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毕业生对专业教学的反馈
——以天津师范大学社工毕业生为例

2011-10-12曹丽莉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天津师范大学社工毕业生

曹丽莉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社会工作毕业生对专业教学的反馈
——以天津师范大学社工毕业生为例

曹丽莉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已经可以从工作情境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目前的社工教育提供丰富的反馈意见。本研究力图通过调查天津师范大学社工专业毕业生对专业教育的反馈情况,了解毕业生对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较为客观和现实的指导和建议。

毕业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反馈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到2008年底,全国被批准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227所。随着社会工作(以下简称“社工”)教育的飞速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业已踏入实际工作岗位。他们对社工教育的反馈和思考反映着现实职业环境对社工教育的某种需要和要求。由于时间、精力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调查仅以天津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天师大”)社会工作专业为典型个案。作为我国社工教育飞速发展阶段建立的普通高校社工专业之一,该校毕业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力图详尽描述和分析该系社工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在校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专业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一、调查对象

天津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同年招收过一届专升本三年制的本科生,至今总共已培养四届社工毕业生。本次调查以2007至2010年社工专业四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总共为102人,由于人数较少,因此问卷研究采用普查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发放电子问卷共102份,回收83份。

二、调查问题与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生个人基本资料;(2)对社工专业的认同度;(3)目前就业状况;(4)对本科教学的反馈;(5)对专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五个部分。

(一)毕业生个人基本资料

1.毕业年份。此四届毕业生人数及在此次调查中回收问卷的情况见表1。

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回收率总体上达到80%,其中,2010年刚毕业的学生问卷回收率最高。毕业人数较多的班级,问卷回收率也较高。

2.性别。在回收的问卷中,男性毕业生17人,占总人数的20.5%,女性66人,占总人数的79.5%,男女性别比例达到1:4。这个比例也反映出历年来该校社工专业的男女生性别比例不平衡的现象。

3.入学前的主要生活地。此次调查中有18.1%的社工专业毕业生来自农村,12%的学生来自中小城镇,25.3%来自中小城市,44.6%的学生来自大城市。可见,该校社工专业毕业生其生源地主要在城市,来自农村和中小城镇的生源较少。

4.家庭经济条件。参与本次调查的毕业生大部分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属于一般,占66.3%;认为比较好的占18.1%,比较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15.6%,没有人认为自己家庭条件非常好。由此可见,填报社工专业的学生,其家庭经济条件大部分还是属于中等及其偏上的。

(二)对社工专业的认同度

对社工专业的认同度的测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入学前对社工专业的了解程度;第二,学生自愿填报志愿的情况;第三,工作后对本科阶段学习的态度和评价。

1.入学前对社工专业的了解程度(见表2)

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社会工作完全不了解,这与目前大众对社工专业的了解程度相一致。另据此次调查显示,有62.1%的学生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社工专业的;其次是招生介绍,占24.1%;再次是亲友介绍,占3.4%;其他途径了解社工的人占10.3%。可见,公共媒体对于宣传社工专业和提升大众认知度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2.是否自愿填报社工专业。此次调查中有54.2%的学生表示自己是自愿填报社工专业的,45.8%的学生是非自愿填报。此项数据与国内其它相关研究相比,自愿填报的比率较高,究其原因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专升本的学生在报考专业时一般是自愿填报;第二,2004和2005年入学的学生在大一时并没有分专业,而是通修整个学院的课程,大二时根据自身意愿再分的专业。

此部分中结合有关自愿填报和非自愿填报的原因等开放式问题,可以发现,社工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对专业的认知度较低,即使是自愿填报的学生,其动机大多也只是认为新兴专业可能有发展,或者是好奇、感兴趣等主观原因,而对专业的具体内容以及对社工价值理念知之甚少。因此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会经常发现有学生因其价值观与社工专业价值理念不相符,乃至对立和冲突的情况。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面对这种情境必然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甚至是专业上的重新选择和规划;对于教师来说,无疑也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社会工作价值观不仅“界定社会工作本身——它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在于它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机构和项目、目标和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它贯穿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始终”。在专业学习期间内化社工价值观的程度,往往影响着今后是否能够真正从事社会工作,以及能否在社工职业中有长期发展。

3.工作后对本科阶段学习的态度和评价。在“是否后悔学社会工作”这一提问的回答中,有84.1%的人认为 “不后悔”,2.4%的人回答 “后悔”,另有13.5%的人回答“说不清”。当问到“你认为社会工作的前景如何”时,有69.5%的人持乐观态度,只有7.3%的人认为 “有些悲观”,23.3%的人认为 “说不清”。由这些数据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能够对自身的大学经历做出比较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并对社会工作专业形成较为认同的观点和积极的态度。

(三)目前就业状况

1.就业状况。在此次回收的83份问卷中,74.7%的毕业生目前有工作;14.5%的人继续深造,在校学习;6%目前在还在待业中;另外4%正在联系出国或者在做志愿者工作。其中,在职的毕业生中,有42.2%的人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与社工专业 “比较相关”,21.7%的人认为“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34.1%的人认为“根本没关系”。经过后编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见表3)。

表3

由以上结果可见,此次调查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但是专业不对口问题较为严重,正如国内相关研究显示,大量接受专业教育的学生最终流向了政府、事业单位、企业或其他行业。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就职于专业社工机构或与社工有关的事业单位。但是我们应该也要意识到,不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接受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虽然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作中,但也为社会工作的发展作了人才储备,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做了铺垫。

2.工作地点。调查显示,有86.2%的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工作,7.7%的人在中小城市,只有任大学生村官的2人目前工作在中小城镇,另有2人在泰国做志愿者。其中专业从事社工的19人中,广州有9人,天津7人,北京2人,四川1人。究其原因,大城市经济较为发达,能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大发展空间,尤其在外来务工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城市和四川地震灾区,社会福利服务享有更多的资源,因此也需要更多的一线社会工作者。

3.对工作的胜任程度。在回答“你自己对目前工作的胜任程度如何”这一问题时,有效回答的62人中有12.9%的人认为自己“非常胜任”,72.6%的人表示“比较胜任”,12.9%的人表示“一般”,只有1人认为自己“比较不胜任”,没有人回答“非常不胜任”。由此可见,该校绝大部分社工毕业生们对工作适应良好,认为自己较为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其中,从事工作与社工 “非常相关”的15个有效回答中,有86.7%的人认为“比较胜任”,13.3%的人认为胜任程度“一般”,但是并没有人回答“非常胜任”,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结合对一线社工毕业生们的个别访谈,我们可发现毕业生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和任务是在学期间没有涉猎过的,更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性训练,例如如何开展针对残障人士的实务性工作,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处理个案的相关复杂问题等。在督导资源和力量较为薄弱的专业机构中,毕业生们对工作的无力感尤为明显。因此,他们也表示出希望工作后继续与本科社工老师保持联系,并使其为自己督导的愿望。然而事实上,正如我国学者郑蓉(2010)年所说,目前我国高校中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社工专业的教师受过正规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仅占少数,绝大多数教师并未从事或参加过更多的专职的社会福利服务工作,这造成他们对学生的教学及实习督导与实际部门有较大的差距。这无疑成为制约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四)对本科教学的反馈

对本科教学的反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毕业生对本科课程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第二,所学课程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第三,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1.对本科课程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本调查问卷中以“在学期间,以下哪些专业选修课,你认为你的收获比较多?程度分别是”为提问,分别列举了本科期间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来了解毕业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其结果见表4。

表4

由以上数据可见,毕业生们对于有关自我认知和成长、人际交往以及实习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有较多的接受和领会,而对于偏向理论和抽象的课程认为收获较少。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把理论性的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增加更多的实践体验环节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加深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所学课程对目前工作的助益程度。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工作的毕业生中,97.3%的人认为社工的专业知识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其中,在认为自己目前工作与社工专业“根本没关系”的毕业生中,也有高达92%的人认为社工专业教育仍然对其目前的工作有帮助。可见,无论学生最终是否选择从事社工,社工的专业教育对其工作都能够提供明显的帮助。

3.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天师大目前社工专业四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有59.5%的人认为需要增加其他课程。对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和总结,可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上要根据社会和职业需要增设更贴近专业需求的课程,尤其是实务类课程,例如企业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另一方面,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哲学、心理学、管理学、专业英语、相关法律和保险课程等,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二,教学内容上要进一步反映学科和专业发展前沿,着重介绍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尤其是本土社工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第三,教学方式上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探索,增加案例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和时间。

(五)对专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此次问卷中最后以一道开放式问题来了解毕业生们对专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共有71人回答,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有毕业生提出,“多从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可以尝试开发新的课程”,“结合中国国情,多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多了解社会政策方面的知识及实际操作方法等”,“让学生多增加到社会各个阶层实践的机会”等。第二,注重专业价值观的内化和学科知识技能的本土化。如有毕业生提出“理念特别重要,价值观的根植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不能照搬港台专业课程,需要更多本土化操作”。第三,提升专业教育门槛,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评估。如有学生建议“走精英化的道路,提高招生门槛和行业门槛,宁缺勿滥,增加入学考试及毕业评估”。第四,将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加强与专业社工机构的联系和交流,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在社工实务方面的专业技能,例如“高校社工专业师生可以与草根NGO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以便互补”。

综上所述,此次调查的毕业生们对目前的社工教育总体上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他们以自己的职业经历体现了现有社工教育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让社工教育者们看到了现实职场的需求,以及需要进一步加以丰富和改善的地方。对于高校社工教师来说,提升教学水平要与提升自身社工实务技能、丰富实务经验紧密挂钩,这已经成为决定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如何在现有体制下充分挖掘整合各种资源,为专业实践搭建良好的平台,已经成为教师自身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1]史柏年.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R].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余冲,李立文.江西省首届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1).

[4]谢启文.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反馈看专业教学[J].职业时空,2009,(7).

[5]郑蓉.改革三十年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浅析[J].辽东学院学报,2010,(4).

责任编辑:张 旭 陈 岩

The Feedback abou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 from Graduates——a research on the graduates of social work from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CAO Li-li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

Since 1990s,the social work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At present,a lot of Social Work graduates can give enough feedback to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This research tried to find the views and opinions about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way of teaching from these graduate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we could get more objective and realistic ideas and suggestions that could help us reform ou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raduates;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feedback

G624.0

A

1008-9055(2011)01-0038-04

2011-01-21

天津师范大学校青年教育基金“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对专业教育反馈的调查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项目编号52WM20);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社会个案工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师大教2010年1号)。

曹丽莉(1978—),女,汉族,山东省人,南开大学社会学硕士,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应用社会学系教师。研究方向:个案工作、社会工作理论、青少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天津师范大学社工毕业生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青春社工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兰花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