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方法对体育科学研究的启示

2012-02-15刘俊洁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定性研究者定量

刘俊洁,曹 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伴随着质性研究的兴起,关于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定量研究范式和以建构主义/解释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定性研究范式之争一直未能平息。主张定量研究范式的实证主义认为:定性研究充满了个人偏见,被政治地解释为马克思主义或人文主义的隐蔽版本,受研究者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伦理因素影响较大,是不科学的或只是探索性的[1]。主张定性研究的建构主义认为:定量的研究不能处理意识形态、思想感情;在研究过程中没有人的参与,不考虑研究对象的个体特质,并迫使他们归入不同的范畴[2]。随着定性-定量化研究范式之间的争辩日益激烈,许多人也尝试提出和解之道,他们认为这两种范式之间的分歧被强调过头了,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论不但夸大了定性与定量研究两种范式之间的区别,阻碍了它们的沟通与交流,影响了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研究实践问题的解决。Howe等人基于不同的范式,提出了相容理论,认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实际上是可以相容的[3]。Kelle认为在必要的条件下,将两个研究范式结合,不仅可以扩大单一研究潜能,减少不必要的缺陷,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研究现象[4]。有人将这种独特的范式称为“实用主义”。于是,以实用取向的理论家和研究者们提出了“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力图同时包括定性路径和定量路径的因素[5]。从目前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情况来看,还未曾有过对混合方法理论进行相关研究的论述。因此,为了丰富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体育科学的研究质量,有必要对混合方法进行译介。

1 混合方法的实质

混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通常被称为整合方法 (integrated methods)/多元方法(multi methods)/交叉对比方法(triangulation of methods)和混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research)。但是在最近的文献中,大多采用混合方法这一提法[6]。Johnson认为混和方法就是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型[7]。在《混合方法研究杂志》的创刊号上,混合方法被定义为“调查者在一项单独的研究或调查项目中对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混合和推断的研究[8]。因此,混合方法是同时或先后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综合地运用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技术之中[9]。至于究竟是用定性方法还是定量方法(或两者都用)则取决于当下所面对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之所在的阶段[10]。

实用主义所倡导的混合方法研究以研究问题为出发点,突破了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演绎/归纳、客观/主观、价值中立/价值介入,现实主义/相对主义的孰优孰劣的争论,而显示出自身独特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既不偏袒定性研究又不偏袒定量研究,而是将两者合二为一,进行功能互补,注重问题的解决。在推论逻辑方面,将演绎方法与归纳方法相结合。在认识论方面,主张客观论与主观论并存。在价值观方面,在阐述结果时,价值有很大的影响,认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以及获得研究结论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本体论方面,承认外在的现实,选择最能产生所欲之结果的解释。实用主义者接收一种解释只是因为一种方法比另外一种方法更能产生期待的或要求的结果。

混合方法研究的目的是“提升意义”,从而使所从事研究的效度与信度得到加强。Greene等人[11]认为运用混合方法研究主要有五个目的:(1)三角测量,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证实;(2)补互,即各研究方法不足进行相互补充;(3)创造,即用不同的视野研究同一现象,发现一些新的悖谬、矛盾;(4)推进,即依次使用不同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得出结果后,据此接着用第二种方法;(5)扩展,即扩大某一研究的广度和范围。然而,在一项研究中如何实现以上研究目的则取决于研究方法的设计,而研究方法的设计又取决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上[12]。因此,混合方法的最大的优势是能够使研究者同时能够解决实证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并且在同一研究中能够证明和产生理论[13]。

2 混合方法的类型和步骤

混合方法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方法。Denzin[14]认为混合方法因侧重点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理论混合,即运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同一组数据;第二种类型是研究者混合,即在同一研究中有多位研究者参与,减少研究中的个人偏见或误差,从而提高研究的效度;第三种类型是方法混合,按照方法混合的方式又可分为方法间混合和方法内混合。方法间混合是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相互比较研究,而方法内混合是指在同一方法中用不同的技巧来解释和分析数据;第四种类型是数据的混合,是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数据,使研究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解释和分析。

混合方法研究与单一研究方法最大的不同是:混合方法研究不仅要确定定性和定量中的单个因素,而且要考虑如何将定性和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研究的进展可将混合方法研究过程分为如下13个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制定研究计划;(3)确定混合研究方式;(4)确定混合研究目的;(5)确定研究问题;(6)选择样本设计;(7)选择混合方法研究设计;(8)收集研究数据集;(9)分析数据集;(10)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11)解释数据;(12)撰写最终报告;(13)重塑研究问题[15]。这13个研究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准备阶段(步骤1—5)、研究计划阶段(步骤6—7)和研究执行阶段(步骤8—13)。在研究准备阶段,这5个步骤是线型关系;而第二阶段的选择样本和混合方法研究设计则是相互影响关系;第三阶段的共有4个步骤,它们是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验证和数据解释。它们形成一种周期性的互动关系。然而,第9步骤在分析数据时,研究又可分为七个环节:数据压缩(data reduction) 即运用描述性统计对定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探查主题对定性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展示(data display)即用直观图和矩阵对两组数据进行解释和说明;数据转换(data transformation)即定量数据转化为描述编码进行定性分析并将定性数据转换成数字编码进行定量分析;数据相互关联(data correlation)即将定性与定量数据或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相互关系;数据聚合(data consolidation)即将质性数和量化数据进行整合以创造新的数据集;数据比较(data comparison)即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和数据集进行对比;数据整合(data integration)即将质化数据和量化数据整合成相协调的单一整体进行分析和解释或相互分开的两个数据集(定性和定量)[16]。

3 混合方法设计以及相关策略

3.1 混合方法设计

研究者根据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同,将混合方法进行不同的设计。第一种设计认为混合方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另外一种方法为辅进行的研究。例如定性(主)-定量(辅)或定量(主)-定性(辅)。在这种方法设计中,一种方法只能用来服务于另一种方法,却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毫无疑问,以这种方法设计是对混合方法的片面理解。第二种设计比上述“主从式结合”的设计更为理想,在这种设计中定性与定量方法不再是一种主从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对话的关系,在运用过程中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都具有自身的作用和地位。这种设计典型的有Greene等人提出的互补式、同步进行式和系列进行式[17];Creswell将定性与定量的混合设计为同等地位设计、主次设计和多层次路径设计[18]。然而这种设计过于分析笼统,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问题对混合方法的需求。Maxwell根据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方式分为两类:即整体式结合和分解式结合。

整体式结合的方式是将定量的研究和定性研究当成彼此分开的两个部分,在一个整体设计中将这两个部分完整地结合起来。整体式结合分为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19]:(1)顺序设计。顺序设计,顾名思义其典型的做法是:首先使用一种方法,然后再使用另外一种方法,两种方法使用存在一个前后顺序。一般来讲是先做质的研究,使用归纳的手段发展出理论假设,然后再使用量的方法,通过演绎的手段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当然,将这个顺序倒过来同样适用。例如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对群众参与的体育的意愿性进行调查,首先可以对一个较大的样本进行统计调查,然后根据研究问题的重点从中选择一些人进行深度访谈。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信息提供者,而且可以深入地了解他们在问卷中所作的回答,从而对数据进行更全面的解释;(2)平行设计。平行设计指的是不同的方法被同时使用,而不是按先后顺序进行。例如,对我国贫困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的状况进行研究,可以一边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工作,一边可进行观察,访谈和对政策、制度方面进行分析。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关验证和相互补充,研究的结果较为丰富,不仅仅是有数据框架,而且有内容的支持;(3)分叉设计。这种研究设计结合了上述顺序设计和平行设计的两种形式。一般在研究开始的时候使用一种方法,然后在继续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使用另外一种方法。这种设计结合了顺序设计和平行设计的优势,不仅可以使我们在前期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后期的设计,而且可以在后期使用平行法时对两种方法所产生的结果进行相关检验和相互补充。例如,对某一队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参与式观察,并且对其进行开放式访谈。然后对这一部分的研究结果写一份有关影响运动能力的分析报告。然后使用量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测量,同时进行开放式的调查。在这一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顺序设计和平行设计。

分解式结合是将不同方法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分解,然后将其中某些部分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这类设计也有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1)混合式设计。混合式设计是指将不同研究方法中的某些部分提取出来,然后结合成一些混合型的方法策略。例如,在进行体育科学研究时,由于某种原因研究者只能收集一些质性的资料,但是为了验证这些资料合理性,而在分析时采取的是量的分析方式;(2)整合式设计。整合式设计是指量的研究和定性研究在不同层面(如问题、抽样、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时进行,并且不断地互动。例如在研究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对体质影响时,可对学生进行访谈,进而收集质的资料,同时,又对学生进行参与式观察,详细记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根据研究的需要,还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测量,使用实验干预,实验室控制、量的测量、质的观察和访谈等手段,试图同时回答量的问题和定性研究问题。因此,这种设计可以成为一种真正方法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发生在研究结果,而且发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之中;(3)内含型设计。内含型设计是将一种方法“坐巢”于另外一种方法之中。一种方法形成研究的整体框架,另外一种方法在这个框架中发挥作用。通常来讲,一个研究使用的是实验型或半实验型的总体设计,对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进行对比,具体的操作方法通常是民族志或其他志的方法。例如在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研究中,就需要选择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研究,使用定性方法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实地研究,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量,然后使用质的资料和量的数据对这两个研究班级进行对比。当然,表面看起来,内含型设计似乎与混合型设计和整合型设计十分类似,但是它们的运作逻辑其实很不一样。内含型设计不是同时并行使用两种方法,也不是先后使用两种方法,而是把一个方法通过内部系统地、具有内在联系地使用于另外一种方法。

3.2 混合方法研究策略

在运用混合方法研究时,抽样策略、资料收集策略和数据分析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策略的实施也是混合方法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2.1抽样及资料收集策略定性研究往往采取目的性抽样,是根据特定的研究问题或研究目的以及关于这些个体/组群已有的信息而进行的。而定量研究一般根据研究的代表性和广度采取的是概率抽样。混合研究则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创造性地将目的性抽样和概率性抽样相结合,既可以获得数字数据,也可以获得文本数据,从而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Charles Teddiie认为混合方法抽样策略可分为基本抽样法、顺序抽样法、并行抽样法和多层抽样法四种类型[20]。

基本抽样法又称分层目的抽样,或定额抽样。研究者可根据研究对象的水平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将其划分为高级、中级班和初级班),然后,用目的性抽样分别从各个层次中选择少数个案进行研究。这使得研究者能够发现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似之处和细微差别。Patton称这种抽样为“样本中的抽样”。

顺序抽样法即按照研究设计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实施顺序进行抽样,第二阶段的抽样受到第一阶段抽样的影响[21]。在许多情况下,定量研究的样本将被用作随后定性研究的抽样框。定性研究使用了定量研究样本的子样本。

并行取样法能够使研究者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果进行三角互证。因而使得研究者能够在单一研究中确认和证实研究结果。

多层取样法在多层混合方法抽样策略中是比较普遍的,常常在研究相互嵌套的组织结构时用到这样的策略。在研究这些相互嵌套的组织结构时,研究者往往对组织中不同层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

一般而言,研究者有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传统的定量资料收集是指使用相对详尽说明和事先计划的工具进行资料收集工作。而定性资料收集是指在操作中没有使用这种事先计划的方法来收集测量/观察资料。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资料收集方法,都可能会造成资料的不充分或偏颇。因此,在资料收集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多元方法。

3.2.2资料分析策略混合方法资料分析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同时交替、综合使用质与量的数据分析手段、程序以获得理想的研究结果。Caracelli和Greene[22]认为混合方法资料分析有四种类型。(1)资料转换:将一种类型的资料转换为另一种类型的资料,以便对两种类型的资料同时展开分析;(2)类属发展:对一种类型的资料进行分析而产生某种分类法,然后将这一分类法做另一种类型的资料展开分析的框架;(3)极端案例分析:“极端案例”可以从一种类型资料分析得到确认,并通过(补充性资料收集以及)另一种类型的资料分析进行追问,旨在对前期的极端案例之解释进行检测和完善;(4)资料协同/资料合并:对两种类型的资料进行联合分析,建立出新的变量或协同性的变量和资料库,使之既能以定量方式进行表达,亦能以定性方式进行表达。这些协同性的变量或资料库随之会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得到使用。

4 混合方法对体育科学研究的启示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它既涉及到生理学、医学、生物学、力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也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多学科的交叉使得体育科学的研究内容异常复杂,不仅包括着科学世界范畴,还包括生活世界范畴。体育科学研究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体育现象,而是由纷繁复杂的体育问题构成的系统。体育系统中的微观问题、深层问题和价值观问题等,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需要深层的体验和思考。这种情况下单一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难以满足体育科学研究的需求,使得有些复杂的研究难以展开和达到深入分析的目的。为此,混合方法研究对体育科学研究有如下启示:

首先,以研究问题为出发点,树立问题解决意识。混合方法研究以实用主义和哲学为理论基础,突破了传统方法和范式的局限性,以研究问题为出发点,注重各研究方法之间的优势互补,采用不同的渠道对资料进行收集,从不同的视角对体育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科学研究质量。正如Trow所说的一样:“让我们结束在‘参与式观察’与访谈之间的争吵……全力以赴,用我们这所拥有且为解决问题这所需要的,最丰富的概念工具和方法论工具来对付我们所面临的问题”[23]。研究方法只有与研究问题相关联,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应该树立问题解决意识,以研究问题为出发点,正确地运用研究方法,促使体育科学研究问题的解决。

再次,全面把握研究对象,提高综合研究能力。混合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融合,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问题的需要,缩小两种范式的分歧,通过两种范式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体育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它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研究者可以通过定量形式的数据测量来获得第一手的信息资料,用来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概况和总体趋势;而另一方面,研究者又可以通过定性研究方法获得文本、图像等方面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可用来探究研究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本质。在研究中将两种方法融合起来,能够使研究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更深入更细致地分析,发掘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研究者不但了解研究对象之所然,而且还可以了解研究对象之所以然。不仅丰富了研究数据的意义,而且提高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最后,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组建科学研究团队。混合方法的研究范式需要从全方位、多元化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的分析。为促成问题的解决,在分析问题时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状况从不同的学科视野进行探讨,而不仅仅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而这种范式与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不谋而合。正如前文所述,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门学科的交叉。而这种复杂性的科学单纯凭借本学科的知识是难以解决的,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门学科的研究者进行相互的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各学科的优势互补,达到解决体育科学研究问题的目的。因此,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根据研究的需求,组建长期的研究团队,以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1] Denzin NK, Lincoln Y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C].Thousand Oaks:Sage,1994.8~9.

[2] Fairburn M. Social History:problems, strategies,and methods[M]. Houndmills, Basingsroke,Hampshir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9.154,157,149.

[3] HOWE KR. Against the quantitative-qualitative in-compatibility thesis, or, dogmas diehard[J].Education Researcher,1992,(17):10~16.

[4] Kelle,U.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research practice:Purposes and Advantage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J]。 2006:293~311.

[5] Brewer J, Hunter A. Multimethod research: Asynthesis of styles[C]. Newbury Park,CA:Sage.1989.

[6] VIADERO 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examined researchers see pros and cons of ‘Mixed Methods’ studies [N].Education Week,2005(1):20.

[7] JOHNSON, RB, ONWUE-GBUZIE AJ. Mixed methods research: 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ome [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04, (33):12~26.

[8] Tashakkori A. Creswell JW. The new era of mixed methods [J].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2007,1~4.

[9] Creswell JW. Research design: Quantitative,qualitative,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2nd ed.).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3.

[10] 唐海华译.混合方法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1] Greene JC, Caracelli VJ , Graham WF. 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ixed-method evaluation designs[J].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989(11):255~274.

[12] KEYVAN SALEHI. Commentary using mixed methods in research studies :An opportunity with its challen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le Research Approaches ,2010(4):186~191.

[13] Vincent A. Utilizing Mixed Methods in Middle Grades Research[J]. MGRJ.1(2):15~31.

[14] Denzin NK.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M].New York, McGraw-Hill,1978.

[15] Collins KMT, Onwuegbuzie AJ, Sutton IL. A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rationale and purpose for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 special education and beyond[J]. Learning Disabilities:A Contemporary Journal,2006(4):67~100.

[16] Onwuegbuzie AJ, Teddlie C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data in mixed methods research[M]. Thousand Oaks, CA:Sage,2003:351~383.

[17] Creswell JW.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C]. Thousand Oaks,CA:Sage,1994.

[18] 单敏.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之研究[D].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19] Charles Teddlie ,Fen Yu. Mixed Methods Sampling-A typology With Examples,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2007: 77~100.

[20] 安黎黎.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与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1] Caracelli VW, Greene JC. Date analysis strategies for mixed-method evaluation desighs[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66,15(2):195~207.

[22] Trow M. Comment 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ing: A Comparison[J]. Human Organization,1957(16):33~35.

猜你喜欢

定性研究者定量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