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治疗

2012-01-25张建军田泽斌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殖系统肌注黄体

张建军 田泽斌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上坝镇动物防疫检疫站,酒泉 735005)

近年来,随着奶产业的不断壮大,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呈上升趋势。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奶牛乳房炎、流产、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及持久黄体。由于生殖系统与其他内脏器官具有密切关联,因此,生殖系统疾病同时影响奶牛生产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有效防治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对发展奶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奶牛生殖系统各个器官的机能活动受神经及内分泌系统调节,一旦这种调节机制发生障碍,就可引起生殖系统发生病理变化。由于生殖系统各器官之间存在解剖生理联系,因此,生殖系统某一部分发生疾病,往往都彼此相互联系。另外,由于生殖系统与其他内脏器官之间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当生殖器官发生疾病或者其他内脏器官发生疾病时,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造成奶牛养殖户不必要的损失。

中药来源于动植物及矿物质,含多种活性成分,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用中药的方法治疗奶牛生殖系统疾病,不仅可使奶牛本身减少对药物的应急反应,减少耐药性,可达到彻底快速治愈的目的。中医用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活血化瘀为主,以健脾胃为辅,可单用,也可中西药结合,这样的方法治疗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根据肃州区奶牛急救中心的统计资料看,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占37%,流产发病率占10%,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占23%,卵巢囊肿及持久黄体发病率占20%。由此,对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引起高度重视,同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 乳房炎

1.1 症状

1.1.1 重度临床型乳房炎 患病乳区急性肿胀,皮肤发红、发热、肿痛、拒绝挤奶和接触,体温升高,产奶量下降,奶中混有凝乳块或血块,奶色异常。

1.1.2 轻度临床型乳房炎 患病乳区轻度肿胀和发热,奶色变稀,奶量减少,奶色异常混有絮片和凝乳块。

1.1.3 急性全身性乳房炎 患病乳区严重肿胀,皮肤发红发苷,乳房发烫,乳房坚硬,挤奶不出或挤出炎性产物,体温升至40.5~41.5 ℃,心率和呼吸加快,精神萎靡,食欲不正。

1.1.4 慢性乳房炎 临床表现不明显,无全身症状,产奶量明显下降,间歇性发病,造成乳房萎缩。

1.1.5 隐性乳房炎 无临床表现,产奶量明显下降,品质下降,乳中细菌数量多,酸碱度和乳脂率极差,不能食用。

1.2 病因

1.2.1 细菌感染 细菌通过血液转移进入引起,另外,细菌由外界浸入后引起。

1.2.2 机械挤奶 挤奶器使用不当引起。

1.2.3 其他 奶牛自身卫生和环境卫生差,消毒不严格。

1.3 治疗

1.3.1 外敷 用10%酒精鱼石脂、10%鱼石脂软膏、安得列斯糊剂涂布换区。

1.3.2 药物治疗

(1)用青霉素40万U、链霉素50~100万U、蒸馏水50~100 ml,1次注入乳头内,2次/d。

(2)用青霉素200~250万U,1次肌肉注射,2次/d。用四环素200万U,1次静脉注射。还可静脉注射葡萄糖、碳酸氢钠、安辛内咖等。

(3)方剂:当归20 g,蒲公英85 g,白头翁80 g,岩青60 g,瓜蒌60 g,黄连45 g。以上研细用开水调服,1次/d,连续4~5 d。

1.4 预防

(1)挤奶前,用50~56℃温水清洗乳房及乳头,或者用 1:4 000漂白粉液、0.1%新洁尔灭液、0.1%高锰酸钾液洗乳房。

(2)用3%次氯酸钠液、0.3%洗必泰液或70%酒精浸泡乳头。

(3)挤奶器用前用后要彻底消毒,每3 d用1%碱水清刷1次,内胎可在85℃的热水中浸泡。

(4)挤奶器以防空剂,按要求严格操作。

(5)做好各项消毒措施,严格消毒。

2 流产

2.1 症状

由于奶牛流产发生的时期、原因及怀孕反应能力不同,流产的病理过程、胎儿的变化及临床症状也不同。

2.1.1 隐性流产

胚胎在子宫内被吸收或在下次发情过程中随尿排出。往往表现为已诊断为怀孕,但过一段时间后奶牛又发情。

2.1.2 排出不足月胎儿

分娩征兆不明显,只是在排出胎儿前2 ~3 h,乳腺突然肿大,阴唇稍肿大,阴门内有粘液流出,排出的胎儿是活的。

2.1.3 排出死胎

胎儿死亡后成为异物刺激子宫,引起子宫收缩反应,将胎儿排出。有些胎儿死亡后未能排出体外,可根据乳房增大,能挤出初乳,在腹部看不到胎儿所引起的腹壁颤动,直检时,感觉不到胎动。

2.1.4 延期流产

胎儿死亡后,由于子宫收缩无力,子宫颈口没有开张或者开口不大,不能排出死胎,死胎长时间滞留于子宫内,称为延期流产,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胎儿干尸化:怀孕停止后,黄体机能正常维持妊娠状态,宫口不开,组织水分和胎水逐渐吸收,死胎任在子宫内,胎色变黄或黄褐色,同时体积缩小。但是奶牛没有病症表现,直检时胎儿坚硬,没有胎动。

胎儿浸溶:妊娠中断,死胎发酵分解唉,软组织生成液体外流,剩余骨头在子宫不能排出体外,形成胎儿浸润。这种情况下有临床症状出现:有恶臭或恶露排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产奶下降,阴门不时排出小骨片,直检时胎不动,可触觉到骨头。

胎儿腐败:妊娠中断后,细菌浸入子宫颈口内,导致胎儿分解,产生气体后胎儿体积增大,称为胎儿腐败。病牛不停呻吟,不时怒责,腹围明显增大,阴门流出恶臭液体。

2.2 治疗

2.2.1 先兆性流产

直检时,胎儿存活,子宫口没有张开,首先要施行保胎。

西药保胎:黄体酮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1次/d,连用2~3次。

中药保胎:当归3 g,川芎20 g,白术(炒)25 g,熟地30 g,白勺30 g,甘草20 g,阿胶(炮)20 g,苏梗25 g,黄芩20 g,党参30 g,艾叶20 g,上药共研细开水泡服,2 d1次,连服3剂。

2.2.2 延期流产

以速效排出异物和控制感染为主进行治疗。

如果宫口没有张开,可皮下注射乙稀雌酚30 mg,2 d1次,宫口开后注射催产素100 U,促使胎儿排出。

胎儿浸润及腐败;将胎儿取出,用碘溶液450倍冲洗子宫,然后用青霉素、链霉素溶解后注入子宫内。

中药治疗:益母草100 g,当归65 g,党参45 g,川芎25 g,红花25 g,桃仁25 g,甘草20 g,干姜(炮)20 g,黄酒100 ml,共煎温服。

3 子宫内膜炎

3.1 病因

(1)助产不当,产道受损伤;产后子宫迟缓,恶露不尽;胎衣不下,子宫、阴道和子宫颈炎症等处理不当,治疗不及时,消毒不严等原因造成细菌感染引起内膜炎。

(2)配种时不严格操作,消毒不严,输精器的损伤等引起内膜炎。

(3)继发性感染,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

3.2 症状

3.2.1 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全身反应不明显,阴道分泌物初呈灰褐色,后为灰白色,由稀变脓,有多变少,具腐臭,阴户有粘附和结痂。患牛弓腰、举尾、怒责、尿频等症状。

阴道检查可见黏膜充血、超红、宫颈口开张、阴道有分泌物。

3.2.2 坏死性子宫内膜炎

由于细菌的分解作用,黏膜腐败坏死,全身症状加重,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产奶停止。阴唇发绀,阴道粘液干燥,阴道排出褐色分泌物。

直检时可见子宫壁和子宫角增厚,手压有疼痛反应。

3.2.3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发情周期和排卵均正常,但屡配不定,或者受孕后即流产。阴道有浑浊粘液,发情时子宫内流出脓丝粘液,子宫壁增厚,子宫角增粗,收缩微弱。

3.2.4 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壁肥厚不均,性周期无规律,阴道分泌物稀少,发情时增多,呈脓性。子宫角增粗增大、坚硬,收缩微弱,卵巢有持久黄体。

3.3 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及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确诊。

3.4 治疗

3.4.1 子宫内注入法

第1,将土霉素粉2 g,或金霉素1 g,或青霉素100万国际单位,溶于蒸馏水250~300 ml,1次注入子宫,隔天1次,直至分泌物清亮为止。

第2,鱼石脂溶液(纯鱼石脂80~100 g,溶于蒸馏水1000 ml中,配成8%~10%溶液。每次注入子宫内100 ml,隔天1次,用1~3次。

3.4.2 中药疗法

方1:香附子600 g,鸡冠花180 g,醋750 ml,研末分3次灌服,1次/d,连续灌服。

方2:益母草350 g,红糖200 g。将益母草煎汤入红糖融化,候温灌服,3 d用完

3.4.3 其他疗法

第1,1次肌肉注射乙烯雌酚15~25 ml。

第2,将手伸入直肠内按摩子宫,1次/d,10~15min/次,有利于子宫收缩。

第3,全身治疗,可补糖、补盐、补碱,并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3.5 预防

(1)助产时,操作仔细,严格消毒。

(2)配种时,输精器及外阴严格消毒。

(3)特别注意饲喂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

(4)奶牛的全身疾病,如产后瘫痪、酮尿症、乳房炎等,都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所以及时治疗。

(5)对流产病畜及时隔离观察,作细菌学检查,确定病性,防止疾病的流行。

4 卵巢囊肿

4.1 症状

奶牛发情反常,发情周期短,发情期延长,性欲旺盛,特别是慕雄狂追逐和爬夸其他牛只,阴户流出粘液,牛体膘过肥,毛质粗硬,产奶量下降。由于骨骼缺铁和坐骨韧带松弛,尾根两侧凹陷明显,臀部肌肉塌陷。直检时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大而波动的卵泡,直径可达0.3~3 cm。

4.2 治疗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静脉注射1 000 U或肌肉注射2 000 U,同时,黄体酮肌注10 ml /次,连用14 d。

(2)促黄体生成素1次肌注200 U,用后观察1周,如果不明显再用1周。

(3)促性腺释放激素肌注0.5~1 ml。治疗后产生效果的母牛大多数在13~23 d内发情。

(4)地塞米松注射液肌注或静脉注射5~25 mg。

(5)中药治疗:桃仁30 g、红花25 g、三棱30 g、莪术30 g、香附40 g、青皮30 g、益母草50 g、陈皮35 g、肉桂15 g、甘草15 g。共为研末,开水温调,2 d1次,连用2~3剂。

5 持久黄体

5.1 症状

性周期停止,个别暗发情,但不排卵,不爬夸,不被发现。营养状况、毛色、产奶正常。外阴呈三角形,阴道黏膜苍白。直检时卵巢坚硬,有的黄体凹陷,即使有卵泡发育,但都处于静止状态。触摸子宫无收缩反应。

5.2 病因

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平衡,缺少运动和光照,吸收营养和消耗失衡,脑垂体分泌不足,黄体生成过多,使黄体持续存在,产生孕酮而持续发情。分娩后卵巢黄体不消失,造成子宫收缩无力,进一步发生子宫内膜炎。

5.3 治疗

(1)促卵泡生成素100~200 U,溶于5~10 ml生理盐水肌注,7~10 d如不消失,可注射小剂量HCG,促使排卵。

(2)前列腺素4 mg肌注,或加入10 mg注射用水注入黄体侧子宫角。

(3)注射促黄体激素400 U;隔天肌注2次,经10 d如任有再经行1个疗程。

(4)孕马血清皮下或肌注1 000~2 000 U。

(5)黄体酮和雌激素配合使用,可注射黄体酮3次,1次/d,每次100 mg,第2次及第3次注射时,同时注射依稀雌酚10~20 mg或卵泡生成素100 U。

(6)中药疗法:当归35 g、川芎30 g、土茯苓30 g、白术40 g、党参40 g、白芍30 g、丹参30 g、益母草60 g、甘草20 g。水煎后1次灌服,隔日1次,3次为1疗程。

猜你喜欢

生殖系统肌注黄体
赖床憋尿,竟然黄体破裂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黄体破裂 是一种什么病?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
交配期金雀异黄素暴露对亲代母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
甲氨蝶呤不同肌注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Meta分析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UVB 313补光灯对产蛋鸡产蛋性能、生殖系统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