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管理在作战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2011-01-16胡金强王雷权乐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1年3期
关键词:军事实验管理

胡金强,王雷,权乐

(1.军事科学院 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北京100091;2.中国人民解放军95820部队,北京102207)

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延伸,是对组织内部知识资源进行明晰化、系统化管理以及组织、存储、传递、应用、共享以求创新的过程,在许多领域都已得到广泛应用。作战实验是当代军事实践活动的新领域,反映了信息化战争对军事认知活动的创新要求[1],体现了知识军事时代知识增长的基本特征。作为一项知识密集型军事活动,我军作战实验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宝贵经验,由于缺乏对这些知识资源的组织和整合,难以实现知识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作战实验向深层次发展。因此,在作战实验中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加强对作战实验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知识管理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1.1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产生的新学科,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近年来,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已逐步形成共识,即知识管理是运用管理及技术手段将人与知识充分结合,创造知识共享的行为模式和文化,通过知识应用及创新,展开一系列的有关知识资源获取及价值挖掘应用的行为及活动(知识鉴别、创造、获取、存储、共享、使用)[2],力图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最恰当的决策,产生最佳的效益[3],从而保持和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 知识管理工具和方法

从知识管理流程的角度看,知识管理工具是实现知识的获取、组织、存储、共享、转化、应用及创新的各个环节的技术的集合,是实施知识管理的技术基础。现有的知识管理工具主要包括[4]:知识获取工具、知识开发工具、知识锁定工具、知识共享工具、知识利用工具和知识评价工具等,比较重要的技术如数据挖掘、复杂网络、群体讨论环境、知识门户、知识地图、知识库、知识社区等。

1.3 知识管理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实践

西方国家的各类军事组织都非常重视知识管理在军事领域的研究应用,并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是知识获取与积累。美军20世纪70年代首创的任务后回顾方法(After Action Review,AAR),作为军队执行行动后的总结方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正缺点、保持优势的最佳模式;于1985年成立的美国陆军经验教训学习中心(The Center for Army Lessons Learned,CALL),负责变革管理,主要收集、分析、传播、整合及归档各种最新概念、战术技巧及规程、美国陆军在战争中从战术到全局/战略各个层面的各种解决方案等;美国国防部的变革管理中心长期展开知识经验回收工程,通过与即将卸任的领导人进行访谈,记录并分析被采访者所描述的经历及事件,将其中的关键知识元素整理并保存在一个知识库中,通过门户网站可以查询;加拿大的陆军案例学习中心和空军第一飞行课程学习单位,都是基于电子学习模型的军事知识管理平台,主要是总结和归纳,以及学习条令。

二是知识服务与协作。美国陆军2001年开通了陆军知识在线(Army Knowledge Online,AKO)门户网站,为全体用户提供安全的访问通道,并承载美国陆军的内部业务流程,之后推出了“及时空军知识”、“海军知识在线”和“海军陆战队在线”,2006年6月将过去分离的各军种知识管理门户网站整合为面向全美军的综合入口“国防知识在线”(Defense Knowledge Online,DKO),为全美军提供网络中心全局服务、作战任务信息服务、联合检索服务、分布式元数据服务、国防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和用户个人信息服务等[5]。在伊拉克战场上,通过作战指挥知识系统(Battle Command Knowledge System,BCKS)把信息与需求者联系起来,及时把知识传递给每一名士兵,提高了士兵对战场环境的辨别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现实需要,组建了负责全局性知识管理的美国陆军知识协作中心(Army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Center,AKCC),以推动美国陆军各个领域的知识管理协作。

三是知识传递与交流。建立实践社团,使同行通过网络共享电子信息并相互分享经验,并使知识在军队内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递。美国海军部的“知识管理实践社团”已经发展成包括来自美国海军60多个机构、300多人参加的大型社团[6]。美国陆军的CompanyCommand.com、PlatoonLeader.org和Cavnet是典型的实践社区,相同级别的军官可以在专题社区中进行点对点的知识交流,以获得集体智慧所创造的最佳实践经验,同时简单快捷地分享有关敌人、战场局势和自身的知识和信息。

此外,美军信息作战实验室通过知识管理技术向空军各司令部、空军基地与相应业务局推荐信息作战的新概念,获取与维持空军所需要的信息作战资源。北约联军防务实验实施指南的第五条准则为:对问题进行形式化描述、分析和实验研究的迭代过程对促进实验活动的知识获取和验证至关重要[7]。

2 在作战实验中导入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一套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而且也是一种机制,一个支撑组织机构挖掘与发挥知识资产的价值并创造新知识的平台。作战实验是一种典型的知识生产活动,是人的大脑与军事知识资源相互作用的创新活动,在作战实验中引入知识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管理是推动作战实验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代军事科学发展创新中,作战实验不断发挥着超前探索、引领变革的全局性作用[1]。在作战实验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人员流动、知识流失、重复研究的困境。借助知识管理的理念及技术,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作战实验体系,对作战实验知识进行有序化管理,能够增强作战实验知识积累,避免组织失忆,提高实验效率,更好地与军队建设与发展需求相适应,为作战实验的持续发展与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知识管理是加强作战实验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体系建设反映在作战实验领域就是综合集成[8]。长期以来,军事系统工程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条块分割、相互独立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作战实验的创新发展。在宏观指导上加强作战实验综合集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操作层面却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成果。通过运用知识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机制,在作战实验中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获取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成果,推进集成创新,能够切实避免重复研究和低层次循环,最终实现虚拟构造、科学求证和超前实践[1]的核心理念和科学作用。

第三,知识管理是完善作战实验方法手段的有效途径。作战实验方法应具有支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还原论方法与整体论方法相结合的功能,同时具有支持融合专家知识,支持实验分析人员对各种信息、数据、知识综合集成的功能[9]。此外,作战实验的知识转化与知识创新与实验实施的各个阶段有关,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支撑。知识管理集成信息收集、组织、检索、挖掘和传递的各种技术,注重多类型、多渠道、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与交流,能够为作战实验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第四,知识管理是提高作战实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知识管理的共享交流机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人为核心,以适当的工具和环境为载体,通过知识的有序化使作战实验的各种知识资源更加合理地在知识链上形成畅通无阻的知识流,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让每个实验人员在获取与实验相关知识的同时都能为团队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专长,形成“边干边学、在干中学”的终生学习机制,增强作战实验人员的知识积累。

3 知识管理在作战实验中的应用策略

知识管理在作战实验中的应用,是指在军事文化的影响下和制度的规范下,以基础平台为支撑,充分识别和开发作战实验相关的知识资源,实现对作战实验人员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加快作战实验室建设,提高作战实验效率,增强作战实验的创新能力。

3.1 以知识地图为导引,提高作战实验知识获取效率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是一种帮助用户清楚能够在什么地方找到所需知识的工具,它是组织内知识资源分布的线索,揭示了组织内部各类知识之间的关联。知识地图提供按图索骥的查找方式,作战实验人员能够快速了解知识的有机结构,通过每个链接点都可以方便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大大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同时,知识地图有利于评估作战实验过程中哪些知识需要开发,哪些知识需要加以补充,从而完善作战实验知识体系。

3.2 以知识库为载体,优化作战实验知识资源配置

知识库是存放经结构化处理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知识集合的场所,通过建立知识库,可以积累和保存知识资源并进行合理配置。第一,知识库能实现作战实验知识的有序组织。对作战实验各种数据、信息、现有研究成果等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去冗、整序、分类保存,并提供相应的检索手段。第二,知识库能促进作战实验知识的快速流动。大量的隐含知识经过编码化和数字化处理后变得有序化,这就减少了搜索时间,提高了利用效率,加快了知识流动。

作战实验知识库的基本应用主要集中在知识服务、知识维护与管理和软件开发三个领域:一是面向军事人员的知识服务领域,需要提供作战论证研讨的知识支持;二是面向技术和军事结合较强的数据库维护和信息系统领域,需要提供作战实验通用的知识维护与管理功能;三是面向作战实验软件及其他软件开发的软件设计领域,需要提供支持其他系统二次开发利用的设计知识、模块等。

3.3 以知识管理系统为平台,提升作战实验人员知识水平

随着知识管理的推广,国外的一些作战实验机构通过引入成熟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或通过自主开发的方式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如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平台和信息数据库等。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为作战实验人员获取知识、学习交流提供了技术平台。一是完善的内部知识交流平台。借助专家网络、实践社区、聊天工具、电视会议等交流工具实现实时交互式沟通,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通过与相关领域网络信息资源的链接,方便作战实验人员全面、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二是与作战实验过程相融合的知识管理平台。作战实验主要着眼于探索新知、科学评估和具体展现,因此,建立集知识搜集、分析、挖掘、整合和服务为一体的作战实验知识管理平台,管理作战实验的知识资源,辅助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作战实验决策水平,增强研究、验证和预测的可靠性。

3.4 以知识社区为媒介,促进作战实验隐性知识转化

作战实验中的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作战实验人员头脑中的技能、经验等非结构化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化特点,因此不易传递。所谓知识社区就是作战实验人员交流互动的场所,采用社区的互动机制,达到创造知识、分享知识的目的,是隐性知识唯一有效的转移方式。一是为知识转化提供技术平台。由于作战实验是一项专业性、经验性较强的军事实践活动,实验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由感性到理性的总结而获得的,知识社区就是提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炼和升华的平台。二是为知识交流提供有效机制。不同军兵种、不同部门、不同技术的军事人员通过交流与沟通,打破各种壁垒,在交流中学习,引发更多的分享与意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三是为知识创新提供成熟环境。知识社区最能发挥隐性知识传递和知识创新的作用,作战实验人员在社区活动中自动自发地交换意见与观念,从而产生出新想法、新概念、新知识。

3.5 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为形式,加快作战实验室建设进程

综合集成理论在作战实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综合集成研讨厅已发展成为作战实验室的基本形式。构建作战实验室,实质上就是构建用于作战实验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也就是要构建用于作战实验的专家体系、模型体系与信息体系[9],其中的机器体系是骨架,专家体系是灵魂,信息体系是营养,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成为一个有活力、出智慧的整体。一是不断完善军事专家库。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将参与实验研究的专家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方向等信息收集、存储,开发支持专家意见表达、研讨、综合的一系列工具和软件。二是构建和应用作战实验模型[9]。支持综合研讨的作战实验模型主要是对专家的发言内容、集体研讨的争议点、聚焦点等提供模型量化计算支持。作战实验模型体系总体上要从信息化战争筹划研究和联合作战体系对抗分析的角度,综合运用多种建模方法,着眼于作战实验研究论证的特点进行构建。三是实现作战实验信息系统集成。作战实验信息系统的构建综合采用Web服务、COM、Socket等技术,从数据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三个层次,实现作战实验资源的“互联互通”,增强作战实验信息资源的易用性和对专家体系、知识和模型体系分析的补充与支持功能。

4 结束语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知识成为生产力增长核心要素的时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军事领域,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的作战实验中引入知识管理理念不仅是一种新的尝试,也将成为一种新的管理趋势。通过构建合理的作战实验知识库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作战实验人员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对于提高作战实验效率、提升作战实验知识化水平、促进作战实验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 王辉青.作战实验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8,22(1):3-8.

2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GB/T 23703.1-2009知识管理第1部分:框架的国家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ERGAZAKISK,METAXIAOTIS K,PSARRAS J.Toward Knowledge Cities:Conceptual Analysis and Success Storie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5):83-108.

4 顾基发,张玲玲.知识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 韩冬梅,刘立杰.美军知识管理及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9,16(2):93-96.

6 周宏.防务采办知识管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7 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作战实验实施指南[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8 刘继贤.军事系统与综合集成方法的应用[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7,21(4):3-10.

9 江敬灼.作战实验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军事实验管理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