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思考废弃井

2011-11-10冯跃威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16期
关键词:油气井油井油气

■文/冯跃威

战略思考废弃井

■文/冯跃威

要重新评估“废弃井”,只要有利用价值,就要通过统筹规划、明晰产权、多元主体、灵活融资、搭建油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循环模型,将传统的经销一次性油气资源改为销售包括清洁电力、采暖热力、淡水、基础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在内的模式上来。

◎钻井难,修井苦,人们往往舍不得让油井报废,这给了一些人追寻财富的空间。 供图/东方IC

在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后的9月,美国政府命令,墨西哥湾所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封堵不再生产的油井,拆除不再使用的钻井平台,以防止已经废弃几十年的油井发生泄漏。一时间,废弃的油气井成为了政府、冒险家、投资商和环保组织眼中的商机或公敌。

面对废弃井的无奈

在美国,政府规定,海底油气井租用期满时,油气开采企业应以水泥封井,或在得到延期开采许可后一年内重新开采。对未到租期却被开采企业弃置的油气井,政府没有详细规定应如何处置。因此,有调查报告称,墨西哥湾水下有2.7万个废弃油气井用水泥“封口”,但缺乏定期的查验;另有3200个油气井被临时封存,并未用水泥封堵,甚至,它们当中的一些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无人问津”了。

为此,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生态学家道格·雷德说,如果未予有效封堵,这些油气井可能在海底泄漏。“广泛分布在墨西哥湾的数以千计(油气)源头慢性泄漏……会比单次泄漏造成更大的影响,”而且,类似现象在陆地油气田也有发生。

就因MC252井漏油事故,美国内政部下令进行全面的补救,以避免因地壳运动(如地震、板块运动等)或因在废弃油气井周边钻井、采油、注水、酸化压裂等工程施工造成地下流体运移,直至重新为废弃的油气井赋予新增压力,并在井口装置或油井管柱发生物理或化学侵害后造成油气泄漏。

纵观全球,废后复活、弃后闹心的油气井早已不为罕事。它们给环境及其周边生产生活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压力,也给石油企业带来巨大的后延性经营风险。

“废弃井”的复活

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油气开发过程中,同样也有数量相当可观的被报废或废弃的油气井,问题也是屡见不鲜。

废弃油井屡屡被非油井产权人强行占用,盗取原油、天然气等资源,同时也还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环境灾难(如甘肃庆城县等地区),甚至因不懂油田作业安全规范,在盗取油气时发生被炸死、烧死的恶性事故。从法律层面上看,由于没有与这种侵权行为相配套的法律规范,我国的废弃井就成为一些冒险家猎取财富的对象。

据报道,投资已有重油“废弃”区块的项目已使某外商很快就有了年产30多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刺激了各路财神想通过复活“废弃”油田来攫取财富的欲望。 甚至,还催生出了专门研发“废弃”油井套管回收专有技术、装备的企业,创造出了新的从“废弃”油气井上牟利的商机。一时间,中国“废弃”油田/井成为各种市场行为主体追逐、攫取利益的对象。

与之形成高度反差的是,因此带来财富的制度安排却高度滞后或缺失。比如,在废弃油田中还有多少未动用的资源时就算是废弃了?废弃油气井还有多少原始投资的残值时就算是废井并可以转让或拆除了?它们应该由谁来做处分决定?由谁来回收残值?转让或拆除后,地面和井下环境的技术标准是什么?谁来监管?在如此众多制度安排模糊、产权价值不清、产权处理主体错位的情况下,复活的废弃油气田或油气井就等于国民财富的流失。

废弃油田或油气井究竟还有多少价值,能否让油田走出最终成为石油资源型城市和员工、家属被迫人口大迁移的世界性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怪圈,成为我们今天必须尽早战略性再思考的课题。

对中国油气开采的战略思考

今天,中国东部的大量油田已经开采了三四十年,资源正逐步走向枯竭的问题现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特别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其影响力不仅迫使德国人决定在2023年前放弃使用全部的国内核电站,使印度加速了在全球寻求油气资源的投资,也使沙特阿拉伯立即推出了在2030年前投资1000亿美元修建16座核电反应堆的庞大计划。

为此,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借助这次全球能源市场洗牌的时机,对石油开采战略有一个再思考和再定位的过程,以确保中国油田能够有可持续发展及相关核心技术创新的机会与条件,最终使未来枯竭的油田还能够为国人提供各种源源不断的能源衍生品。为此,可考虑的路径有:

1.寻求创新路径。尽管从油田开采的角度看,中国的开发、采油等技术水平在世界上都数一流。但集成化程度相对较低。所以,一方面,需要战略性地降低国内油田的整体开采强度,并选择国内典型性油气田仅作为科研基地,研发各种增产、增效、降耗的配套技术,创出上游开发的顶级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整合国内各种采油开发技术参与国际市场的经营,部分补贴国内公司的合理收益。

2.保留创新基地。战略性地选择一些优质的、刚完成钻探评价阶段的油田区块作为国家级原产地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同时用法律规范强制性的商业石油储备替代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这种选择不仅为了降低战略石油储备受到六维空间联合军事打击的风险和给子孙保留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更重要的是给子孙留下一些可以进行技术创新的基地。

油公司不仅只是为了找油气,而应该遇水用水、遇煤层就开发煤层气、遇页岩就开发页岩气、遇干冰就开发干冰。

3.进行CCS项目开发。向发电厂等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出租枯竭的或难动用油气的储集层,进行二氧化碳封存和难动用油气的驱替。待对条件许可时,可就近建化工厂,生产甲醇等化工产品。比如,类

似四川南充附近的,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援建的大量天然气井,因工业化开采不经济而被长期封存。如果进行二氧化碳封存,当注入的二氧化碳使气层压力提高,可驱替难动用天然气实现二气混合开采时,即可低成本地生产甲醇。即使未来气层中的天然气成分降为零,也可通过对封存的二氧化碳进行加氢反应制备甲醇。如若形成了规模,还可以进一步将甲醇作为原料生产乙酸、甲醛、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产品,成本要优于煤化工。

4.微量元素和水资源的开发。重新认识、评估枯竭油气田地层系统,开发深层水资源。充分利用地下含水层高矿化度的特征,提取其中富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钡、锶、碘、溴等基础原材料。同时,将经过矿物提取淡化后的深层水用于生活或工农业生产,解决缺水地区用水难题。

5.枯竭油井地热资源的开发。地热开发大体上有四种。一是直接开采中深、深井地下热水资源用于发电。二是采用非开采式低沸点介质清洁发电。三是地源热泵供暖等。特别是地热发电系统的构建应是眼下可以立即提到议事日程的项目,根据地温梯度,地层每加深100米 ,温度升高 3℃ ,3000米深的地层水温度可达100℃ 。即使不动用地下水资源,选用非开采式低沸点介质清洁发电技术,每口3000~5000米井深的废弃油气井中依然含有持续的每小时0.6兆瓦~1兆瓦的可开发的电力潜能。四是二氧化碳流体地热能发电系统,将CCS项目中存储的含地热能的二氧化碳进行“开采—发电—回注—再集热”的良性循环。

上述路径的筛选仅是抛砖,引玉工作还需要各方进行战略性的再评估,最大限度地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的核心技术集,以便能够利用地下各类储集层中的资源,使油公司不仅只是为了油气,而是遇水用水、遇煤层就开发煤层气、遇页岩就开发页岩气、遇干冰就开发干冰。总之,只要有利用价值,就统筹规划、产权明晰、多元主体、灵活融资、搭建油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循环模型,将传统的经销一次性油气资源改为销售包括清洁电力、采暖热力、淡水、基础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在内的模式上来。

猜你喜欢

油气井油井油气
海上油气井出砂监测影响因素评价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油井遭袭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废井再次利用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油气井用合成树脂胶凝材料研究综述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陆梁油田油井H2S综合治理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