水带走.但从CASS工艺处理低温的整个实验过程来看,污水SS的去除率一直都很高,进水SS通常在158 mg/L以上,出水SS通常保持在30 mg/L以下,并且去除效果比较稳定.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CASS工艺独特的运行方式,使曝气结束后的沉淀阶段,整个池子面积均用于在近乎静止的环境中进行泥水分离,故其固体通量很低,泥水分离效果良好.

通过与常温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常温条件下SS平均去除率为90.6 %;低温条件下SS平均去除率为88.3 %,SS去除率降低3 %.

(3)NH3-N去除效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进出水NH3-N波动不大,进水NH3-N为25 mg/L~55 mg/L,出水7 mg/L~16 mg/L,去除率在64 %~74 %之间,出水效果较好,波动较小,运行较稳定.相对应的MLSS=3.20 g/L~4.56 g/L变化不大,污泥负荷=0.45 kgCOD/(kgMLSS·d)~0.79 kgCOD/(kgMLSS·d),属正常.

通过与常温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常温条件下NH3-N平均去除率为75.3%;低温条件下NH3-N平均去除率为67.6 %,NH3-N平均去除率降低10 %.

(4)TP去除效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进出水TP波动不大,进水TP为4.2 mg/L~9.6 mg/L,出水0.6 mg/L~1.1 mg/L,去除率在79 %~89 %之间,出水效果较好,波动较小,运行较稳定.相对应的MLSS=3.20 g/L~4.56 g/L变化不大,污泥负荷=0.45 kgCOD/(kgMLSS·d)~0.79 kgCOD/(kgMLSS·d),属正常.但由于污泥浓度较高,菌胶团内部的厌氧区域越来越大,保证了聚磷菌对磷的充分释放,为在好氧环境下的超量摄取提供了基础,从而保证了低温条件下的出水效果.

通过与常温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常温条件下TP平均去除率为89.4 %;低温条件下TP平均去除率为80.6 %,TP平均去除率降低10 %.

3 结论

(1)低温对CASS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由于低温会造成活性污泥沉降性能降低,故低温对CASS工艺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与常温条件相比,CODcr去除率约降低4 %~5 %,SS去除率约降低3 %,NH3-N和TP去除率约降低10 %左右.

(2)推荐的工艺参数

CASS工艺污泥特性如SV,SVI和MLSS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污泥特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沉淀时间、排水比和污泥龄等参数的确定.由于北方地区冬季与夏季气温相差较大,因此,原水中污染物含量相差较大,反应器中污泥活性变化也较大,为保证出水水质,CASS工艺设计参数按照冬季不利时期条件选择参数.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推荐低温条件下的CASS工艺设计参数为:污泥浓度为3 500 mg/L~4 500 mg/L,污泥负荷=0.50 kgCOD/(kgMLSS·d)~0.75 kgCOD/(kgMLSS·d),运行效果和经济性比较好.

[1]M.C.Goronszy.The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For Resort Area Wastewater Treatment[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32(9-10):105-114.

[2]Demoulin,G.(SFC Umwelttechnik),Rudiger,A.,Goronszy,M.C.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Recent operating experience with a 90,000 P.e.plant in Germany[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43(3):331.

[3]M.C.Goronszy.Advancements in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M].IAWQ Yearbook,1999:24-25.

[4]M.C.Goronszy.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with Aerated and Mixed filling Period[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35(1):457-464.

[5]陈淑芳.CASS工艺处理高校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2(7):79-81.

[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寒冷地区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设计规范(CECS111:200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7]张自杰.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74-588.

猜你喜欢

活性污泥常温污泥
渗透固结型环氧树脂基油气井常温固泥材料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活性污泥系统ASM2d模型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常温磷化工艺技术漫谈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活性污泥对管式多孔α-Al2O3陶瓷膜支撑体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倒置A~2/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培养和启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