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木桶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体育发展路径探析

2012-02-15刘玉娥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木桶体育事业金牌

赵 鑫,张 健,刘玉娥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洛杉矶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奥运会的51枚金牌,我国实现了向竞技体育大国迈进的目标。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的号召,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强国,我们已经看到,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及其他体育发展存在的差异。鉴于此,我们要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促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体育强国之路。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了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水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这个质朴的道理告诉我们,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利用这一理论来解析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会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2 “木桶理论”视角下中国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均衡

举国体制是在备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提出的,主要是指由“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全运会赛制和国家队长训制三者构成的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方式,这种“全国一盘棋”的组织管理方式由于类似“两弹一星”模式,所以被形象地称为“举国体制”[1]。

这种体制是为实现国家目的,调动和集中全国力量对竞技活动实行高度统一管理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竞技体育由国家来办,社会基本不参与。历史证明,“举国体制”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统一规划、调配、部署来保证中国体育部分重点项目形成优势,攻克尖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使得作为整体的中国体育树立了在国际体坛的形象,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过多强调其政治功能,必然会限制竞技体育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发挥和拓展。我国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群众体育理应在新时期得到重视与发展。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发展呈现出极不均衡的态势。这与奥林匹克奠基人顾拜旦提出的“一切体育为大众”的主张相去甚远。近年来,特别是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在体育发展战略上提出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并进,但在实施过程中,“奥运争光”被放在中心地位,在实现竞技体育大国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仅在竞技体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政策倾斜、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竞赛制度、运动体制、发展导向等等方面,更是体现了竞技体育的强势地位[2]。目前我国城市、乡村群众体育发展极其缓慢,体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 (含在校学生),城镇居民13.1%,乡村居民4.1%。城乡差异较大,锻炼的主要目的为“增加体力活动”的占34.8% ,以“健身走、跑步”为锻炼方式的占62.0%,以“单位或住宅小区体育场所”为锻炼场地的占22.2%[3]。调查显示,我国群众体育基础十分薄弱,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差异较大,参加体育活动仍以自发性为主,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的缺乏仍是制约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以此看来,只有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与提高利用率,缩小区域间体育锻炼的差距,才能调动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缩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差距,我国体育事业通才取得长足发展。

2.2 学校体育的发展严重滞后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也是我国体育事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然而,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远远滞后于竞技体育。将我国与邻国日本进行简单比较可以发现:日本在竞技体育领域,许多项目曾经是亚洲的霸主,但近年来大赛成绩平平,金牌总数日益下降,但奖牌数目的减少却带来了国民健身场地数量的增加。日本90%的场馆义务对外开放,几乎每个学校里都有很多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而这背后带来的是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相比之下我国仅仅是大中型城市、经济发达区域有比较完备的学校体育设施,占全国人口70%以上的农村各级学校,面临着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体育教师不足、水平偏低的状况,青少年体质逐年下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教育的“应试化”使得体育成为了教育的“重灾区”[4],教育需要改革,体育也同样需要改革。因此,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与完善。

2.3 理念的偏差使得体育后备人才严重缺乏

从体育精神的本质来说,并没有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之分。顾拜旦最初提出的口号是“全民锻炼以强国强种”, 鼓励全民体育。运动员应拥有丰富的生活、完整的教育, 体育运动不能只是为了拿金牌,而非运动员更需要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在许多体育强国中, 运动员和非运动员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非金牌大国芬兰人口虽少,但体育俱乐部却众多;丹麦约1/3的人口都是各种体育俱乐部的成员;人们常把西班牙和“足球”、瑞士和“滑雪”联系在一起,它们也都不是金牌大国。这些国家在关注金牌的同时, 更注重发展大众体育运动,考虑比体育更需要投资的领域。为业余体育开辟更广阔的道路,让“体育精神”深入人心。这也使得这些国家的后备人才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返观我国,近年来由于体制的变化,以及经费、人才来源等问题的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建设不尽如人意。各级体校缩水,训练科学水平不断下降,成绩走下坡路。一些体育管理机构只注重名利,不注重项目特征与科学选材训练,虚报年龄等。这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略,如不加强管理,势必影响到我国体育的发展未来。

3 “木桶理论”对建设体育强国的启示

3.1 “扬长避短”,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水平

“木桶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概念,蕴含着重要的人生哲理,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正视短处,扬长避短。即木桶最长的一块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我们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应巩固和扩大现有优势项目,提高和扩展潜优势项目,扶持和拉动落后项目,对一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体育项目,可以取舍。特色就是旗帜,突显才能发展,一切向前看,找准自己的特殊优势,避实就虚,扬长避短,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在我国的体育发展道路上,木桶理论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2 “木板互补”,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无论对于人或事,长板可能暂时会让你一枝独秀,但最短的木板却是制约发展的根本。将长板截下补于短板处,则可以提高盛水量。以此推知,如果在巩固扩大竞技体育的同时,加强重视“短板”,合理配置,循序渐进,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以及其他体育事业的发展,把竞技体育的投入适当转移到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体育事业上来;着力于建设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训练梯队,提高训练水平科学化,注重科学选材,我国体育事业势必得到整体发展。

3.3 增大木桶板底面积,加强政治、经济基础建设

盛水量的多少,其桶底是不能忽视的因素之一。木桶板底的面积足够大,支撑足够牢,盛水量也会相应的增多,它是整个木桶的基石。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犹如木桶的桶底,它是国家体育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加强,板底牢固可靠,我们的体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3.4 “木板密合理论”,健全残疾人体育保障体系

即使每块木板并齐,木板间的缝隙也是不可避免的。对木桶而言,如果木板长度都合适,但相互之间缝隙大,同样无法装满水,或者说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容量。残疾人体育就如同木桶间的缝隙,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保障体系,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性影响。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 296 万人[5]。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环境和条件也越来越好。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开展趣味性浓的体育活动,对于增加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至关重要。如同不断缩小的木桶缝隙,加强木板间的密合程度,这样才能确保木桶少漏水、不漏水。

3.5 “木桶斜放”,加强木桶桶箍作用

“体育强国”代表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各项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如此庞大的体系,我们应当如何完善呢?从“木桶理论”上讲,每一块木板可能并不是一样高的,但是,我们可以将长板与短板的组合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比如长板与长板尽量靠近,短板与短板尽量靠近[7]。使木桶朝长板方向倾斜摆放,以增加盛水量,同时我们要用一道箍把他们固定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各项体育事业共同发展,我们的体育强国之路才能走的更远。

[1] 李元伟,鲍明晓,任海,等.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8):1~5.

[2] 王程,张雁.从金牌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嬗变[J].社会科学家,2008(8).

[3]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大众体育网[EB/OL]. http://zhuanti.sports.cn/dcgb/.2008/3/14.

[4] 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 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12/01/content_5417339.htm. 2006/12/01.

[6] 中国残疾人体育网[EB/OL]. http://www.cpc2008.org.cn/.2010/10/08.

[7] 孙喜新,刘其先.“木桶理论”新解[J].企业活力,EnterpriseVitality, 2002(3):8~9.

猜你喜欢

木桶体育事业金牌
迟来的金牌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木桶兄弟
木桶和篮子
木桶兄弟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