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军一体化指挥平台的作战指挥训练系统设计与运用研究

2011-12-15赵斯强蒋妍宋勇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1年3期
关键词:指挥者指挥系统演练

赵斯强,蒋妍,宋勇

(海军指挥学院,江苏 南京210016)

1 引言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指挥装备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指挥者作战指挥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海军一体化指挥平台为依托,构建“战训一致”的新型作战指挥训练系统,对于扎实有效地开展海军作战指挥训练,尽快形成和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海军各级指挥员与指挥机关的作战指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系统需求分析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作战系统是由作战指挥系统和作战行动系统所构成的“人”在回路的开环系统。其中,作战指挥系统主要解决作战中的信息获取、态势判断、谋划决策以及对作战行动系统地协调控制问题,主导着作战行动系统的运转;作战行动系统主要解决兵力行动和武器使用的问题,受作战指挥系统的支配控制。就作战的本质而言,作战不仅是敌对双方指战员基于作战系统的指挥能力和行动能力的直接对抗和激烈较量,而且也是一个“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往复循环的系统运动过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作战的信息能力,使得作战过程中的信息搜集、传递、处理、决策和指挥控制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信息力已成为作战指挥能力和作战行动能力的核心要素,并促使作战指挥系统和作战行动系统渐趋于同步。

作战指挥系统包含指挥者(指挥员、指挥机关)、指挥手段、指挥信息和指挥对象等四个基本要素。指挥者是指挥系统的主体,其指挥能力体现在作战活动进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与指挥行为,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指挥手段则是指挥者借以发挥指挥能力的基本载体和工具,是指挥者与指挥对象之间通达指挥信息的桥梁和纽带。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面对巨量而又快速变化的作战信息,要求指挥者除了应具备克敌制胜的胆略与智谋之外,更需要具备借助信息化指挥手段谋求“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的能力,它决定着作战指挥的成败乃至作战行动的胜负。从这个意义上说,指挥者的指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用指挥手段的方式方法和娴熟程度。

诚然,指挥者的指挥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经过后天大量的系统性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和提高。作战指挥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指挥者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指挥能力,从而把部队的潜在战斗力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长期以来,由于主要依托作战模拟训练系统开展作战指挥训练,作战指挥层面上的“战”与“训”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作战指挥训练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信息化条件下“指技复合型”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能够适应“战训一致”要求的新型海军作战指挥训练平台迫在眉睫。

目前作战指挥训练的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是因为传统的作战模拟训练系统与部队实际装备的指挥信息系统在平台级存在着先天的结构和功能性差异。这种差异性是由两者原本不同的使命任务、功能定位和技术体制所决定的。因此,构建新型海军作战指挥训练系统,就是要以海军一体化指挥平台为基本依托,打破技术壁垒,消除结构性障碍,从作战体系结构、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入手,重构一体化作战指挥训练系统,实现作战指挥系统与模拟训练系统功能的集成融合,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指挥、训练“两张皮”的困扰,为开展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训练提供高效、顶用的平台支持。

2.1 结构合理、科学高效

构建一体化作战指挥训练系统,既要实现指挥与训练两类系统功能的融合与集成,使系统同时具有指挥与训练的双重功能,但又不能破坏一体化指挥平台固有的体系结构和系统性能,不能影响一体化指挥平台的作战使用。

系统的双重功能决定了作战和训练的两种运行模式。在作战模式下,指挥系统应与训练系统严格分离,一体化指挥平台保持原有结构、功能特性和运行状态不变,对实际作战指挥和兵力行动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在训练模式下,指挥系统应与训练系统紧密耦合,提供一切必要的训练功能要素并驱动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运行。因此,既要保证在作战模式下两个系统的结构分离,又要保证在训练模式下两个系统的功能耦合,而且,合要合得紧密一体,分要分得完全彻底。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这种“既分且合”的结构性矛盾。

2.2 功能集成、高度融合

指挥与训练功能的高度集成是保证“战训一致”的基本前提。因此,要合理进行系统功能配置和集成,充分利用一体化指挥平台原有功能,为受训者提供与实战指挥完全一致的战场环境、指挥界面、指挥流程与信息流程。处于后台的模拟仿真系统,应能够利用CGF技术生成虚拟兵力、融合部队参训的实际兵力,实现系统内虚拟兵力和真实兵力的共生,提供作战指挥训练所需的综合战场态势,模拟各种兵力行动和指挥效果,并将系统的仿真结果适时地反馈给各个指挥终端,使得受训者能够真正在指挥训练中获得与实战条件下完全一致的时空感受和真实体验。

此外,系统还必须具备导调控制与训练考核评估等功能,为组训者提供必要的训练导调控制和考核评估手段。

2.3 部署灵活、运用方便

一体化指挥平台装备在各地、各级指挥所,尽管其规模大小不一、层次有高低之分,但在地理空间位置上依然呈现一种网状的拓扑结构,任何一个指挥所的一体化指挥平台在整个作战指挥系统中只是一个逻辑的网络节点。因此,当系统处在训练运行模式时,应保持与实战指挥组网相一致的分布交互式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指挥层次与规模属性,并具备灵活的指挥训练、导调控制和模拟仿真功能的部署能力,既能提供支持单一节点的作战指挥组训能力,又能提供支持远程异地多节点、多层次、多模式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组训能力,便于开展实战化指挥训练运用。

3 系统结构与功能

3.1 系统结构

需求决定系统结构。以系统需求为牵引,基于应用集成的思想和设计理念,在充分考虑系统灵活性和业务相关性等要素的基础上,构建面向“服务”的一体化作战指挥训练系统基本架构。

从图1所示的系统组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松散耦合的粗粒度系统架构。这种结构前、后台系统区分明显,后台系统作为前台系统的“外挂”,是对前台系统的功能拓展。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间具有合适的耦合度,又可以保证系统具有最大程度的耦合自由度,鲁棒性强,可以保证任何一个训练节点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而不会对其它节点或整个系统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指挥训练系统主要由前、后台两部分所组成。其中,前台系统主要以一体化指挥平台及标准数据库为基本构成,后台系统则由模拟仿真系统、导调控制系统和训练数据库所组成。前、后台之间通过数据通信中间件桥接,实现系统间的无缝铰链和耦合,各级、各类指挥所之间,以及各指挥所与所属部队之间的指挥关系和信息流程保持不变。系统按照统一的数据交互协议,实现指挥信息、模拟信息和导控信息的分布交互。

3.2 系统功能

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对指挥训练系统而言,除了应具备指挥作业功能外,导调控制、模拟仿真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系统功能。

指挥作业功能定位在各级指挥所的一体化指挥平台之上,是对一体化指挥平台原有作战指挥功能的全盘继承,为受训者提供各种有效的指挥手段。

导调控制功能主要包括想定生成和管理、演练情况设置、演练进程控制、导调干预、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等,为施训者在指挥训练活动中提供有效的导调监控、训练考核评估以及演练过程再现等手段。

模拟仿真功能主要包括战场环境仿真、情报信息源仿真、兵力实体仿真、兵力行动仿真、交战效果仿真、综合情况和战场态势生成等。它接收来自一体化指挥平台指挥终端的各种指挥信息,经模型解算处理后生成新的动态战场态势,并实时反馈到一体化指挥平台的各个指挥终端,为受训者不断提供新的信息处理、情况判断和指挥决策条件,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指挥回路。

4 系统运用模式

指挥能力,包含指挥技能和指挥艺术。指挥能力不仅取决于指挥者的个体素质和能力,更取决于指挥群体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因此,如何运用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化作战指挥训练,是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系统的训练运用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训练,另一类是综合演练。

4.1 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指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体化指挥平台的指挥终端,按照指挥所不同职能部门进行分工布局,承载并处理相应的指挥业务,是指挥人员手中的指挥工具。因此,基础训练可以按照岗位指挥技能、部门指挥业务和指挥所编组联动三个训练层次实施。

基础训练的侧重点应放在指挥人员信息素养的养成和指挥业务技能的生成提高上。通过基础训练,使受训者了解一体化指挥平台的技术性能和功能特性,熟悉一体化指挥平台的指挥流程和信息流程;熟练掌握一体化指挥平台指挥组网以及指挥业务处理的方式方法,提高指挥者个体和指挥群体的指挥技能,实现岗位、部门和指挥所三级合格的目标,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体化指挥平台的指挥效率和指挥效能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4.2 综合演练

综合演练是指在基础技能训练基础上,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进行指挥要素的集成性训练。按照训练层次规模可分为单节点指挥训练和多节点指挥训练;按照对抗程度可分为单方指挥训练和红蓝双方对抗性指挥训练;按照指挥对象的兵力组成实体可分为虚拟指挥训练、实兵指挥训练和虚实结合的指挥训练。可见,综合演练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复杂的是“虚、实结合”的远程异地多节点、多层次的对抗性指挥训练。综合演练宜采用“由点到面、由虚到实、由单方到双方”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取决于组训者所要达成的训练目标和受训者的训练基础。

综合演练要侧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点研练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进行全过程指挥的问题;二是重点研练与作战对象指挥机构全要素指挥对抗的问题;三是重点研练指挥的精确性问题。通过综合演练,进一步强化指挥员和指挥机关熟练运用信息化指挥手段实时把握战场态势、迅速处置战场信息、精确运用作战力量、及时准确指挥和调控部队作战行动的能力,实现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能力质的跃升。

5 结束语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和作战模拟技术,实现指挥信息系统和模拟训练系统的对接与功能集成,构建基于海军一体化指挥平台的新型作战指挥训练系统,不仅为作战模拟训练系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部队开展实战化指挥训练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必将对海军作战指挥训练变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 王光宙.作战指挥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2 史越东.指挥决策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3 胡晓峰,司光亚.战争模拟引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4 胡晓峰.美军训练模拟[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5 孔令丰,范嘉宾.计算机模拟战役对抗演习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6 林平,陈达勇,许友国,等.舰艇编队作战实装模拟训练系统设计[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6,20(2):53-57.

7 赵斯强,宋勇.信息化条件下海军作战模拟训练系统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J].海军学术研究,2008(2):10-12.

8 于晓辰,赵斯强,于仲安.论基于一体化指挥平台的海军作战指挥训练[J].海军学术研究,2008(6):30-32.

猜你喜欢

指挥者指挥系统演练
河北省冬季奧运会交通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指挥系统迭代升级带来的挑战与对策
国外驱护舰作战指挥系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如何有效调动合唱排练队员的热情
合唱指挥者应具备的素质与指挥要点
基于蓝牙技术的消防安防移动交互指挥系统
论公司领导者的领导力
合唱指挥者应具有的素质及指挥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