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36例中风患者康复疗效观察

2012-01-25钟华贵滕进忠杨博郭余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病证中风针灸

钟华贵 滕进忠 杨博 郭余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 江西南昌330002)

随着老年人数量及寿命的增加,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在治疗方面除了西医的规范治疗,中医特别是针刺疗法有其治疗特色和疗效。笔者采用以针刺为主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诊断标准[1]。(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3)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4)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可有异常表现。

1.2 对象 2011年9~12月我院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72例中风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按1:1比例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针灸治疗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48岁,病程3 d~1年;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76岁,病程2 d~1.2年。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给予吸氧、抗感染、补充能量、促进代谢等治疗。有合并症者分别给予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扩张冠状动脉等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醒脑开窍穴位为主针刺法治疗。主穴:百会、印堂、内关、人中、三阴交、合谷;语言不利加金津、玉液;足内翻加丘墟、照海等。操作:先平刺百会0.5~0.8寸,采用重刺激手法,印堂刺穴,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手法1 min;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于皮肤呈45°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 mL;丘墟透向照海约1.5~2寸,局部酸胀为主。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针灸治疗组不同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1。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不同证候脑血管意外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整体有效率为86%,中经络患者占56%,有效率为95%;中脏腑患者占44%,有效率为75%。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对中经络患者疗效较好。

表1 针灸治疗组不同证候患者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针灸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显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治疗效果较显著。见表2。

表2 针灸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针灸以其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在治疗中枢及外周神经损伤性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脑卒中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针灸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方所用穴位,百会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配合印堂善治头痛、眩晕、失眠、高血压等症;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善治心胸疾病;人中主治中风昏迷、腰背强痛等症;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穴位,对人体有整体调节之功;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主治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诸穴配伍,具有醒脑安神、通络解痉、强健肌肉等功效,对于脑中风患者具有很好疗效。同时我们发现针刺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总之,针刺治疗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l994.39-40

猜你喜欢

病证中风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