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

2012-01-25邓晓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利钠前体心肌病

邓晓银

(江西省于都县中医院 于都342300)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以心脏排血功能受损引起全身组织脏器灌注不足和循环淤血为特征,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预后极差。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主要由心室分泌,主要储存于心室肌细胞,其分泌量随心室充盈的高低变化,是反映左心室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1]。笔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观察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8例,诊断按照2005年ACC/AHA推荐的成人心力衰竭的评价和处理治疗标准[2],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标准,入选患者心功能为Ⅱ~Ⅳ级,基础心脏病为高血压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40~81岁,平均63.3岁;平均病程5.8年;缺血性心肌病20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62.1岁;平均病程5.7年;缺血性心肌病19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盐饮食、限水治疗。药物治疗选择利尿剂(呋塞米1次20 mg,口服,1次/d,部分患者静脉注射呋塞米1次40 mg,1~2次/d;螺内酯1次20 mg,口服,1次/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1次12.5 mg,口服,2次/d)、洋地黄类制剂(地高辛0.125~0.25 mg,口服,1次/d)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后评价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两组均抽肘静脉血2 mL置于试管中,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显效:NT-proBNP显著下降,心衰完全控制或心功能提高1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NT-proBNP有效下降,心功能提高1级,临床症状改善。无效:NT-proBNP不下降或升高,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2.2 血浆 NT-proBNP水平 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显著下降(P<0.01,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S)pg/m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S)pg/m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1 647.5±475.6 477.5±213.6▲△对照组 32 1 628.3±481.2 781.5±291.7*

2.3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 例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NT-ProBNP和脑钠肽(BNP)同属利钠肽家族,主要存在于左右心室肌中,其分泌有赖于心室的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含134个氨基酸的B型利钠肽原前体(Pre-BNP),随后前体原脱去含26个氨基酸的N端信号肽后生成含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ProBNP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含有76个氨基酸无生物活性的NT-ProBNP和含有32个氨基酸、有生物活性的BNP,NT-ProBNP半衰期较长(120 min),血液中水平较稳定。目前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增高的程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存在相关性:NYHA分级越高,LVEF越低,NT-ProBNP增高越显著,NT-ProBNP水平是慢性心力衰竭最强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1]。目前研究证实NT-ProBNP可以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判断预后[3~4]。参附注射液源于参附汤,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乌头原碱等。人参皂苷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从而防止心肌缺血和损伤;人参皂苷可阻滞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减轻心肌钙负荷,减少心肌损伤,促进细胞修复,有利于改善和纠正心衰的病理生理异常;人参皂苷还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氧等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乌头原碱不仅能兴奋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尚有兴奋α受体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输出量以及肾血流量[5]。本组结果显示,在常规综合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更显著地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1]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小组.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6):401-408

[2]Hunt SA,Abraham WT,Chin MH,et al.ACC/AHA 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J].Circulation,2005,112(12):154-235

[3]黄承军,朱文玲,陈连凤,等.N-末端心房利钠肽和脑利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405-407

[4]汪芳,李卫,黄洁,等.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8-32

[5]罗学科.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研究杂志, 2007,6(9):157-159

猜你喜欢

利钠前体心肌病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茶叶香气前体物研究进展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