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观察

2011-12-09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537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7期
关键词:泪囊泪管骨膜

黄 信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 537000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以农村为多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常需手术治疗。目前仍以外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为主要方法[1]。采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因手术视野小,缝合困难,出血量大等使手术时间延长,难度增加,失败率高。笔者自2005年3月-2010年3月间改良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采用双U型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各类型慢性泪囊炎156例(181眼),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的住院慢性泪囊炎156例(181眼),男51例,女105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1~12年。术前全部病例均有溢泪或溢脓史,压迫泪囊区时可见脓性黏液分泌物反流。冲洗泪道不通,有脓性黏液溢出。所有病例均无严重的鼻部疾病而适宜手术。

1.2 手术方法 (1)术前准备:术前鼻丘部及中鼻道填塞1%地卡因+0.1%肾上腺素0.5ml纱条。(2)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暴露泪囊区,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少许0.1%肾上腺素泪囊区局部浸润麻醉和眶下、滑车下、筛前神经阻滞麻醉。(3)切口:泪囊区斜形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内眦韧带及前泪嵴骨膜,不切断内眦韧带。沿泪前脊切开骨膜,用骨膜分离器分离骨膜,暴露泪骨上颌缝及泪囊内壁。(4)骨孔的制作:在泪颌缝与泪骨分界处用蚊式血管钳轻轻压破泪骨骨板,再用乳突咬骨钳向前向下扩大骨孔约15mm×15mm,注意用咬骨钳顶端把鼻黏膜推开后再咬骨,以防止出血。(5)泪囊鼻腔吻合道的处理:在探针引导下将骨膜及泪囊从内眦韧带下缘至鼻泪管入口处纵形切开,做成基底在前方的“U”形瓣,鼻腔黏膜也做成基底在前方的“U”形瓣,吻合口置硅胶管1根(直径6mm,长约3cm),一端经泪囊顶部缝合固定至眉弓内侧皮肤上(打结前先穿入一长约5mm,直径6mm硅胶管,以防固定引线切割皮肤致拆线困难),另一端从鼻腔拉出,冲洗泪道见液体从硅胶管流出,若未从硅胶管流出,则需要调整固定引线的松紧度或硅胶管的位置,直到有冲洗液从硅胶管流出为止。用0~5丝线将两“U”形瓣缝合2针,在缝合瓣的过程中,缝线应穿过瓣上方的骨膜,这样可防止瓣的塌陷。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术毕抗生素眼膏包眼。

1.3 术后处理 常规静滴抗生素3~5d,点消炎眼水,术后6~7d拆线并拔出置入吻合口的硅胶管。术后第2天暴露切口,每天冲洗泪道1次,连续5d,拆线时冲洗泪道1次,以后每周冲洗泪道1次,共3~4周。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患者无泪溢,冲洗泪道通畅;有效:患者有溢泪,但无溢脓,冲洗泪道不通但无脓或冲洗泪道通而不畅;无效:患者仍有溢泪、溢脓,冲洗泪道不通,挤压泪囊区或冲洗泪道有脓溢出。

2 结果

本组156例(181眼),观察时间0.5~5年。治愈175眼(96.69%),有效5眼(2.76%),无效1眼(0.55%)。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慢性泪囊炎多因鼻泪管狭窄所致。当泪道排泄功能障碍时,泪液长期积滞于泪囊内,细菌易生长繁殖,并可刺激泪囊黏膜,使之肥厚充血,所引起的溢泪和溢脓等症状,不仅会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眼科并发症,如角膜溃疡及内眼术后感染等[2],药物治疗无效,常需手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最理想的方法。它是在原泪囊鼻腔通道完全阻塞的情况下,去除感染病灶,重建一条泪囊鼻腔通道以代替阻塞的鼻泪管引流泪液。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常需切断内眦韧带,在泪囊与鼻黏膜后叶吻合时位置较深,视野较小,缝合较困难[3],笔者应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泪囊与鼻腔黏膜都做成基底在前方的“U”形瓣,形成相对应的切口,新通道里安放硅胶管可以支撑泪道、压迫止血及引流渗出物或渗血,以保证新通道的早日形成。单纯缝合前瓣,缝合容易且张力小,简化了手术程序,操作容易掌握,减少了术中和术后出血的机会,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重视术后处理可防止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止血药物,可预防感染,减少出血。早期泪道冲洗及定期冲洗泪道,可防止血凝块堆积、机化及肉芽组织形成所致的吻合腔阻塞。手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鼻黏膜,特别是在造骨孔时,其损伤大于6mm,完成吻合困难时,可改深筋膜加强缝合固定[4]。手术后定期复查冲洗泪道,清除鼻腔内积存物对保证吻合口的通畅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简化了手术步骤,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副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机会,极大地减少了术后泪道再阻塞的可能,且能保证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不需昂贵器械,手术简单易于操作,值得推广应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84.

[2] 葛坚,崔浩.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3.

[3] 雷方.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体会-Toti手术百年纪念〔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26(7):450-451.

[4] 朱学鑫.201例泪囊鼻腔吻合术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7,19(4):286.

猜你喜欢

泪囊泪管骨膜
常规探通术不能疏通的婴幼儿先天鼻泪管阻塞的CT-DCG特征及手术方式选择
胎儿鼻泪管囊肿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
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怎么回事?
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
鼻内镜下保留鼻黏膜瓣泪囊鼻腔吻合术临床疗效分析
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软骨母细胞瘤骨膜反应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