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诊断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2012-01-25杨莹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9期
关键词:左小腿海绵状体表

杨莹美

(保山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云南 保山 678000)

常规超声由于仪器分辨力的局限性,对体表肿块的定性诊断能力差,随着科技的发展及高频超声对体表肿块诊断的应用,根据其声像图形态、大小、边缘回声、内部回声、完整包膜及血流特点,用高频超声对患者体表肿块检查,检查中还可与患者直接交流、沟通,使体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5岁,从出生即发现左小腿有一包快,无明显不适及临床症状,亦无明显运动障碍,行走稍颇,故未做任何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长大,于2011年8月以来突感疼痛加剧,无法行走,于2011年9月25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左小腿较右小腿明显增粗,凹凸不平,左小腿及左足严重变形,小腿外观呈葫芦形,质软,后跟部有压痛,皮肤无红肿及破溃,按压跟部较大处感觉较疼痛。彩超显示:左小腿探及广泛的不均质性低回声区(无法测量其大小),边界欠清,其内探及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跟部有压痛处探及大片状无回声区,其内透声差,CDFI:其内探及斑片状及管状的彩色血流信号。彩超考虑:左小腿大范围海绵状血管瘤并出血可能。

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2 讨 论

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构成,是介于错构瘤性畸形和真性肿瘤之间的一种病变,因其通常呈局限性并形成包快,故仍看做是肿瘤。虽然有时长得很大,甚至累及生命器官者可致死,但是良性,几乎不发生恶变。此瘤多为先天性,所以患者以婴儿或小儿为多,少数在成人期发现,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一半以上在头颈部,躯干、四肢及内脏器官也可发生[1-3]。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受累血管的口径大小,可把血管瘤分为五类,即: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肉芽组织型血管瘤、大血管血管瘤、肌肉内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此瘤较毛细血管瘤少见,出生时即存在,呈囊性扩张的薄壁血管构成,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根据肿瘤累及的范围,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两型。后者可累及整个肢体,或同侧躯干,或更为广泛。瘤组织不仅在皮下生长,亦常累及深部肌肉组织,在扩张的血管内,有时可有血栓形成,或肌化,或钙化形成静脉石。

光镜:肿瘤由扩张的、相互连接的薄壁血管构成,常有假乳头结构。这些血管多呈小叶状分部,其外周向皮下呈局造性扩展。内衬的内皮细胞为单层,局部显示多形性,核深染,,故易误认为血管肉瘤。随访表,此瘤无局部复发和转移倾向,为一种良性肿瘤。

[1]藏晓红,郑建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肿物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9):708-710.

[2]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73-193.

[3]李镇超,唐荣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肢体局部肿物定性诊断的应用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9):1126-1128.

猜你喜欢

左小腿海绵状体表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半夜抽筋
Multiple aggressive fibromatosis of left calf in child: Case report儿童左小腿多发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做主宰自己身体的上帝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平阳霉素注射及手术切除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