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气候看海南人

2011-09-29彭伟芳

椰城 2011年3期
关键词:海南老爸

□ 彭伟芳

从气候看海南人

□ 彭伟芳

海南人更顺从天道

海南冬暖夏凉,干旱的时候极少。看似暴虐的台风,给房屋、树木带来一定损毁,也给海南人带来丰沛的雨水。

海南人对台风既恨又爱,台风多了防不胜防,房屋倒塌,树木被拦腰折断,街道上全是水流,香蕉和蔬菜经常全军覆没,好多东西都有了涨价的借口。一年中若总不见台风光临,就仿佛女人不来月经一样让人焦躁,人和天地一同干枯。

海南渔民沿海居住的区域多有大大小小的神龛,人们不忘为出海的人们祈求平安,不忘为收获丰厚而祈祷。海南人似乎没有那种一定要与天斗、与地斗的豪迈与狂妄,甚至与人斗都懒得多斗。海南人很清楚,人比大海和台风要渺小软弱得多,只要多顺从自然,敬畏天地,敬重神灵,就能风调雨顺,鱼虾满舱,五谷丰登。

海南的春天短促,夏天漫长,秋天凉得不甚规范,冬天冷得也不够严肃,椰树四季同一颜色。你要是在海南太讲究打扮,一不留神就容易露馅,比如你在海南的冬天里涂脂抹粉,偶尔艳阳高照,天气一热,汗水就在你脂粉的脸上留下沟沟坎坎的痕迹,将你爱臭美的“隐私”暴露。海南女人大多素面朝天,或只化淡妆,淡得只让你闻闻化妆品的香味。

海南的夏天并不比内陆难过

海南几乎没有极端的冷,也没有极端的热。这样的气候特色造就了海南人总体的温和随性。海南最热的时候并不比大陆最热之时难过,但海南热的时间太马拉松,往往从三月底开始,就感受夏天浓浓的味道。内陆的太阳多是黄澄澄的颜色,海南的太阳经常是白花花地铺展,与海南的大蓝大绿形成鲜明对比。海南夏日的热浪袭来时,往往直奔人们太阳穴,经常让人有那种晕乎乎的感觉,不乖也得乖乖,乖得让你眼睛都懒得张开,白天让人尽可能呆在阴凉处,不再“轻举妄动”。这时候,人们更喜欢的生活方式是转移到空调控制的空间中说话聊天,而非在家闷头读书。

人们嗜好老爸茶而夸夸其谈,实在是避暑的最便捷方式。

对海南的天气,又不能有太多的误解。海南的夏夜,要比内陆大多数地方仲夏好过。海南气候的另一面是,你拥有南北对流、通风透气的房子,夏日的夜晚若门窗开放,可以让你凉时带冷,不小心就得鼻炎之类的毛病。

一位文人曾描述他到海口生活的十几年:“即使在酷暑最热的季节,也就白天那几个小时,一到晚上和早晨,凉风习习,空气清润,从未因热而失眠。”

海南中部山区不乏绿水青山,居民对天气更是感触良深,夏季要盖上棉被才好入眠。

海南并为地尽其利,人尽其用

海南得天独厚,说“土地里插根扁担就能生长”不免夸张,随意在土地上插上木薯杆,来年就有收获倒是真的。海南人可种的耕地多,小商机无限,但海南人偏偏让外地人(尤其是潮汕人)来种菜、开商店、酒店,海南小镇和农场的人竟然不爱种菜,甚至懒得养猪,菜价往往比县城贵,县城的东西又时常比海口贵,这是奇而不怪的事。

海南人生活总体舒适安逸,本土的海南人无需为寒冷的冬季准备昂贵的保暖衣服,不需要支付取暖费,更不需要为“回家乡”积蓄太多盘缠,平头百姓也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大量花费,过日子不是太困难的事。有的人认为没必要过于艰苦地劳作,生活也无须过于节俭。内陆来的人在海南生活久了,成了移民的海南人,他们同样吃喝“大方”,大杯喝酒,大碗吃肉。多年前,海南人到广州的亲戚家做客,会很不习惯人家的小碗细碟,总担心吃不饱饭,住多两天就很不自在。

老爸茶究竟能说明什么?

说到海南人的“懒”,最容易联想的是老爸茶现象。

有人说,海南人的生活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琼剧、彩票、老爸茶。其中老爸茶尤具特色。

“老爸茶”提供的食品品种中,你总能找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海南粉、抱罗粉常是首选,猪肠蘸辣椒也是美味。

社会交往中,常听到这样的招呼:有空来喝茶。是不是真要请喝茶,没有谁会真当回事,在意的是善意的愿望,彼此间心照不宣的感应与近乎。这种茶文化早已不局限在本土海南人之间,海南工作和生活的人,大都热衷于无拘无束,悠然度过一个上午、下午或晚上。纯粹享受交流的需要,舒缓压力、排遣烦闷。

夏天时到海南的一些市县,你会发现原来只有老爸们爱喝的茶,如今是男女老少,有钱和不那么有钱的都热衷,且有现代色彩。海口的老爸茶坊,巨型风扇是少不了的,有的在不同方位装上电视机,可看电视、VCD和录像;三亚和一些市县的老爸茶干脆就不在房子里,而在街道两边的铺面前;屯昌县城则集中在电影院的斜对面,与电影院的生意相辅相成,相互照应,这里光线隐隐约约,是观看、议论马路上过往行人的最佳位置;临高县文澜江近千米的两岸江畔都摆了桌椅,茶客来往不断;最有特色的是澄迈县城的老爸茶,环城大道的其中一边,没有路灯,桌椅就设在暗处,而茶水则由对面亮着灯光的店铺提供。茶客在朦胧的暗夜中喝完茶,将该付的钱放在桌上,极少有赖帐的。老爸茶的收费都较低,花上几元钱也可以坐上几个小时,普通百姓都消费得起。

老爸茶不论设在何处,都是个信息场,有用的和无用的,道听途说的或有根有据的,没人追究,大家都在听,都在讲。交流得最多的有几类:一是换届选举,谁升官了,谁丢官了,哪个贪官被逮了,这是茶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二是谁做生意发了财,谁亏本倒了霉;三是彩票的种种相关的人和事;四是谁离婚,谁又找第二个老婆了,要么就是张家长李家短、顺口溜、浑笑话、流行段子等。

老爸茶的盛行集中体现部分海南人那种闲适、随意、松散、爱热闹的生存状态。茶坊或茶场(所)也成了茶客们精神和思想交流的乐园,一切的苦痛、烦恼、孤寂、困惑都可以在这里消解。同样,欢乐、得意、荣耀也在这里张扬膨胀。这种场所笑脸最多,声音大,说话比赛似的。你可以袒胸露背,可以粗声大气,高声吆喝,可以吹吹牛皮,甚至小打小闹,打打扑克放纵自己。

长期泡在老爸茶坊,在消解烦恼的同时,同样也会把曾经有过的激情和雄心壮志消解得荡然无存。好些人在老爸茶坊里清谈得热血沸腾,将拉登、导弹、萨达姆、A股、浓缩油等全都研究个遍,跃跃欲试想做点什么,一旦落实到行动上,又多不了了之。

作为信息交流的方式,老爸茶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似乎应有更丰富的东西。仔细观察一下,而今的老爸茶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那就是融入了一些时事、大政的话题,包括对政府工作、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的一些积极的建议。这里有许多真话、实话。若能把现在热门的意见箱、市长专线等设在这里,肯定会听到更真切的百姓心声。

我看“老爸茶”

海南白天通常炎热,需要饮品解渴,“老爸茶”成本低、可以长时间解渴;老爸茶店里吃的喝的都有,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可以马拉松地长谈,习惯了大家都不丢份……这是老爸茶长期兴盛的根本原因,跟一个地方的人懒不懒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为何海南有的地方女人们多在户外劳动?不否认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作怪。现在的农活有了机械化后,比以前轻松了,女人们在田地里的时间越来越少。

海南男人爱泡老爸茶,反而让女人耕田种地什么的,还有历史原因。

很久以前,海南的男人有些闯南洋,有些出海捕鱼,把耕田种地的重活撂给了女人们。到后来,男人们不再闯南洋,捕鱼也越来越不容易,一部分人转而寻求读书之类出路。另一部分人未必爱读书,干别的活等机会,空闲下来只好休闲喝茶。女人们却在辛勤劳作中习惯了自己的角色,依然在田地里干活,或操持“风采车”之类的小生意。久而久之,“老爸茶”便成了男人们喜爱的“传统”……这种情形文昌、琼海较为普遍。但在万宁,万宁的男人是跟女性一起干农活的,而且重活通常由男的来干,比如说开荒、犁田、上山砍柴等,多是男的来完成。插秧之类的轻活,都认为女性腰软、心细,这些活就让她们来做。万宁男人多显得孔武彪悍、声音洪亮、较有血性,是苦出来的。一个地方的男人懒不懒,不能单纯从表面看。海南夏天热,白天太阳晒,紫外线强,好些男人白天不愿意到户外活动或劳动,喜欢呆在茶店里寻找不晒太阳的事情,“研究”彩票,寻找商业是业务范围;有些人晚上出来过夜生活,不着家习以为常。男人白天晚上都出去,他们的女人们会认为正常。相反,内陆天气凉和冷的时候多,男人们在外边呆的机会少,没事下班就回家。内地,尤其是北方,一到晚上九点以后,很多商店都陆续关门了,这种情况下,男人们若不按“习惯”早早回家,就“不正常”,女人们不追究才怪。

在城镇里,老爸茶店里的顾客男性是绝对主角,现在情况在变化。女人们,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女性爱泡老爸茶店的也不少。至于说男的总为何比女的多,男人们当然认为他们在彩票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寻找商机的本事要比女性强。何况家里照顾孩子等家务,总得有人担当。

《南国都市报》的早茶版上编发过海南作家崽崽写的《海口男人为什么懒》,称海口是福地,以前的海口太容易生活,容易到你肚子饿了,随便到海边抓些鱼呀,虾呀,蟹和螺什么的就可以对付一顿饭。现在的海口没有了这种便利,但依然得天独厚,你要是有南北朝向又通风的房子,夏天的夜晚热不到哪去,可以省空调费和风扇费。海南的生活成本相对是较低的,更泡得起时间,耗得起精力,无需太多折腾的劳作就可以过好有滋有味的小日子,更接近享受生活的本质。

海南作为年轻的省份,却同样有漫长的历史。这些年却经历了色彩斑斓而富有诗性和戏剧性的变化,原先就生活在海南的人们和后来的移民,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可能成为海南人,似乎没有人为这种变化感到自卑或荣耀。同样,你可以喜欢“老爸茶”,也可以总说“老爸茶”的坏话,都没关系。

海南,是一个你有很多理由离开或呆下来的地方。

网上常见争论“海南人”还是“大陆人”概念的帖子,有些情绪化。严格地说,谁本来都不是海南人,人们来到这个岛上,住得久了,便都是海南人。

猜你喜欢

海南老爸
2022年“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名单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老爸只能帮你到这儿啦!”等十三则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老爸
这些老爸,“爸”气十足!
我为老爸做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