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草药添加剂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2-02-09孙金辉孙敬锋朱广奇乔之怡白东清乔秀亭

饲料工业 2012年16期
关键词:河蟹中草药抗氧化

孙金辉孙敬锋朱广奇乔之怡白东清乔秀亭

(1.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2.天津市宁河县畜牧水产局,天津301500)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俗称河蟹。其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各地,在江苏、湖北、安徽和上海等地区已逐渐形成规模化养殖。河蟹以其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成为了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

当前,我国河蟹基本上采用常规方法养殖,养殖过程中常出现不恰当使用抗生素和重金属药物,造成致病菌的抗药性增强,从而导致蟹体免疫力下降,并直接影响了河蟹的经济产值,因此病害问题已经成为河蟹养殖中的瓶颈。因此,研究高效、环保的河蟹功能性饲料已经成为当前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重点。目前,国内外对于河蟹饲料的研究大多数还集中于饲料蛋白利用[1],促生长饲料的研制[2]及矿物添加剂饲料的研制[3]。基于此,本试验选用中华绒螯蟹作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种类的中草药,并检测其生长及生化等指标,以期为河蟹的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为河蟹养殖提供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管理

试验所用河蟹取自天津宁河县七里海河蟹养殖基地,平均体重为(16.82±3.14)g,体色正常,健康活泼。试验选用的河蟹在实验室内暂养10 d,待摄食正常后开始试验。在90 L水族箱内投放河蟹40只,雌、雄比例为1∶1;试验期间日投喂饲料2次,投喂量约为蟹体重的6%;日换水量为养殖水体的1/3,使用气泵连续充气,水温控制在22~26℃。

1.2 试验方法

以蛋白含量为35%与38%的河蟹饵料作为本试验基础1组与基础2组,在基础饵料1、2组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中草药,即得中药1组与中药2组饵料;试验以基础饵料组作为对照,每个处理组重复一次。

1.2.1 河蟹肌肉上清液的采集

试验周期内,分别在第0、30、45、60 d时进行采样;采样时每箱随机抽取河蟹6只,雌、雄各半。

将采集的河蟹于冰盘上解剖,剥去河蟹肌肉,剔除结缔组织,用预冷蒸馏水冲洗并吸干,称重后加入10倍体积的预冷蒸馏水,以YQ-3型电动匀浆机匀浆,再用TGL-16GA冷冻离心机12 000 r/min低温离心20 min,取上清液。低温保存,24 h内分析完毕。

1.2.2 生长指标(体重、壳长、壳宽)的测量

使用试验天平秤测量河蟹的体重,精确到0.01 g;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河蟹的壳长、壳宽,精确到0.01 cm。

1.2.3 生化指标的测定

河蟹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南京建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测定。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P<0.05。

2 结果分析

2.1 河蟹生长指标(体重、壳长、壳宽)的变化情况

2.1.1 河蟹体重的变化情况(见图1)

如图1所示,在整个饲养期间,各处理组河蟹的体重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且0~30 d河蟹体重增重最为显著(P<0.01);除中药2组外(P<0.05),其余各处理组河蟹体重在30~45 d也出现了极显著的增长(P<0.01),但在45~60 d阶段体重增长则较为缓慢。就促进河蟹体重增长这一指标而言,基础2组>中药2组>中药1组>基础1组,表明基础2组在促进河蟹体重增长方面效果较为理想。

2.1.2 河蟹壳长的变化情况(见图2)

如图2所示,在投喂不同配方的饵料后,河蟹壳长的增长呈现先增长而后趋于平稳的态势。投喂饵料30 d后,各处理组河蟹壳长均出现极显著的增长(P<0.01);45 d时基础1组与中药1组较之第30 d壳长均有显著性增长(P<0.05),基础2组与中药2组较之第30 d壳长虽有增加,但未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第60 d时壳长则出现停止生长的状态。

2.1.3 河蟹壳宽的变化情况(见图3)

如图3所示,与壳长的增长趋势相似,饲喂期内河蟹壳宽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先增长而后趋于平稳的态势,且壳宽增长最高峰也出现在0~30 d期间(P<0.01)。综合考虑河蟹壳长与壳宽的增长因素,评定中药2组对两者效果较好。

2.2 河蟹肌肉SOD活性的变化情况(见图4)

如图4所示,在对河蟹投喂不同处理组饲料60 d后,其体内SOD活性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在45 d与60 d时,中药1组与中药2组较之对照组酶活性分别有显著性(P<0.05)与极显著的提高(P<0.01);但中药1组与中药2组间却并未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2.3 河蟹肌肉AKP活性的变化情况(见图5)

如图5所示,对河蟹投喂不同处理组饵料后检测发现,中药1组与中药2组对于降低河蟹体内AKP活性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在30、45、60 d时,中药1组与对照组相比,AKP活性分别降低了0.37倍、0.69倍和1.16倍(P<0.01);中药2组较对照组AKP活性分别下降了0.41倍、0.47倍与0.53倍(P<0.01),但中药组之间却无差异性。

2.4 河蟹肌肉MDA含量的变化情况(见图6)

由图6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组对降低河蟹体内的MDA含量也有显著的效果;在30与45、60 d中,中药1组河蟹体内MD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4.42%与18.54%(P<0.05)、36.11%(P<0.01);中药2组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分别下降33.7%、46.1%与54.03%(P<0.01)。

通过测定河蟹体内生化指标综合判定得出,中药2组对于增强河蟹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AKP活性与MDA含量具有良好的功效。

3 讨论

3.1 中草药添加剂对河蟹促生长作用的影响

河蟹饲料为了满足河蟹的生长和生理需要,应尽量做到营养全面均衡,选料新鲜,以求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养分的含量以满足河蟹的生理需要以及生长特点。本试验研究发现,蛋白含量为38%的基础2号饲料对河蟹的增重、壳长以及壳宽等生长指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说明在河蟹生长初期,需要较高的饲料蛋白用于自身生长。刘学军等[4]认为,成蟹养殖前期饵料蛋白质适宜含量为41.0%,中后期为36.0%。韩小莲[5]认为,大眼幼体至Ⅲ期幼蟹蛋白质的需要量为45%。陈立侨等[6]采用酪蛋白、明胶、酵母粉为蛋白源,对体重为6~10 g的中华绒螯蟹蟹种的研究结果表明,其配合饵料蛋白质适宜需求量为34.05%~46.5%。Mu等[7]以虾粉为蛋白源,研究了体重1.0 g仔蟹对蛋白质的适宜需求为39.0%,这些研究成果均与本试验的结论相符合。

但在本试验中,饵料中添加了中草药的试验组却并未对河蟹的生产指标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有的甚至有抑制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张家国等[8]报道的河蟹的生长过程是自身营养的积累、神经内分泌的调控等内因以及生态环境等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其营养积累未达到适宜量的情况下人为地增加外源药物促进其生长,有可能导致蜕壳紊乱,从而引起虾、蟹生长发育的迟缓。

3.2 中草药添加剂对河蟹肌肉SOD活性的影响

SOD是生物机体抗氧化酶系统中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作为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延缓机体衰老及防止生物大分子损伤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SOD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9]。因此,SOD可作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来评判免疫刺激剂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10-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周期内,河蟹体内肌肉SOD中草药组活性明显地高于基础饲料组,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可有效地增强河蟹体内抗氧化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刘岩等[14]、罗日祥[15]、Sakai M[16]等的研究表明,某些维生素、多糖、中药制剂能够增强对虾、罗氏沼虾等甲壳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提高其抗病力。李廷友等[17]也通过试验证实,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枸杞、黄芪、茯苓等中药能大幅提高中华绒螯蟹、扣蟹体内SOD及溶菌酶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这些研究成果均可作为本试验的理论支撑,进行使用。

3.3 中草药添加剂对河蟹肌肉MDA含量的影响

MDA是体内抗氧化功能的代表性指标,是氧自由基产生过多,脂质过氧化物的主要分解产物,具有很强生物毒性的物质,对机体可造成损害[18]。自由基引起机体氧化损伤后,会引起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的比例发生改变以及膜内蛋白的破坏。残存的自由基与膜内巯基基团结合,导致多种酶失活,细胞发生肿胀、变性甚至死亡,从而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动态检测MDA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机体内自由基的代谢情况及组织的氧化损伤情况,这对判断机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免疫防御能力具有重要价值[19]。

王一娟等[20]报道,在河蟹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显著降低河蟹体内MDA的含量,河蟹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刘波等[21]研究表明,对异育银鲫投喂含200~300 mg/kg植物提取物的饲料,可以显著提高鱼体肝脏内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有效地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梁拥军等[22]曾报道,使用1%的复方中草药可以显著降低宝石鲈肝脏与脾脏内的MDA含量,提高SOD活力。白东清等[23]证实使用枸杞多糖、灵芝多糖可有效地降低金丝鱼体内MDA的含量。这些试验结果均与本试验得到的添加中草药可有效地降低河蟹体内MDA含量的结果相印证。

[1] 陈权文.中华绒螯蟹对常用饲料蛋白源利用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 朱雅珠,张根玉,王建军,等.饲料中适宜的动植物蛋白比与河蟹蟹种生长及性早熟的相关[J].水产科技情报,1999,26(1):21-24.

[3] 钱国英,朱秋华.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与河蟹生长的关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1999,18(3):209-214.

[4] 刘学军,张丙群,张玉兰.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河蟹高产技术试验[J].淡水渔业,1990(5):20-22.

[5] 韩小莲.河蟹幼体配合饲料的研究[J].河北渔业,1991(1):12-14.

[6] 陈立侨,堵南山,赖伟.配饵不同蛋白质含量对河蟹生长的影响.纪念陈祯教授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12-518.

[7] Mu Y Y,K.F.Shim,J.Y.Guo.Effects of protein level in isocaloric die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juvenile Chinese hairy crab,Eriocheir sinensis[J].Aquaculture,1998,165:139-148.

[8] 张家国,王志忠,杨德光,等.添加外源性促生长剂对河蟹生长的影响[J].齐鲁渔业,1998,15(5):13-16.

[9] 林林,丁美丽,孙舰军,等.有机污染提高对虾对病原菌易感性实验[J].海洋学报,1998,20(1):90-93.

[10] 丁美丽,林林,李光友,等.有机污染对中国对虾体内外环境影响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7,28(1):7-12.

[11] 王雷,李光友,毛远兴,等.口服免疫型药物对养殖中国对虾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4,25(5):481-486.

[12] 王雷军,丁美丽.氨氮对中国对虾抗病力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9,30(3):267-272.

[13] 李光友.中国对虾疾病与免疫机制[J].海洋科学,1995(4):1-3.

[14] 刘岩,江晓路,吕青,等.聚甘露糖醛酸对中国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0,24(6):549-553.

[15] 罗日祥.中药制剂对中国对虾免疫活性物的诱导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7,28(6):573-578.

[16] Sakai M.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fish immunostimulants[J].Aquaculture,1999,172:63-92.

[17] 李廷友,谢标,陆波,等.中药添加剂对中华绒螯蟹、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的研究[J].淡水渔业,2005,35(1):3-6.

[18] Gu J,Gong J H,Yin Y B,et al.Efects of intermittent hyperbaric oxygen exposure and oxygen convulsions on a tf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nd lipid peroxide contents in rats[J].Chin.J.Naut.Med.,1995,2(4):31-34.

[19] 陈大刚,焦燕.中日海洋鱼类与分布的比较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27(3):305-312.

[20] 王一娟,何义进,谢骏,等.抗菌肽对河蟹生长、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340-343.

[21] 刘波,周群兰,何义进,等.植物提取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与抗氧化相关因子及抗病力的影响[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2):193-198.

[22] 梁拥军,孙向军,孙砚胜,等.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26-7029.

[23] 白东清,吴旋,李玉华.枸杞多糖、灵芝多糖对金丝鱼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1(1):30-32.

猜你喜欢

河蟹中草药抗氧化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河蟹“水瘪子”病及防控对策措施
“长江1号”河蟹蟹种培育技术
结缘中草药
猪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