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1-11-04尹闻科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实验班互动式病理学

尹闻科

川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四川南充 637000

互动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尹闻科

川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探讨互动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4合班60人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法作为实验班,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5合班60人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作为对照班,通过考试成绩分析,课后随机抽查的方式,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课后随机抽查显示互动教学法教学效果较好。结论互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及活化思维的能力。

互动教学法;病理学教学;教学效果

病理实验课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病理学作为医学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便是通过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1],使学生逐渐认识疾病的本质并为学习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整个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病变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的学习是让学生理解病理学规律的重要手段,而病理学相关的形态学改变就包括了大体和镜下的改变,这两种改变在理论课上教师可以通过PPT的形式给学生强调,但课堂上缺乏互动过程,学生积极性不高,且病理学相关的形态学改变学生以前从未接触,同时也涉及到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部分内容,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学习上有困难[2],因此病理学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必须安排实验课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及大体和镜下标本展示让学生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这种教学形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未充分调动,教学效果未能充分体现[3],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和互动意识,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融入课堂,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去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4],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笔者在对川北医学院2009级临床专业部分学生采用互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川北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4合班60人作为实验班,其中男37人,女23人;平均年龄(20±1.7)岁。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5合班60人作为对照班,其中男32人,女28人;平均年龄(21±1.2)岁。两班均为笔者所在学校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随机分班,且第一学年成绩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 >0.05),学生素质无明显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班教学方法 实验班采用多媒体讲授及大体标本展示(实验课)方法,理论和实验课共计112学时,学生在专用互动教室上课,教师在课前针对典型病案或典型病变提出问题,通过数码互动系统传给学生,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后将答案上传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答案进行批阅、讨论或要求学生回答,最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完整地讲解相关知识点,视为一次互动完成。

1.2.2 对照班教学方法 对照班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理论和实验课共计112学时,理论课按照多媒体PPT演示教学,实验课按照多媒体PPT演示教学及大体标本展示,学生自己利用显微镜学习病理切片等形式开展教学。

1.2.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比较两个班的理论课期末成绩(70分为总分)、实验课平时成绩(10分为总分)及期末成绩(20分为总分),课后教师随机抽取两个班各30名学生就当堂问题提问检验教学成果等方式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录入、整理及处理,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t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班及对照班成绩比较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理论课成绩比较(±s)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理论课成绩比较(±s)

组别 理论课期末成绩 实验课期末成绩 实验课平时成绩实验班 51.581±5.713 15.450±2.132 8.730±1.351对照班 44.350±4.763 12.147±1.780 6.213±1.013 t 2.576 2.847 3.168 P<0.05 <0.05 <0.05

由表1显示实验班及对照班在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的评估中均显示出差异的显著性(P<0.05),可见互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考试成绩。

2.2 课后随机抽查评价结果

课后教师随机抽查实验班和对战班各30名学生,并就当堂问题进行提问,实验班有22人回答正确,8人回答错误,对照班有14人回答正确,16人回答错误,两班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44,P<0.05)。此结果显示课后随机抽查显示使用互动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掌握程度更为牢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P < 0.05)。

3 讨论

在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一直是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难点,互动教学法的引入,使得此类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所谓互动教学法[5],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共同参与进来,按照相互讨论、交流、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而教师则直接加入学生小组的讨论中,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互动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比,其特点就在于增强了和学生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动地位[6],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反思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把课堂教学看作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互动教学法将教师和学生的这种关系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主动教授和被动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7],平等对话的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的主导思维、积极创造将成为课堂的主导方向,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分享,使课堂成为一个共同发展、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互动教学法的形式比较多样,包括主题探讨法、问题归纳法、典型案例法、情景假设法、多维思维法等多种形式,而目前在教育领域采用的比较广泛的是主题讨论法,笔者运用的便是此类方法,即所谓的“带着问题看书”,由教师针对某一种或某几种器官或组织的病变,提出相关问题[8],由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由教师汇总、回收信息,最终教师指出分析的正确之处和错误的原因,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此种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及活化思维的能力(P<0.05),这种典型的基于病案的互动式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把典型病例、基本病变、重要的肉眼观和镜下观更为熟练的掌握,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临床思维体系[9],而这种完整的临床思维体系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生的必备条件,也是病理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因此,作为引导医学生从基础过度到临床的病理学教育,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医学人才的质量高低,互动教学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灌输的弊端,通过互动式的讨论和提问,使学生更好掌握病理学形态改变的相关规律,为学生建立完整的临床思维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互动教学法的深入推广和普及,教师也需注意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互动教学法,优化教学要素,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李玉林.病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

[2]李学锋,罗红.拓展式教学法在临床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691-693.

[3]臧胜兵.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42-44.

[4]邓舒妮.互动式教学法在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96.

[5]王环 .互动教学法探索 [J].高等理科教育,2003,3(2):178-180.

[6]高艳.互动式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0):185-186.

[7]黄雪勤.互动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4(28):59-60.

[8]王蔚琛,蔡虹静,崔勇.互动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实验中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597-598.

[9]苏文.多媒体病案分析课件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0(17):1400-1401.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didactics in pathology instruc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YIN Wenk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ractive didactics in pathology instruction.MethodsApply with multimedia interactive didactics in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grade 2009 class 4 total 60 students of our school as the experiment class, apply with multimedia didactics in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grade 2009 class 5 total 60 students of our school as the control class,compare the instruction effect in the form of exam result analysis and randomly sampled after class.ResultsExperiment class compared with control class indicate significant in ordinary results and terminal results(P<0.05), and randomly sampled after class show the instruction effect is satisfactory.ConclusionInteractive didactics attribute to improve the analysis , comprehensive and activing thought ability of students.

Interactive didactics; Pathology instruction; Instruction effect

G642

C

2095-0616(2011)24-135-02

2011-10-31)

猜你喜欢

实验班互动式病理学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在Dickkopf干预下的病理学改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