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2~2009年甘肃省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效果分析

2011-10-26何钰珏杨枢敏高巧芬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结防涂阳肺结核病

何钰珏,杨枢敏,王 雯,张 岚,高巧芬,王 铂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2002~2009年甘肃省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效果分析

何钰珏,杨枢敏,王 雯,张 岚,高巧芬,王 铂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分析甘肃省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与治疗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2002~2009年6月结核病登记报表进行病例发现及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8年间全省共对458 713例可疑症状者进行了免费检查;共发现和登记93 361例肺结核病人,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42 618例;涂阳新登记率由1991年的7.2/10万增加到2009年的平均水平24.0/10万;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是1991年的3.3倍;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平均治愈率达96.9%,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平均治愈率为94.2%,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平均治愈率比1991年的53.7%提高了43.2%;病死率亦由1991年的7.9%降到1.3%,下降了83.5%。结论2002~2009年6月甘肃省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结果。

甘肃省;肺结核;预防和控制

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不断提高结核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水平,尤其是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降低结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按照卫生部制订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2002~2005年实施计划》[1]的要求,甘肃省近几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加大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并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全省自2002年以来结核病人的发现、登记及治疗管理情况,进一步为甘肃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2~2009年6月甘肃省各市上报的月报表、季报表、结核病专报网及国家规定的其他统计监测资料。报表资料质量经省、市结防机构复核验收。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化疗方案、治疗管理和疗效判断均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的规定执行。

1.2 统计学方法

统计监测报表数据库用FoxPro 6.0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汇总。统计2002~2009年6月的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可疑者查痰率和痰涂片阳性率、肺结核登记率和治愈率、患者转诊追踪情况。

2 结果

2.1 肺结核病人的发现

2.1.1 查痰及涂阳肺结核病人检出情况(见表1)2002~2009年6月接诊的可疑肺结核病人577 710例,其中查痰440 772例,平均查痰率76.3%;查出涂阳肺结核病人75 762例,涂阳肺结核病人检出率平均为17.2%。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查痰率由2002年的55.8%,上升到2006年80%以上,2007年以后达到了85%及以上;项目初期涂阳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20%左右,随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不断的登记、管理、治疗,大量的肺结核病人得到了治愈,逐渐降低了传染性,涂阳检出率从2005年开始下降。

表1 2002~2009年6月全省肺结核可疑者就诊情况

2.1.2 肺结核病人发现登记情况(见表2) 2002~2009年6月,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平均为36.3/10万,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为30.7/10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为68.2/10万;2003~2008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均达到了30/10万以上较2002年的16.6/10万提高了一倍多。

表2 2002~2009年6月全省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变化情况

2.1.3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性别、年龄分布(见表3、表4) 2002~2009年6月,全省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64 016例,其中男性40 213例,女性23 803例,分别占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的62.8%和37.2%。55岁以下为37 672例,其中0~14岁年龄组为552例,只占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0.9%,15~54岁组为37 120例,占58.0%,55岁以上年龄组为26 344例,占41.2%,新涂阳肺结核病人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男性组。

表3 2002~2009年6月男性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年龄分组情况(人)

表4 2002~2009年6月女性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年龄分组情况(人)

2.2 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结防机构追踪情况及总体到位情况(见表5)

截止2009年6月全省的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病人93 130例,转诊到位33 696例,平均转诊到位率为40.8%;结防机构实施追踪36 033例,追踪率73.8%;追踪到位23 916例,追踪到位率为49.0%,总体到位率69.8%。

表5 2005~2009年6月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及追踪到位情况(人)

2.3 肺结核病人的化疗效果(见表6、表7)

2.3.1 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第2、3个月末痰菌阴转情况2002~2009年3月,全省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共计61 761例,2月末痰菌阴转57 461例,阴转率为93.04%,3月末阴转数为58 579例,3月末阴转率为94.85%,2、3月末阴转均达到了90%以上。

2.3.2 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第2、3个月未痰菌阴转情况2002~2009年3月,全省登记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共计11 443例,2月末痰菌阴转10 442例,阴转率为91.25%,3月末阴转数为10 723例,3月末阴转率为93.71%,2、3月末阴转也均达到了90%以上。

2.4 治疗转归

表6 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第2、3个月末痰菌阴转情况

表7 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第2、3个月末痰菌阴转情况

2002~2008年6月,全省登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55 378例,治愈50 393例,平均治愈率为91.0%,治疗成功率为93.8%;登记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10 515例,治愈9 184例,平均治愈率为87.3%,治疗成功率为91.9%。

3 讨论

3.1 结核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促进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全面实施和质量的提高,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结防工作的主要目标[3]。这使我省DOTS覆盖率和管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县为单位的DOTS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100%。2002~2009年6月,共对577 710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了免费检查,胸透480 388例,查痰440 772例;8年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2 359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75 76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64 029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11 733例,涂阴病人63 426例;平均痰检率、涂阳检出率分别达76.3%和17.2%;涂阳肺结核病人完成项目要求9万例的84.2%,涂阳病人发现水平较1991年有所提高;新发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91.0%,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到87.3%;均达到了涂阳发现率70%和治愈率85%的工作指标。

3.2 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别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5~54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58.0%,说明甘肃省结核病人多集中于青壮年,而该年龄段是劳动力产出阶段,尤其对农村家庭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以青壮年应作为结核病控制的重点人群来关注。

3.3 医防合作不够,发现率有待提高

部分综合医疗机构登记、报告制度不健全,全省医防合作和病人系统管理工作开展还不平衡,一部分市、县医防合作工作执行不力,与综合医疗机构协调不畅,登记、报告、转诊过程中存在漏洞,转诊及转诊到位率低,病人联系地址和相关信息填写不详细,结防机构无法追踪。项目期间涂阳病人的发现率虽达到70%,但与项目特定目标7年内(2002~2008年)发现并免费治疗约9万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要求还有差距。

[1]刘剑君,姜世闻,成诗明.中国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3):129~131.

[2]肖东楼,赵明刚,王宇.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3]黄桂清,钟球,蒋莉,等.广东省实施结核病防治10年规划中期效果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3):222~225.

R195

B

1671-1246(2011)02-0130-03

猜你喜欢

结防涂阳肺结核病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湖南省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配置评价
2014—2017年肥西县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与追踪情况分析
5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分析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
莫西沙星及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
牛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探讨
2009—2012年赤峰市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确诊情况分析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