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发展

2012-01-2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15期
关键词:保障性民居河北省

地处华北平原,渤海之滨的河北,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灿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古老的燕赵之地焕发勃勃生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河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4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亿元,居全国第六。

2011年也是河北城镇建设上水平工作起步之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

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河北城乡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被提到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着力破解难题,实现宜居宜业目标的抓手。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始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旧城改造和农村新民居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来抓,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卓有成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8.5万套,竣工17.7万套,10.7万户住房困难家庭乔迁新居。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河北总结出了“1+6”土地供应模式、“5+1”资金筹集方式,确保工程进度,严抓质量安全,实行全过程公开、全社会公示、全方位监督,基本做到了社会信服、群众满意,成为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典范。

继“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取得重大成就之后,河北继续加快城市改造更新步伐。仅2011年,河北省启动改造城中村90个,如期完成年度任务。改善旧住宅小区298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57万户。改造和启动棚户区965万平方米、旧商贸区25个。大力推进“十小便民设施”建设,改造整治了100多条小街巷和50多个小游园,建设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18座,社区卫生站和小型体育设施服务半径趋于合理,群众生活更加方便。

“规划是龙头”的理念在河北城乡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冀中南区域空间布局规划等特定地区规划已经完成,为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完成了“4+1”生态示范城市(新区)规划,初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编制完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专项规划,选择任丘、迁安、三河等10个县(市),开展了城乡总体规划试点。11个设区市全部派驻部、省城乡规划督察员,实现了全覆盖。制定《城市五线管理规定》等4个规范性文件,有效保证了规划执行力。

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地出台《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编制了2000个新民居示范村规划,修改完善了31个县(市)的镇村体系规划。加强对新民居建设的指导,培训各级规划建设人员1万余人,免费发放示范图集5000余册,提高了农村新民居建设水平。改造农村危房10.5万户,完成任务在全国居领先位次。

城市承载能力日益提升。全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060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1393亿元,增长10.6%。新增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供气总量130万立方米,新增省级园林城市(县城)25个、园林绿地6380公顷、风景名胜区8处,城市建成区和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11.5平方米和5.67平方米,建成绿道绿廊253.05公里。设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和80%。新增污水垃圾处理厂(场)11座。以争创人居环境奖为抓手,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唐山中心区再生水回用项目、邯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石家庄和廊坊万达广场城市商业综合体、沧州图书馆和博物馆、承德奥体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拔地而起。

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开展了城市容貌环境整治和城管执法专项提升行动,出台生活垃圾处理、城管执法等4方面共6个指导性文件,城市管理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清除城市垃圾50余万吨,拆除各类非法占路设施24万平方米,规范马路市场581个,城市容貌变得干净、整洁。推广邢台市城市容貌“一扫全保”经验,城市管理制度和标准建设不断完善。认真落实市政设施建设和养护标准,施工、养护精细程度大大提高。

建筑业保持高速健康发展态势。201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0911.6万平方米,增长31.7%;房屋竣工面积10305.5万平方米,增长13.2%。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28.6亿元,增长22.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8.9亿元,增长65.6%。

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更加深入。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1375.4万平方米、提高14.6%,新增供热计量收费面积20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率达到38.6%,保定市、望都县、平泉县列入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全省2011年开工绿色建筑示范小区40个,12个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建能耗监测项目实现数据传输,9个项目、4所高校列入国家示范。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建设进度加快,中加合作示范项目竣工揭牌,中德合作“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项目正式签约。

数字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在全国率先建设数字规划、数字城管、数字住房保障三大省级数字平台,初步构建了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的行业信息化发展格局。“数字规划”拓展到49个县(市),“数字城管”拓展到三河、迁安、肃宁、平泉等17个县(市)。“数字住房保障”全面应用,实现对住房保障全要素的动态监管、实时展示。

在谈到2012年的工作时,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朱正举介绍说,今年上半年,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服务大局、保障重点,各项成效显著: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新进展,“两大增长极”建设取得新成效、城建绿色行动掀起新高潮,企业发展环境有了新改善。

朱正举表示,近期,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切中了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之穴”,是指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旗帜。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两个环境建设的主要阵地,住建部门在两个环境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和重大责任。河北省住建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风清气正、开放文明、天蓝水净、地绿山青”16字方针,全力以赴抓落实,抓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保障性民居河北省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民居智库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民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