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社会管理应用研究

2012-01-26山东泰华电讯有限责任公司洪之旭殷庆华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17期
关键词:数字化社区信息

◎ 山东泰华电讯有限责任公司 洪之旭 殷庆华 张 冰

1.概述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改造行政流程,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及时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自2005年在全国推广至今,日渐成熟、完善,实现了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静态到动态、从开环到闭环、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全面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相关标准尚未出台,社会管理相关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社会管理业务中的作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提高社会管理效率,提升民生服务、促进民生沟通,加大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力度,发挥信息化建设整体效益,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该如何通过信息化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组织体系、监督制度、信息系统、基础数据、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后,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与社会管理创新新课题相结合,提出了信息化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方式,分析了管理、技术相关关键点、难点,给出了相应设计方案。

2.社会管理可借鉴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分析

2.1.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建设目标是一致的

数字化城市管理目标是通过实行新的科学管理方法,使城市管理的区域达到精细化、管理部件的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的处置精确化。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构建贯通上下、横向协同、反应快捷、支撑有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将有效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手段从资源分散、独立运作、纵强横弱,向融合共享、流程规范、集约高效的“信息化”方向转变。从而破解社会建设难题、提高社会管理效率,提升民生服务、促进民生沟通,加大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力度,发挥信息化建设整体效益,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2.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组织体系职能是类似的

数字化城市管理将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考核职能,集中到与处置职能脱钩的城市管理部门中,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和监督考核的职责分离,将分散在城管、市政、园林环卫等各城市职能部门和市、区、街道办事处、社区4级体系的各类管理服务资源的处置资源(部件和事件)直接配置到基层执行单位对城市进行管理和维护。

社会管理工作同样涉及到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公安、民政、人社、等多个职能部门和市、区、街道办事处、社区4级体系的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实现对辖区内各区、街道、社区、业务联动单位等社会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时地发现社会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

2.3.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工作流程是可借鉴的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组建专业队伍,信息采集员将日常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上报;呼叫中心坐席员负责受理领导批示、信息采集员上报和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并进行审核、立案、批转;指挥中心派遣员将监督中心立案后批转的案卷派遣到相应的专业部门,对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协调督办。并建立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如监督制度、处置制度和考核制度以保证监督、处置、考核机制长期发挥效能。

借鉴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信息化社会管理创新也可达到统一上报、下达、统一协调,实现增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性与数据共享,使得社会管理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方式更加便捷,工作更加高效,建立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社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2.4.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技术条件是成熟的

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综合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和各类业务平台,形成完整、闭合、互通互联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

信息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技术、数据、业务结合的新课题,通过应用物联网、无线传输、地理信息等多种成熟技术创新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中应用的结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模式

3.1.整合基层力量,四级联动管理

整合基层的每个社区民警、调解员、街道督导员等力量,强化基层问题解决力度建立以基层为主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格局。

搭建数字化社会管理中心与公安指挥中心、城管指挥中心、市政指挥中心、交警指挥中心、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3.2.建设全要素基础库,同步数据更新机制

建立“人、地、物、情、事、组织”全要素基础信息库,并依托基层力量建立数据同步更新机制,常态化的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数据库更新工作,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3.3.建立协同工作流程,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明确社会管理各个问题的主管部门、权属单位、处置单位、处置时限等,按照社会矛盾风险级别评估体系,结合矛盾联动化解工作机制,设计社会管理业务流程,全过程跟踪、督办、评价各层级、各部门的社会管理工作情况,并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区域、部门和岗位进行量化评价。

4.系统建设方案

4.1.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采用基于B/S体系结构,应用物联网、无线传输、虚拟化地理信息、数据抽取与挖掘、信息共享与安全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XML、GIS、Web service、WorkFlow、Biztalk Server多种应用技术。

4.2.数据库设计

4.2.1 社会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依托城市国土基础地理信息电子地图,加载城市基础元数据,搭建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满足社会管理、民生服务、应急指挥,提供数据资源共享。通过电子地图楼宇坐标,可检索到楼座楼层住户详细信息,社区人口家庭情况,住房情况,健康情况,救助情况,教育情况,在电子地图上一目了然,实现空间精细化管理。

4.2.2 社会管理区域资源业务专题数据库

普查构建区域管理基础信息库,包括楼栋基础信息数据,包括楼房、平房、出租房等信息数据,社区户数信息数据,包括人户同在信息数据、人户分离信息数据、空挂户信息数据等,社区人口信息数据,包括社区人口性别信息数据、儿童信息数据、党员信息数据、离退休信息数据等,社区成分信息数据,社区单位信息数据等。

4.3.应用系统设计

● 社管综合查询系统

汇总多渠道数据并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检索引擎提供快捷的信息查询通道,为社会管理与动态监督工作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通过对人、事、物的特征检索提供多条件、多特征的信息检索功能,更快速的定位相关信息。

● 社管事件办理系统

通过信息传递服务引擎将“社管数据采集系统”或其他渠道报送的问题信息传递到接线员的工作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对各类问题消息接收、处理和反馈,完成信息收集、处理和立案操作,为系统提供社会管理问题的采集和立案服务,保证问题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受理并传递到相关单位。提供事件和人员快速定位功能,事件的快速处理提供有力支撑。

●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作为社会管理的有效补充手段,建立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统一的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主要路段、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要设施的实时监控,所有视频信号集中显示、全时段监控,日常安排专人巡视,发现问题立即调度处理。

● 社会管理虚拟现实系统

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社区综合管理,作为整个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载体。通过社区三维电子地图楼宇坐标,可检索到楼座楼层住户详细信息,社区人口家庭情况,住房情况,健康情况,救助情况,教育情况,在电子地图上一目了然,实现空间精细化管理。

● 帮扶救助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对各弱势群体帮扶救助信息的综合管理,综合统计各类弱势群体相关人群的社会管理类。主要帮扶救助信息有:社会保障服务、城乡低保服务、城市廉租房服务、零就业家庭、老龄救助、残疾人服务等。

● 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系统

通过构建以地名地址管理为基础,居民和房屋管理为主要内容,网格区划管理为主要手段的一套流动人口管理基础数据库,实现对全市流动人口信息的综合管理。

● 社会治安防控系统

实现对打架斗殴、重大责任事故等治安防控类事件的及时处置,对治安防控的重点部件、重点场所、特殊行业、重点设施信息的综合管理,并能与GIS地图进行联动。

● 社会矛盾化解服务系统

分析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工作流程,按照“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建设目标,进行对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婚姻纠纷、赔偿纠纷、合同纠纷、劳动纠纷、城市拆迁等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事件及时上报、派遣调处。

● 社会舆情监督管理系统

根据舆情监督管理的需要,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 社会管理应急指挥系统

提供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多种指挥调度手段,实现对社会管理应急服务的的有效指挥和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管理、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辅助决策。

● 社会管理考核评价系统

为绩效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服务,系统按照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工作绩效、规范标准等系统内置的评价模型,对数据库群中区域、部门和岗位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计算评估,生成以图形表现为主的评价结果。充分体现了对社会管理监管工作中所涉及的监管区域、政府部门、工作岗位动态、实时的量化管理。

● 社会管理数据采集系统

专门为工作人员配备的移动便携式管理工具,基于移动终端实现民情日志上报、矛盾纠纷与治安防控事件上报、人口信息查询、事件信息查询、地图浏览、服务热线快速呼叫、紧急报警等实用性操作,极大地提高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社会管理移动督办系统

移动督办子系统主要用于方便领导案件批办、案件审批、督办以及数据查询、统计。

通过以上应用系统的建设,系统平台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实用功能于一体。

5.结束语

以网格化思想为基础,将城市管理内容延伸至社会管理,整合社会管理服务资源,实现社会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以便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数字化社区信息
社区大作战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订阅信息
影像社区
数字化制胜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