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家的参照物

2011-12-25

决策 2011年4期
关键词:参照物老农水牛

哲学家的参照物

有位哲学家正漫步在田野中,发现水田中新插的秧苗,竟然排列得整整齐齐,犹如用尺量过一般。

哲学家不禁好奇地问田中工作的老农,“你是如何做到的?”

老农忙着插秧,头也不抬地回答,要哲学家自己拿一把秧苗插插看。

哲学家卷起裤管,兴冲冲地插完一排秧苗,结果参差不齐,杂乱无章。

他再次请教老农,如何才能插一排笔直的秧苗?老农告诉他说,在弯腰插秧的同时,目光一定要盯住一样东西,并一直朝那个目标前进,就能插出一排漂亮的秧苗。

哲学家依言而行。不料这次插好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他又请教老农,老农不耐烦地问道:“你的眼光是否盯住一样东西?”

哲学家答道:“有啊,我盯住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

老农说:“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插的秧苗就跟着移动。你想想,这弧形是怎么来的?”

哲学家恍然大悟,这次,他选定远处的一个树。哲学家深知,没有目标或目标漂移,就好比无舵之舟,随波逐流,终将一事无成。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在环境等外部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中,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这一个方向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行业领袖、社会精英,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

那些占10%有清晰但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自己的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如律师、工程师、医生、高级主管等。

其中占60%的目标模糊者,都几乎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

剩下27%没有目标的人群,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过得都很不如意,常常失业,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猜你喜欢

参照物老农水牛
赛水牛
利用参照物计算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老龙和老农
小水牛
老农答记者
水牛救了我一命
爱是爱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