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泉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究

2011-11-16季艳红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8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科技创新

季艳红

【摘 要】发展现代农业基本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本文简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意义,从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内外市场、强化科技创新几方面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健康持久发展。

【关键词】平泉县 农业产业化 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

一、概况

平泉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末端,位于东经118°21′03″~119°15′34″,北纬40°24′0″~40°40′17″范围内,平泉县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全县初步形成了种子、食用菌、杏仁、林果业和畜禽养殖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县水浇地面积达到21.4万亩,建成吨粮田10万亩,千元田10.8万亩。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玉米制种、林木种子和肉牛生产基地县。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而推动上述转变基本的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化经营。

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的总抓手。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区域布局、培植主导产业和扶持龙头企业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途径

1.壮大龙头企业

平泉县科学制订企业发展规划,狠抓技改扩能,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拥有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11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特别是食用菌产业,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4家,森源、润隆2家公司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注重企业集群发展,编制了《平泉县食品工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4.2平方公里,计划入驻企业50家以上,实现产值45亿元以上。目前已有6家企业进驻园区,资产总额达5.8亿元,年加工能力达32万吨,年生产经营额达10亿元以上。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牵动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水平和成效。发展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从市场体系的建设,金融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在资金投入上,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2.发展特色(主导)农业产业

选择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特色(主导)产业应该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这样可以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目的,还可以有效避免农业产业地区趋同的问题,防止某些农特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有利于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创出名优特新产品,确立市场优势地位。

近年来,平泉县立足食用菌、设施园艺、畜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专业市场、龙头企业的积极作用,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目前全县食用菌棚、蔬菜花卉暖棚、规模养殖圈舍占地达8万亩,总投资3亿元以上,全县50%以上农户投身设施农业发展,设施农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3.拓宽内外市场

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行“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平泉县把市场建设作为确保农业产业最佳效益的突破口,通过引资、招商、项目建设等渠道,对内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其中蔬菜产业已建成榆树林子、南五十家子、台头山和平泉镇4个专业市场;大牲畜交易已建成六河源、黄土梁子2个专业市场;“买三北、卖全国”的北五十家子杏仁交易市场早已名声在外;平泉镇花卉交易市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食用菌综合交易市场正在筹建。在此基础上,该县加大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5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点或办事处,设施园艺产品除新疆、青海、西藏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客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多家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完成了出口基地备案或获得产品自营出口权,以保鲜、速冻、盐渍、罐头、即食包装等为主导的8大系列50多种产品,80%出口13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

4. 强化科技创新

平泉县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县财政每年拿出120余万元科研经费,组建科研机构,加强院县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形成“专家——技术员—— 生产骨干”的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培训网络,强化科技培训,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2万多户,383名农民获得了职称证书,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了农业产业标准化发展。该县自主研究制订的12项食用菌生产标准作为地方标准在全省推广,拥有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3万亩,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7家,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国家验收。

科技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是自主选择经营方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但要改变农民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法制观念淡薄,市场竞争意识、诚信理念缺乏的状况,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自己信得过,对农民生产经营具有支持力、约束力的农民合作组织。一方面为农民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科技服务、信息采集进行全程的社会化服务,办一些单个农户需要而又难以办到和办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又可以代表农民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争取更多的利益。

四、结语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科技创新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