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压力分析与对策

2011-10-26杨淑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男护士心理压力护士

杨淑静

(黑龙江林业卫生学校护理学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压力分析与对策

杨淑静

(黑龙江林业卫生学校护理学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目的探讨男护士的心理状况、存在的压力,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的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89名男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承受着一定的工作压力,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结论男护士的心理压力较大,医院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男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男护士;临床工作;心理压力

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适应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工作对男护士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男性涉足护理行业,打破了只有女性从事护理工作的局面,并为护理行业全面深入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男护士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男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为确保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保证护理质量,笔者对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2003~2006届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89名男护士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我校2003~2006届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89名男护士为研究对象,年龄20~29岁,平均年龄为25岁,均为中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参加临床护理工作1~4年。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调查为非实验性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自制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造成工作压力的原因、对未来的计划、缓解工作压力的对策。为了确保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了确保真实性和内容客观性,6个月内被调查对象无重大生活事件发生,以无记名形式单独填写。共发放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见表 1、表 2)

表1显示,男护士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3个因子的均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护士组躯体化、敌对2个因子的均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显示,多数男护士对目前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目的不明确,对本职工作有兴趣的占少数,因为好就业或无其他选择而从事护理工作的男护士占大多数;较少的男护士愿意长期从事护理工作,有机会就放弃护理工作或努力找机会更换工作的占多数;对前途感到无信心的较多,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较少。

表1 男护士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s)

表1 男护士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s)

因子 男护士组(89例)因内常模组(390例) t P躯体化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1.50±0.48 1.70±0.61 1.83±0.65 1.92±0.62 1.68±0.50 1.62±0.64 1.22±0.40 1.39±0.54 1.21±0.40 1.37±0.48 1.62±0.58 1.50±0.59 1.65±0.51 1.39±0.43 1.48±0.56 1.23±0.41 1.43±0.57 1.29±0.42 2.48 1.26 5.08 4.77 6.10 2.27 0.22 0.64 1.73<0.05>0.05<0.01<0.01<0.01<0.05>0.05>0.05>0.05

表2 男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及对未来的计划

3 讨论

3.1 男护士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

3.1.1 社会对护士尤其是男护士的认可 男性多因就业压力或对护士职业充满好奇等而进入护理行业。在传统观念中,护士是女性一统天下的职业,男性的加入会被视为无能或无前途等,世人异样的眼光及担心患者不接纳,造成男护士心理压力过大;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对护理行业内涵的理解不够,给予护士的地位和薪金不高,认为护士是“伺候人”的行业,这也对男护士的心理造成了影响。

3.1.2 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没有成就感 医生在法律上享有对患者治疗的权利,而护士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执行者,这种现象使患者产生一种错觉:医生是至高无上、受人尊重的,而护士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同时在工作中患者经常对男护士的身份产生猜疑,增加了男护士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其自信心。

3.1.3 专业思想不稳定,工作目的不明确 部分男护士对护理工作缺乏兴趣、无信心,造成专业意识薄弱,不能积极思考问题,仅满足于应付日常护理工作,不能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3.1.4 护理工作对护士的综合能力及心理素质要求高 男护士普遍资历浅,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对专科疾病知识不熟悉和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同时心理素质也不够成熟。工作初期男护士总是感到信心不足,精神紧张,往往影响了其护理操作技术的正常发挥,工作做不到位时就会产生焦虑、内疚、缺乏自信等心理紊乱综合征,从而影响男护士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3]。

3.1.5 与女护士性格存在差异 女护士普遍做事细心、动作麻利,由于女性特有的天性决定其更加有爱心,女护士总是主动跟患者交流与沟通,问候患者,并且始终微笑待人,态度和蔼,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而这正是男护士所欠缺的。

3.2 缓解男护士心理压力的对策

3.2.1 取得社会的认可 医院应积极肯定男护士的工作成绩,加大表彰力度,对工作中男护士的优秀事迹扩大表彰范围,通过报纸等媒体树立男护士的形象,介绍男护士的工作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男护士的工作内容及其优点,使男护士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增强男护士的自豪感,提高其自信心。在临床工作中男护士会遇到患者对其身份产生猜疑的情况,此时男护士要坦诚相待、不卑不亢,不要因为患者的猜疑而产生压力。相反男护士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获取患者的授受和社会的认可。

3.2.2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由于男护士在现实生活和临床工作中都承担着一定的压力,导致一部分男护士最终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因此,男护士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定格在护理前辈们的脚印中,而不是浑然于现实社会中。首先,男护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强、自爱,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其次,男护士应努力克服自卑感,找到合理的心理支点,要善于自我肯定和自我承认,努力做情绪的主人,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愉悦的心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把消极情绪带入工作中。

3.2.3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男护士应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作为一名男护士,要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把握好护士角色,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自身因素,必须通过学习、实践,逐渐了解护士在临床中的角色,要做好护士角色,明确患者角色的权利,并尊重其权利,同时完成好护士角色应尽的义务。同时要避免因男性的阳刚和直率而造成沟通不良,要加强语言修养,在谈话方式、方法及语言技巧上注意与患者交流、沟通。这些都要求男护士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

3.2.4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男护士要勇于面对社会的偏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时,男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不管是别人的良言劝告还是冷嘲热讽,都要用一颗平常、冷静的心来应对。男护士不仅要有主观的判断能力和理性的认识,还要有承受社会压力的坚强意志力。

3.2.5 学会自我减压 工作之余男护士要注意培养个人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适当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建立支持系统,在面临压力时男护士可向亲属、朋友、同事倾诉,也要善于利用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如给护士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提高护士的待遇,加强技能培训,合理调配人员,减少护士非专业性工作,避免超负荷工作等[4]。

3.2.6 人本管理 医院应打破僵化的管理体制,运用人本主义管理原则,重视对男护士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心理素质的教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工作上注意尊重男护士,掌握他们的特点和个性,充分发现他们的特长,因人而异分派不同的工作,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进修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优秀的男护士充实到领导岗位,关心他们的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表现突出者要及时给予奖励,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他们的困难和面对的压力,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福利,使其感到组织的关怀,从而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坚定做一名护士的决心。

男护士是护士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压力来自各个方面。分析其心理问题,找出对策,减轻压力,改善心理问题,有助于男护士尽快适应其角色,从而做好护理工作。

[1]谭玉兰,宋玉兰.应用ROY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力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95~97.

[2]赵光红,刘义兰.护士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9):689.

[3]何丽英.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缓解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48~49.

[4]邵阿末.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R195

B

1671-1246(2011)02-0123-02

猜你喜欢

男护士心理压力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通过图片看内心
手术室男护士入职临床带教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