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赛制下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

2011-10-27李博民董申翔

运动 2011年10期
关键词:前场杀球后场

李博民,靳 强,董申翔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8)

技战术分析

新赛制下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

李博民,靳 强,董申翔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新赛制下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依据。

羽毛球;女子单打;国内外;技战术

本文主要对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技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共性和规律,为以后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对当今世界羽毛球排名前10名女单选手王适娴、王仪涵、王鑫、卢兰、内维尔、拉斯姆林、申克等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以羽毛球、单打为关键字,搜集并整理相关的文章,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综合录像统计的数据,再根据对录像的观察对技战术特征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使用表格Excel2003收集最初的数据,并将数据分类整理,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发球区域的比较分析

我们通常把单打的区域分为6个区,不同的发球区体现不同的发球意识和战术思想。(图1)

图1 发球区域的划分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女单的主要发球区分布在6号、5号、1号,分别占63%、15%、10%。外国选手主要分布在5号、6号、1号,分别占52%、23%、17%。我国女单选手的6号区比外国选手多了40%,但是5号和1号分别低于对手37%和7%。同时,在4号区存在显著性的差异,4号线路长,靠近边线,发球容易出界,但是发对方左区4号时,使接发球方处于反手的位置,有利发球方积极地组织第三拍的进攻。因此,在发球过程中要不断地变化发球的落点,破坏对方的注意力和技术组合,降低进攻的威胁,进而增加反攻的力度。

2.2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全场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女单前场、中场、后场技术运用的百分比分别是42%、20%、38%,国外选手前、中、后场的技术的百分比分别是39%、13%、48%。经独立样本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国选手前场和中场比外国运动员分别多了3%、7%,而后场外国比中国多10%。新赛制下要求运动员要积极地下压进攻,每球必争,前场和后场就成为争夺的主要区域。中国队员发6号区较多,这就为对手在后场杀球、吊球等进攻技术的运用创造条件。而前场中国选手主要使用搓放的技术抑制对手的进攻,减少对手进攻的威胁。

表1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发球区域的比较

表2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全场技术运用统计

表3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前场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

表4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中场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

表5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后场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

2.2.1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前场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21分赛制下,比赛的节奏加快,提高了运动员对网前技术细腻程度运用的要求,谁失去网前和前半场的控制,谁将会失去比赛的主动和获胜的机会。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前场技术挑、搓放、推、勾和扑分别占42%、 35%、13%、7%、3%,而外国选手挑、搓放、推、勾和扑分别占41%、32%、15%、10%、2%,经独立样本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录像的观察,前场的挑球主要是推挑技术的运用,推挑球飞行的弧度低、速度快,对手从前场到后场时击球点偏低,回球质量低,为进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搓放技术要求动作更加细腻,如处理不当必然造成被动。勾球是主动下的进攻也是被动下的过渡,通过录像的观察特别是在被动状态下使用会出现出奇的效果。扑球使用较少,往往是在激烈的节奏变化中选手很少给对方创造进攻的机会。

2.2.2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中场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中场技术是被动变主动、积极地组织有效反攻的重要环节,要求运动员判断准确,出手快,变化快,回球的速度和力量较大。因此,运动员在进攻时要有防守的思想准备,防守中要有守中反攻的转换意识。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国选手中场技术挡、平抽、挑、杀、推使用的百分比分别是60%、12%、16%、10%、2%,国外运动员分别占45%、21%、19%、8%、6%,经独立样本T检验只有挡技术的使用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录像观察,挡球技术往往是对手在后场杀球使用防守的技术手段之一,有效地为下一拍做好了准备,我国女单选手只有挡球使用的百分比超过了外国选手,其他技术都存在差别,因此在训练中加强中场其他技术的训练,提高综合技术的能力,在“快”的基础上增加“变”和“活”的应用。

2.2.3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后场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后场技术运用从高到低依次是高、吊、杀、抽和被动低调。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后场技术使用高、吊、杀、抽和被动低吊的百分比分别是35%、24%、23%、10%、8%,而外国选手分别是21%、25%、30%、17%、6%,经独立样本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总的拍数百分比上存在差别,与外国选手相比,中国选手后场技术运用上除高球外,其他技术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见外国选手的进攻意识相对较高,杀球和抽球都比中国运动员多出7个百分点。

高球是过渡球,也是一种防守性的技术。但是通过录像观察,高球在比赛中多数是平高球,平高球弧线比较低,迫使对方回球质量降低,再结合网前技术,可增加进攻的威胁。

杀球技术在比赛中外国队员比中国使用要多,原因是中国发球大多数在6号区,造成对手杀球机会增多,高球技术中国也比外国选手多,也加大了外国选手吊球和杀球的比例。

抽球特别是被动下的抽球,在一定程度上有反攻的意图,说明运动员在被动情况下还是有很强的反攻意图,用抽球来替代被动中吊球过渡网前。外国选手的抽球比中国选手多,并且被动吊球中国比外国运动员多,可见外国选手在被动下反攻意识相对较强。

3 结 论

3.1 中外优秀女单主要发球区分别在后场的6号区和前场5号,发6号区容易造成对手的杀球和吊球的进攻,发5号区线路短,稳定性强,为第三拍的进攻创造机会,只有4号区存在显著性差异,特别是左区4号处于对手的反手位置,为进攻奠定基础。

3.2 在全场技术使用上,中国运动员前场和中场比外国选手多,通过录像观察主要是搓放技术的使用,减少对手的进攻威胁,为下一拍的反攻做好基础;而外国选手的后场技术使用超过中国选手,特别是杀球和吊球的使用,容易造成中国选手的被动。

3.3 前场技术统计中可以看出,中国选手的挑球、搓放和扑球的使用超过对手,尤其是网前搓放小球的使用,降低外国选手的进攻力度;而对手的勾、推球超过中方选手,特别是推球的使用,使中国选手的跑动距离远,进攻威胁较小,为主动进攻奠定基础。

3.4 中场技术使用统计,中国只有挡球比外国选手多,挡球的使用特别是挡网前球,体现了软硬结合的战术思想。其余的技术都低于外国选手。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中国选手要加强其他技术的综合运用,充分地体现“变”和“活”思想。

3.5 中国队员在后场技术的使用上,除高球外,其他技术都与外国选手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录像的观察,中国选手高球的使用增加了对手的进攻,造成自己的被动,因此在训练中要不断地为自己在后场的进攻创造条件。

[ 1 ] 程勇民.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男双竞技水平的影响[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88-90.

[ 2 ] 黄莉芹.新规则的实施对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J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

[ 3 ] 钟建萍.羽毛球新旧赛制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后场技战术分析[ 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

[ 4 ] 戴金彪.“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

G847

A

1674-151X(2011)09-01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08

投稿日期:2011-05-23

李博民(1986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前场杀球后场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羽毛球杀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羽毛球运动员MARIN后场技术分析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