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集团效益最大化
——访中国石化财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保龙

2011-11-04宁彬文建平

中国石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集团公司资金财务

□本刊记者 宁彬 文建平

促进集团效益最大化
——访中国石化财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保龙

□本刊记者 宁彬 文建平

中国石化财务公司召开董事会暨监事会。程阳 摄

“十一五”时期,中国石化改革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作为系统内唯一的金融企业,财务公司坚持“立足石化、服务主业”,五年间通过及时结算、提供透支、委托贷款、直接购付汇等,协助集团公司各级财务部门降本增效、节约财务费用近90亿元,可谓“小单位”作出了大贡献。

今年初,本刊记者采访了财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保龙,探寻财务公司发展的足迹。

记者:财务公司是中国石化系统唯一的金融企业,不少人还比较陌生,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张保龙:财务公司是以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多年来,财务公司始终坚持“立足石化,追求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经营宗旨和“诚信为本、服务主业、规范高效、开拓创新”的经营方针,牢固树立“大局和服务”意识、“开拓创新和市场竞争”意识、“防范风险和强化管理”意识,紧跟集团改革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内部银行的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集团强化管理、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记者:2007年,中国石化全面实施以财务公司为平台的资金集中管理,可谓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发展中的里程碑。中国石化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有多大好处?

张保龙:2007年10月,为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集团公司党组从强化集团财务管控、发挥集团整体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出发,顺应企业集团的财务发展方向,决定全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降低资金成本,实现集团整体资金效益最大化。

苏树林总经理曾专门批示:全面实施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是一项革命性措施,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对于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强化企业管理、实施精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充满艰辛、充满挑战,财务公司讲政治、顾大局,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参与工作领导小组和各专门小组的各项工作,在确定资金集中管理目标、思路、原则,搭建组织架构,梳理业务流程,设计信息系统平台,培训试点,开户测试,应用推广等方面都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2009年9月底,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所属企业基本完成资金业务上线运行;2010年2月初实现了新内部结算系统上线运行;2010年7月初,股份公司TMS系统上线运行。到2010年底,以财务公司为平台,以信息系统为载体,以收支两条线和全额资金预算为主要控制手段,以总分账户实现形式的集团境内“资金池”已经建立起来并正式平稳运行。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集团公司资金整体统筹运作,节约了资金运行成本,降低了财务费用;新型资金账户体系管理效应初现,进一步提高了各类银行账户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增强了总部以及各企业的财务集中管控能力,促进了中国石化整体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财务公司为集团主业的金融服务职能也迈上了新台阶。

记者:您提到财务公司要充分发挥内部银行的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保龙: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遵循金融市场的规律,扩展和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集团生产经营主业服务。

中国石化每年要进口大量原油,过去都要从商业银行兑换大量的美元,商业银行赚取利润。2007年5月,财务公司获准成为国内首家开展结售汇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面向集团成员单位开展该项业务。如果说过去咱们企业银行购汇是“零售价”,财务公司由于和商业银行“同业”的原因,享受的是“批发价”。三年多来,财务公司累计完成售汇近1700亿美元,累计为企业对外付汇近1800亿美元,日最高购汇达到16.69亿美元,累计为集团节约购汇成本超过20亿元。开创结售汇业务,使集团公司本外币资金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007年9月,银监会批准财务公司为发行金融债券首家单位,仅用40天时间,财务公司就完成了从准备文件到以市场最优条件成功发行40亿元金融债券的全部工作。2009年6月,60亿元第二期财务公司金融债券成功发行。作为国内第一个财务公司金融债券,石化财务公司金融债券的成功发行,开辟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直接融资渠道,实现财务公司融资方式的历史性突破,同时,也丰富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自2007年开展证券发行中间业务以来,我们先后8次成功地以副主承销商、财务顾问等投行角色参与股份公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工具(共计1200亿元)的发行工作,促进了股份公司债券的顺利发行,有效降低了集团整体融资成本,为集团公司加大直接融资作出了贡献。

在开办以上创新业务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提升筹融资保障能力和传统结算、贷款、委贷等业务的服务能力。2010年累计融入短期资金达1.5万亿元,结算资金进出总流量达28万亿元,贷款日均余额380亿元,委托贷款日均余额650亿元,较2005年增长分别达700%、830%、80%和33%。五年来,通过及时结算、提供透支、委托贷款、直接购付汇等,协助集团公司各级财务部门降本增效、节约财务费用近90亿元。

记者:五年来,财务公司服务集团的金融能力有很大提升,那么财务公司自身建设上有哪些变化呢?

张保龙:近年来,受益于中国石化的快速发展,财务公司的自身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首先,2007年,我们争取银监会支持,作为分支机构网络建设试点单位,规范和新设了上海、南京、广州、山东、郑州、武汉、成都、新疆和天津9家分公司,使财务公司金融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全面覆盖石化企业集中区域。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分公司基本实现了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队伍配备齐全、经营运行规范,已完全能够胜任贴近企业、服务企业的使命任务。

除了设立分公司外,财务公司还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形成职责明确、有效的管理层次。五年来,我们逐步健全完善各项主要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主要制度达98项,2007年开始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五年来,在服务集团公司主业的同时,财务公司的经营实力、规模、效益也实现了快速增长。2005年到2010年,注册资本从25亿元增加到80亿元,资产规模从750亿元增长到1200亿元,利润总额从5.87亿元增长到15亿元,为下一步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记者:“十一五”期间财务公司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财务公司有何打算?

张保龙:“十二五”期间,财务公司将充分发挥作为内部金融机构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有效应对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变化,为集团生产经营和主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不断提高金融效益,增强集团金融实力和竞争力。

通讯员 张铁鹏

猜你喜欢

集团公司资金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年年有“鱼”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