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近文学品自高

2011-09-29冯椿

椰城 2011年3期
关键词:歧途朵花恶魔

□冯椿

身近文学品自高

□冯椿

实在不敢自我标榜是做文学的。虽然业余写了一些,时不时的也在这报那刊发出了一些,也在某市作协挂了个虚职,但我觉得离文学还有不少距离,谈不上“做”。要是说“做”了,那样未免有些像庄子望洋向若而叹。但也不能说我是在“玩”文学,我对“玩”的理解总有玩世不恭的贬义。然而,就这个不少距离而言,也并非“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的“远”。因为多多少少我与文学早就有了若即若离之气象。

当人们享受色彩纷呈的生活时,我以文学为快乐,似乎有点另类。但另类也是一种心态,并自我感觉良好,所以预见这辈子将持之以恒下去。有此坚贞不渝之志,还可能会快乐一辈子。这也是我个人的预想。

有位大学者说过,在许多歧途上,碰上文学这条路,说来也颇堪一笑。他还说他自己幼时喜欢哼哼诗,念念文章,并且以为这也是研究文学了,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走上了文学道路。我实在不可以同大学者相提并论,不过想想,冥冥之中走上这条路之缘由也仿佛如此。因此,我自己也“颇堪一笑”。然而,这一笑,颇堪也罢,莞尔也罢,回眸也罢,仰天也罢,会心也罢,强颜也罢,断断续续,总算维持至今。颇值一记。是为乐可分享之,也聊以自慰。

欣赏文学是最令人快乐的。文学作品中优美的句子、深幽的意境、曲折而紧张的情节总是那么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令人难以忘怀。读中国文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读了陶渊明、王维的诗文会将人引入山水田园景色,而移情山水;读屈原、杜甫的诗歌会让人执着地扣问现实;读周庄的文章会让人神游大地翱翔太空;读孔子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悟了,在人生旅途上就不会时时刻刻拘泥于小事情小情感;读《红楼梦》会被林妹妹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小小动作而感动,随之发愁随之善感,忘却了周边,忘却了现实;读鲁迅就会对一些人间诟病人情冷暖不满而愤怒而冷嘲热讽;读当代诸家小说则也会将人引入曲径引入幽室引入风景。而我们还可以从《红与黑》看到一颗野心之灵魂的跌跌撞撞地走向破灭;从《安娜·卡列尼娜》中窥视虚伪的爱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入困境而灭亡。《呼啸山庄》则教我们在争斗中如何获得宁静的生活;《堂吉诃德》会让我们脱离那些滑稽的幻想和行动;《套中人》会引导我们返回社会,回归生活;《吝啬鬼》则会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对钱财的态度和如何把握,等等。有道是“胸有诗书气自华”,欣赏文学可以促使人心胸开阔,让人简朴与克欲。我们一般人都很难做到尽善尽恶,性格中往往是天理和人欲杂糅,存在着上帝也存在着恶魔,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史又常常是一部理与欲、上帝与恶魔的斗争史。孔子和释迦牟尼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在他们心中的上帝战胜了恶魔,使他们抑制了欲望安于简朴的结果。而当我们在欲望的歧途上徘徊时,我们可以从文学中得到提醒和鞭策,让我们时时刻刻牢记必须抑制自己的欲望,又知道如何抑制自己的欲望,让心灵得到一片宁静,从而让为虚名和物欲而产生的一切烦恼和心思烟消云散。

欣赏文学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摄美和审美能力。有位诗人说得好,“借他们的一双眼睛给我们看”。我们借文学家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观望自然,观望人生,眼睛就越加敏锐了,思维就越加深刻了,内容就越加丰富了。那该是多么美妙。我们也能像文学家一样见别人之所不能见的,问别人之所不能问的。可以感觉到一朵花的美,也可以去追问关于这朵花之美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这朵花何以特别显得美?究竟是什么条件使这朵花美?为什么别的花不如它美?这朵花的美和一首吟花诗的美和一幅以花为题材的绘画的美又有何不相同?还可以问,美是如何转嫁的?美是如何扩展的?美的本质是什么?美和真和善有什么关系?人为什么爱美?美与人有什么关系?等等,追问出一大堆唯美的问题来。从而,又在一次次的追问中,一次次的获解,也一次次的得到了满足和一次次的提高。

创作是生活快乐之源。可以这么说,在我的生活中最大快慰就是文学创作。一首诗写成了,一篇文章写好了,一个小方块见报了,一个大部头付梓了,一种久久郁闷在心里的情感或一个久久蓄存的思想就表现出来了。是自己把自己的一段思想、一段经历,俨然地拿到了手上塑了形,赋了神,又让他完全服从了自己心灵上的要求,活灵活现了。回头一看,成功之感立即浮现眼前,宛如同母亲生产了婴儿,上帝创造了世界。在此时,还会自我得意一番,因为将自己心中对生活所感触的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了,并且恰到好处。而这些又是很多人想要表达而未能表达,或者表达了,又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回事的。仿佛自己已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自然。充分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力量,也就越发感到欣喜和鼓舞。没有创作的人是永远不会感到这种乐趣的。黑格尔说,“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实现过程中认识自己……儿童的最早的冲动就有要以这种实现活动去改变外在事物的意味。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出的圈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了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穿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小男孩的这种惊奇是人类与生具有的,我总将其理解为是创作人发生惊奇的雏形。也许,小男孩伴之而来还会大声欢笑,那在我心中就是创作者心灵之欢呼和得意忘形了。

或许,会有人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与文学无缘,文学是一种高贵的魅影,是少数人的金字塔。其实不然。当然,要让人人都追求文学致力文学创作那是不可能,人的资禀有高有低,而且一个人即使资禀极高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得登峰造极,在别的方面发展了,优秀了,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文学。但是,我们用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欣赏文学,用一些时间和天赋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想,是会对你的生活增添色彩的,在生活中你是会获得快乐的。如果你不信,你完全可以试一试,这对你并没有什么坏处,也不必怀疑我这话就会将你带入歧途。但愿人们能够从小就培养出对文学感兴趣来,但愿人们热爱文学,但愿我们能够共同创造出一种人类生活的美好气氛。

猜你喜欢

歧途朵花恶魔
Helpful Flower乐于助人的花朵
恶魔驾到奥列霍沃后
恶魔驾到奥列霍沃
美食家
弯 路
中年书
弯 路
画花
捕捉“恶魔”的猎手
“悟”如歧途系列(六) 《书法也有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