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互动学习资源的设计

2011-12-07胡吉成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19期
关键词:学习者师生创设

□ 胡吉成

开放大学互动学习资源的设计

□ 胡吉成

互动资源是教育者之间、学习者之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资源通过教育平台进行的相互交流展示与彼此分享。创设互动资源,改变当前资源信息单向传输的状况,激发大众参与网络学习的热情,是社会及其成员对开放大学学习资源的必然要求。要创设互动资源,从教师层面来说,有两个突出的要求:一是资源必须丰富多样,便于学生自由选择;二是资源必须灵活多变,便于学生重构。为此,教师可采用如下一些策略:强化设计,运用论坛引导;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创设多层资源;创新理念,打造个性空间。

互动;学习资源;资源设计;学习者;开放大学

师生互动与资源建设,是远程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也是对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的最重要内容。但从我国远程教育的实践来看,师生互动与资源建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有形的资源建设,轻无形的师生互动;二是师生互动与资源建设脱节,两者互不相干。本文试图从互动的视角,探析开放大学背景下资源的创设与运用,特别聚焦于如何通过资源的互动性运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互动与资源互动

互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因而互动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是简单的思想与信息的交换,它产生的是乘数效应,能够激发创新思维。正是因为心灵的交汇、灵魂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人类才能从动物世界脱颖而出,发展成为高级动物。

任何教学行为都离不开互动,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师生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时空准分离的状态,如果缺乏基本的互动,那么学习者的孤独感、疏离感会持续强化,以至于最后丧失学习信心,放弃学业。可以说,互动是远程教育持续吸引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手段。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把远程教育分为早期、中期、近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互动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互动在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促进远程教育发展、提升远程教育水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网络有很多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但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互动性。正是因为方便自由的互动,网络才激发了大众的参与热情,网络文化也才因此迅猛发展,成为一种在当代发展最快、影响最大、参与最广的文化现象。以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育从属于网络文化,是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的互动特征,决定了人际互动是远程教育最突出的一个基本特征。网络教育完全突破了师生时空分离的局限,师生相距千万里也能有与同处一个教室时同样便捷的互动,这种互动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人际互动是远程学习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很多与学生互动创建资源的探索,例如2009年4月16日,安徽电大安庆分校学生王叶青在论坛上发布的关于聋哑人语言问题的帖子,2005年12月8日山东济南电大张书静同学发布的关于电大学习经验交流的帖子等,帖子中新颖的观点和鲜活的材料令人耳目一新。

英国开放大学泰特教授认为:学习支持服务关系仅存在于师生交互的过程中。教材无论怎样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怎样体现交互功能,都不可能对某一个特定的学生做出具体的回应。即便是在可以提供自动支持的网络学习环境,学生依然需要某种直接的教学互动。有学者认为,师生互动的“频度、深度、广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甚至认为互动是网络教学的立足点,如果没有互动,网络教学就与函授、广播电视教育完全同质化了,失去了独特性,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网上学习行为将根本不会发生。

基于对网络文化和人际互动的认识,笔者认为,所谓互动资源,指的是教育者之间、学习者之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资源通过教育平台进行的相互交流展示与彼此分享。也就是说,在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学资源不应该是由教师单方面提供,也不应该是让学生被动接受,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向、多向交流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知识程度、学习特点、学习安排以及学习需要主动选择资源,并在网上直接进行二次开发,方便自如地对资源进行剪裁,重新组合、搭配、归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平台的主角。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资源互动就是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对资源进行重构,以适应个人学习需求,真正做到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资源互动已经成为网络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成为一种发展潮流。例如新浪博客,每个人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博客圈,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转载、收藏其他博友的作品,形成一种和谐的网络氛围。

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不是简单的翻牌,需要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学模式方面有所创新突破。创设互动资源,改变当前资源信息单向传输的状况,激发大众参与网络学习的热情,应该就是最好的创新突破,而且也是开放大学背景下大众对学习资源的必然要求!

要创设互动资源,从教师层面来说,有两个突出的要求:一是资源必须丰富多样,便于学生自由选择;二是资源必须灵活多变,便于学生重构。选择只是资源互动的低层次要求,重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教师创设的资源只有经过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习惯进行选择、重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作为资源提供者的教师与作为资源使用者的学生之间也才能达成一种供求平衡,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新的需求又会产生,又会继续推动教师生产或改进资源,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平衡的不断形成与破坏,循环往复,将推动资源建设及远程教育的发展。

二、创设互动资源的策略

(一)强化设计,运用论坛引导

在远程教育中,人际互动的过程以及人际互动的结果是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对此加强教学设计,为之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网络具有极端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特征,教学过程如果缺乏必要的设计引导,那么学生初来乍到,不知道该如何交流表达,必然导致学习空间乱成一团。设计意味着引导,只有恰当的引导,互动才会具有方向性,才能避免随意性,进而才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不断提升品质。

师生互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而且需要特定的环境加以支撑,而课程论坛正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人际互动最重要的场所,是生成不计其数的个性化资源、满足学生独特需求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论坛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净化环境、美化环境、优化环境,把论坛作为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展示自己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的窗口,以及向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的必要环节。教师对论坛的设计引导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设计简明醒目的置顶帖子来传递教学信息,提示学习重点,提供互动话题,展示教学风貌,强化教师导学等。教师对论坛的设计引导,能给互动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和惊喜。如表1所示,笔者为自己负责的“语言学概论”课程论坛设计的两个置顶帖子,一年来的点击数变化充分说明,教师的这种设计引导,是有效吸引学生参与互动的重要手段。

表1 置顶帖子点击数变化对比

(二)适应对象,创设多层资源

同广播电视大学相比,开放大学的受众未来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学习资源而言,以往那种系统庞杂的学习内容、四平八稳的讲授方式、单调乏味的表现形式,恐怕将难以吸引学生,难以适应和满足全新的学生群体的需求。面对受众及需求的巨大变化,开放大学应该转变以往那种单一型的资源创建模式,采用双层甚至多层结构进行资源的设计与建设,方便学习者个人对资源的二次开发和选择,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设计互动资源:

1.浅层与深层互动。设计通俗性、大众化的浅层次学习资源,将之与深层次的系统化的学习资源相配合。使一般大众可以先通过浅层次的学习资源了解某个学科知识的特色,待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再进入深层次的学习资源做进一步探析。

2.课内与课外互动。既要重视对课程学科知识的系统设计,又要重视对课外资源的设计,特别是对那些能够展示教师特长、爱好、才华的资源,应留有充分展示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教师、贴近教师、开启思路、拓展视野。目前的资源设计,只重视或者说只有学习资源,而没有课外相关性资源,因而显得单调乏味;只展示了教师显性的专业知识,而没有充分展示教师隐性的个人才能,使教师的网上形象显得单薄、陌生,师生之间也因此很难进行持续的深层次互动。

3.基础与扩展互动。首先要对学科知识进行基础性设计和建设,满足学习者的一般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些扩展性、研究性的知识,例如专题探析、专家讲座、不同观点的系列论文等,以此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目标的需要。

4.课程与空间互动。除了以课程为单位设计学习资源外,还要设计超越课程的大众空间。大众空间的受众可以是进入开放大学的任何人,而课程学习资源则是大众空间栏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大众空间栏目自由浏览,也可以通过大众空间的设计指引进入课程进行系统学习。

5.文本与多媒体互动。网络时代是全媒体发送信息的时代,表现形式单一的学习资源不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因此,学习资源要突破以往从头到尾都是文字或文字与其他媒体分离的模式,将多种媒体融为一体,创设全媒体表现形式的学习资源。

6.学历与非学历资源互动。开放大学要进行惠民教育,践行终身学习的学习观,非学历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具体到资源设计方面,就要充分考虑资源的适应性与实用性,打破学历与非学历学习资源的界线,既要考虑学历教育系统严谨的要求,又要考虑非学历教育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需求,使学习者能够在学历与非学历之间自由转换选择。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今天的网络文化呈现出微方向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微博的产生,带动了微文化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泛在学习(U-Learning)方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学习资源的设计也要注意采用碎片化处理方式,做到学习元与整体知识结合互动,方便学生下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创新理念,打造个性空间

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来说,先进的、具有创新性的理念是最重要的。正如图1所示的那样,观念在远程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份量,只有观念的创新突破,才能最终引发教学模式和教学机制的创新。在理论上,人们常常谈及远程教育的优势是适应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但在实践中,在设计学习资源的时候,却很少考虑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也很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便利条件,远程教育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实际上已沦落为披着华丽外衣的空头口号,根本就没有兑现!开放大学的学习资源设计,要真正满足网络时代的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与时俱进,体现新的理念。对于他人开发的网络新技术,如QQ、MSN、UC、微博、博客、维客等,不妨拿来为我所用。开放大学的学习资源设计,必须更新观念,借鉴他人成果,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设计并建设出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学习资源。

2.重视新的需求。网络的自由性与自娱性,使得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被动地从网上接受资源,而是需要展示自己,分享自己的成就。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运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的同时,都开设了个性化的私人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展示自己的成果、与他人进行互动,反过来,这种互动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放大学的学习平台,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需求,给学生创设个人网络空间提供必要的条件。

3.打造新的平台。网络平台是师生互动、发布资源的主要地方。设计新的学习资源,就需要有与其需求相适应的网络平台。而目前的网络平台功能太单一、太封闭,基本上只能单向发布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参与度都远远不够,查阅资源也非常不便。因此,需要对平台在功能上进行技术更新,例如开发各种模板、小软件,开发摄影功能、推送功能、提醒功能、激励功能等,使平台真正起到督学、促学作用。

4.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模式。人与人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因此,学习资源应该方便学生自由选择、剪切、组合,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组织,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模式。在平台上学生应该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剪裁视频资源,收藏提供的文本,发布自己的学习成果,等等。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模式一旦形成,反过来会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网上学习有多种形态,但是无论哪一种形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都是最为重要的。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网上学习的主人,在使用什么样的资源、如何处置资源、如何重新构建资源等等方面自己都完全可以随心所欲,“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被激发出来。那么,学习资源如何促进个性化、自主性、互动性学习呢?在此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开放空间。教学平台必须对学生开放空间,提高学生网上学习行为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创设个人学习空间,这是个性化的最好体现,也是学生投入参与的前提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参与并深入探究,设计空间栏目,例如文本资源、视频荟萃、读书笔记、百科博览、音乐世界、朋友档案,等等。

第二,方便查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设置关键词,例如现代汉语、莎士比亚、交际沟通,等等,系统根据关键词自动推送资源到学生空间,变以往让学生到茫茫大海里找鱼为在自家鱼缸里捞鱼,方便学生学习。

第三,有利重组。对于系统推送的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选择分类、二次处理或重新组合。比如,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收藏到不同的栏目,可以把过多的资源进行剪切收藏,等等。

第四,分享展示。学生个人空间收藏的资源可以发布到公共空间与大家分享,公共空间的学生资源可以根据系统关键词设计自动分类。这样,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互相融合,不断产生新的动态资源。学习空间的这种资源互动,可以简单归纳为表2。

远程教育中的互动,无论是人际互动还是资源互动,其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互动中不断的思想碰撞,既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也有助于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资源建设,同时还能吸引学生,促进资源运用。每一次的互动,都可能产生相互激赏的效果,都可能创造出独特、灵活、便捷的资源,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真正实现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学习。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路程,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今开放大学又将成立,在这个转型期,我们的观念、技术、技能、平台、资源、互动等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有所突破,创新思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才可能创设出适应开放大学学习者需求并令之满意的学习资源。

表2 个人与平台资源互动示意图

[1]苏辛.坚持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02,(10):1.

[2]苏辛.本领恐慌[J].中国远程教育,2003,(13):1.

[3]老虎.开放大学三问[N].中国电大报,2011-6-10.

[4]胡吉成.网络文化背景下支持服务面临的问题与策略[R].嘉兴:有支持的学习:信息技术英语学习支持服务专家论坛,2010-9-27.

[5]胡吉成.网络时代的远程教学[R].全国基层电大骨干教师培训班

[6]王广新,白成杰.教师的网上引领行为与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10).

[7]魏志慧,希建华.远程教育和网络化学习中的学生支持——访国际远程教育知名专家艾伦·泰特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5,(4).

[8]王小梅,丁新.艾伦·泰特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

[9]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铮.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6):12-24..

[10]刘广明.教授没办公室,后果很严重[N].科技日报,2011-3-25.

2011-07-15

胡吉成,副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100031)。

责任编辑 石 子

Interactivity Design in Learning Resources for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Hu Jicheng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ources are to be exchanged and shared on educational platforms among educatorsand learners.To create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ources,teachersneed,first,to develop diversified learning resourcesfor learnersto choose;secondly,to design flexible varietiesof learning resourcesfor learners to reconstruct.Teachers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to create a friendly interactional environment,with the BBS guidance,strengthe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to develop learning resources using a multi-layer structured approach 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learners;to design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space with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learners'needs.

G40-057

B

1009—458x(2011)10—0061—04

interactivity;learning resources;resources development;learners;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猜你喜欢

学习者师生创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