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比赛评析

2011-10-26田金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比赛教师

田金玉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比赛评析

田金玉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实验操作技能是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必备的能力,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2010教学质量建设年活动中,开展了以“展风采、奉学道、精技能”为主题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比赛,各教学部门经过预赛评选出15位选手进行了决赛。现对决赛情况进行分析,以利于改进提高。

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比赛

1 参赛项目分类

将15位选手的参赛内容归纳比较,可分为临床应用类、分析研究类和公共基础类。其中临床应用类有8项,占53.3%;分析研究类有5项,占33.3%;公共基础类2项,占13.4%(见表1)。

2 评分标准及比赛结果

比赛分别在项目所属课程的实验实训室或场地进行,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由各教学部门抽调的专家组成评委,主要对选手的操作过程和教学效果,结合仪容仪表、操作前准备、教案内容等方面做出公平公正的评定(见表2)。最后评选出个人一等奖1名(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二等奖2名(家兔肠部分切除吻合术、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三等奖3名(胡萝卜素的柱层析分离、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运送病人法),其余9名为优秀奖;团体一、二、三等奖各1名,优秀组织奖4名。

表1 比赛项目分类

表2 教师教学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3 比赛情况分析

3.1 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这些比赛项目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的目的。

在无菌操作技术改进项目中,参赛者展示了“单手双器械交替使用法”和“穿针引线弹断法”。前者强调在手术中术者用右手无名指同时套住组织剪和止血钳等器械的柄环,利用抖腕配合指法交替运用器械钳夹组织或剪线,减少器械的传递过程以节省时间,同时腾出左手做其他工作;后者强调在手术“一针一线”间断缝合时,穿线者在穿好针线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线下端将线绷紧,中指翻到线的上方用力向下弹断,省去了助手剪线的环节,加快了穿针引线速度。这2个方法在教材中并未提及,但在临床工作中,一些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却能娴熟地应用于手术过程中,在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手术中能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该方法应用于无菌技术操作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尤其教师当场的精彩演示,学生都很惊讶,更是跃跃欲试。穿针引线、钳夹组织和剪线是外科手术中最基本、最普遍和常用的操作,科学地改进和规范这些操作,在保证手术顺畅,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

3.2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参赛项目都注重细节,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要走上救死扶伤的工作岗位,正如医学生誓词中所说,其工作性质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参赛的临床应用类项目,都能模拟真实的环境情形,不管是手术室、病房或是事故急救现场,让每一位观摩者都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家兔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开始之前,手术台上方的无影灯灯光照在已经铺好一次性洞巾处于麻醉状态的家兔的腹部,主刀、助手、器械护士、麻醉师、巡回护士着装规范,在各自岗位严阵以待,俨然一副给真正病人做手术的样子。手术过程中,只听见主刀果断指挥、简要讲解的洪亮声音和传递器械的声音,其他术者默契配合,参观者则屏声静气,全神贯注地观看。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操作教师采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的“经筋刺法”在志愿者的身上实施了真实的针刺和讲解,十数枚针灸针除一枚刺于健侧手部的“合谷”穴外,其余均以多种手法刺于患侧面部的不同穴位。教师精湛的技法和从容镇定的讲解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志愿者的勇敢和奉献精神也使大家深受感动。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在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由于配合的学生紧张剪断了坐骨神经,参赛教师坦然承认了失误,并启用备用标本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3.3 充分展现学科特点

每一个项目都有其学科特点,都有其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参赛教师都能很好地展现出各自学科的特点,在演示好每一步操作的基础上突出关键操作步骤,并讲解清楚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外周血采集与血片的制作中,其关键动作是抖腕刺破皮肤,教师示范时动作迅速,观察者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完成了穿刺;在学生操作时,由于手法不熟、缺乏经验而显得生硬。类似的情况告诉学生一个道理:熟能生巧,一个简单的动作只有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应用自如的境界。

运送病人法时,操作者既注重护理礼仪,更注重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到位,从完成一个下蹲动作时将护士服夹于腋窝处,用轮椅或平车运送过程中和病人主动交谈,给病人做心理护理都做得细致入微,逼真自然。

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特点,利用摄像头捕获整个制作过程,通过教学软件同步播放,克服了传统教学受教学场地限制的缺陷,使每位观看者都从显示器上清楚地看到了操作全程。

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测定、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胡萝卜素的柱层析分离等,由于有的环节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出现结果,所以操作者除了展示清楚操作方法外,还利用事先做好的对照结果,保证了操作技能教学比赛的顺畅和紧凑。

3.4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圆”。比赛的目的,在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本次比赛中反映出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重视和改进,这也正是比赛的意义所在。

有一部分参赛选手还存在一定的紧张心理,表现为有口误、讲述不连贯或操作时手抖动明显等。个别选手时间把握不准,明显少于或超过比赛规定的20分钟时间。比如双手胸前传接篮球,由于热身活动时间太长,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当传接球训练刚开始时时间就已经到了。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平时做起,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扎实备课,注重提高驾驭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认真上好每节课。

比赛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传统方法展示的外周血采集与血片的制作,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家兔),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胡萝卜素的柱层析分离等,由于操作范围小,视野有限,仅有近旁的人才能看清楚。而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利用摄像头捕获整个制作过程,通过教学软件同步播放,使每位观看者都从计算机显示器上清楚地看到了操作全过程。以上2方面的比较,启示我们今后的实验室建设要加快微机化进程,将一些操作范围小、视野有限的示教实验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时投影到屏幕或传送到网络上,以使学生观察清楚,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另外,此次比赛项目是由参赛教师根据所带课程的内容自行选定的,存在一定的难易差别,可操作性与观赏性也有不同。这些都会造成评判方面的误差,今后宜设定好一定数量的比赛项目供选择或开展专项操作技能比赛,以弥补此次比赛的不足。

G40-03

B

1671-1246(2011)02-0034-03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比赛教师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最美教师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