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县2005年至2010年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现状分析

2011-11-01李维淼樊海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7期
关键词:长丰县末梢集中式

李维淼 樊海兵 蒋 坤

(长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长丰 231100)

某县2005年至2010年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现状分析

李维淼 樊海兵 蒋 坤

(长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长丰 231100)

目的了解长丰县集中式供水单位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的动态变化,为保证供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至2010年对长丰县集中式供水单位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连续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有: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铁、锰、游离余氯等8项,监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监测水原水72份,合格22份,总合格率为30.56%,2005年至2010年各年度的水源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1.67%、33.33%、25.00%、41.67%、25.00%和16.67%;共监测出厂水108份,合格106份,合格率为98.15%;共监测管网末梢水432份,合格率为98.15%。结论长丰县水源水合格率较低,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合格率较高。

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合格率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位集中式供水水质是否达到国家的卫生标准,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制、供水条件,提高生活饮用水的供水质量,是保障供水安全、防止水介疾病传播与流行的根本措施。本文对长丰县城2005年至2010年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卫生现状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我们对长丰县城2005年至2010年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连续6年的监测分析。

1.2 监测方法

监测期内每月采集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监测1次,同期在每年的5~10月份增加采集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1次,水源水和出厂水每次分别采集1份样品,管网末梢水每次均采集4份样品。采样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GB/T5750-2006)执行。

1.3 监测指标

分别为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锰、铁和游离性余氯等8项指标。

1.4 评价标准

水源水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一类水的标准进行卫生学评价;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进行卫生学评价。分析的水样中如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即被评判为不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年度水质的监测结果

2005年至2010年长丰县城集中式供水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30.56%、98.15%和98.15%。水源水合格率较低,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合格率较高。见表1。

2.2 不同时期水质的监测结果

长丰县城单位集中式供水枯水期、丰水期水质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100%和88.89%,枯水期合格率明显高于丰水期,这可能与枯水期水质稳定和水体自净功能有关,而丰水期的水质比较容易受到农田地面污水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的缘故(表2)。

表1 2005~2010年各类水质监测结果

表2 2005~2010年不同时期出厂水水质监测结果

2.3 分项目的水质监测结果

2005~2010年各年度水源水每年监测12次12份样品、出厂水每年监测18次18份样品、管网末梢水每年监测18次72份样品。结果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均为98.15%,而水源水合格率仅为30.56%(表3)。

3 讨 论

3.1 经过我们的调查,2005和2010年这两年都是因为处于丰水期时,水厂的水源水受到了两次不明原因的偶发性锰污染的影响,制水过程中又难以对锰金属进行有效去除,从而造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浑浊度和微量金属元素锰指标超过了国家的卫生标准。因此,要从根本上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与卫生,必须加大对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力度[1]。

3.2 长丰县城集中式供水单位2005~2010年水源水的合格率偏低,仅为30.56%,其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总大肠菌和浑浊度两项指标和偶发性锰污染的影响,说明水厂的水源被地面水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较严重[2]。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较高,均为98.15%,说明水厂的制水能力较好,向居民供水是能够保证安全的。

表3 各类水水质分项目监测指标合格率(%)

3.3 水源水、出厂水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末梢管网水的供水质量,从我们这次监测中得到明显的体现。由于制水过程中对消除锰缺乏有效的方法,故水源水锰超标后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也接下来超标[3]。所以今后还要加大对去除水体中锰元素研究工作的力度。

3.4 虽然集中式供水水源水受到地面水的污染,但制水过程中只要能够保证足够游离性余氯的加入量,是能够消除微生物污染的。本次监测的出厂水108份,余氯平均浓度为0.58mg/L,浓度范围为0.5~1mg/L;432份末梢管网水中余氯平均浓度为0.33mg/L,浓度范围为0.05~1mg/L,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因此本次监测的3项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均达到了100%,从而保证不会因水介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4]。

3.5 从本次监测结果不难看出,选择优良的源水,并加强水源地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在集中式供水的制水过程中加大水质消毒力度,是提高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重要措施[5]。

[1] 刘桂红,陈家才.当涂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13(3):195-197.

[2] 黄发源,徐业林,王志强.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12(1):1-3.

[3] 苏玉明,郑步云.某自来水厂水质深度处理卫生学预评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4(5):318.

[4] 徐业林,俞家林,朱中平.安徽省农村部分地区生活饮用水污染现状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4(4):263-265.

[5] 赵玉琳,吴同俊.安徽省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4(4):260-262.

R-03

B

1671-8194(2011)17-0221-02

猜你喜欢

长丰县末梢集中式
雪山上的白凤凰
雪山上的白凤凰
光伏: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越集中式
全新Mentor DRS360 平台借助集中式原始数据融合及直接实时传感技术实现5 级自动驾驶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长丰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浅谈集中式光伏电站设计与设备选型
浅析组串式和集中式逆变器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