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减在消化性溃疡中应用分析

2011-08-24王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泻心汤消化性螺杆菌

王伟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 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迁延、周期性发作的特点,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吞酸”等范畴。我们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门诊诊治的消化性溃疡289例,其中男180例,女109例;年龄19~78岁,平均42.6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病程1.4年。均有不同程度慢性周期性或节律性上腹剑突下疼痛、嗳气、反酸、呕吐,经钡餐及纤维胃镜探查后确诊,符合《实用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1]。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09例,胃溃疡170例,复合性溃疡10例。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28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40例,半夏泻心汤组14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及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具有可比性。

1.2.2 治疗方法

1.2.2.1 常规治疗组 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0.5 g,2次/d、阿莫西林1.0 g 2次/d口服,共4周。

1.2.2.2 半夏泻心汤组 半夏、黄芩、干姜、党参、黄连、白芨、大枣。1剂/d,水煎,分2次温服。气滞者加枳壳、柴胡、木香、砂仁;呃逆明显者加竹茹、柿蒂;吐酸水者加煅瓦楞子、乌贼骨;血瘀者加丹参、延胡索;纳差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便秘者加火麻仁;便溏者加扁豆衣、炒木瓜。

1.2.3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疗效判定。治愈:全部症状、体征消失,经X线钡餐检查龛影消失或胃镜检查溃疡愈合。好转:主要症状和上腹部痛疼明显减轻,痛疼发作次数明显减少,X线钡餐检查龛影缩小或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未愈:治疗2疗程后,主要症状及X线检查或胃镜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中途无退出病例,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病例进行疗效判定,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例,%)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本病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吞酸”等范畴[3]。由多因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等致脾胃受损,肝胃不和,日久胃络痹阻,气滞血瘀,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兼湿热交阻或胃阴不足等证型,特征是痛、胀、闷、滞。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等有密切关系;病机为中焦气化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所致。因胃为受纳之腑,脾为传化之脏,不论是外邪、食滞、痰湿均可致脾胃运化失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使痞满而生。病变过程可见寒热互结,或虚实夹杂,久之形成痼疾。

《伤寒论》154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泻心汤类主方,为中虚痞塞,气机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痞证而设[4]。

全方由7味药物组成,其中“半夏、干姜辛开而温,以散脾气之寒;黄芩、黄连苦泻而寒,以降胃气之热;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调补,和脾胃,补中气,以复中焦升降功能,此即辛开苦降甘补之法”。本方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用以顺其升降,补泻同施以调其虚实,使胃气得和,升降复常,则痞满吐利等症可愈[5],对调整消化系统特别是胃肠功能有特殊效果。

黄芩、黄连、半夏、干姜,据现代药物研究,具有抗菌消炎,止痛止呕的作用,而人参、炙甘草、大枣则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缓急止痛,类激素之抗炎镇痛之效;白芨质粘而涩,止痛止血而消肿生肌,促进溃疡愈合;黄连有较强的抗炎症及抗溃疡作用;半夏具有明显的胃、肠电抑制作用,能使胃肠慢电波幅减少,周期延长,显著增加胃肠血流量[6]。

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观察,半夏泻心汤组总有效率95.30%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0.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在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应用半夏泻心汤可以起到综合调节,寒热并用,补泻同施促进疾病康复。

[1]姜惟.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一氧化氮的影响.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66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3]姜惟.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SOD、MDA的影响.天津中医药,2003,20(5):27.

[4]谭达全.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疗效.新中医,2005,37(7):92.

[5]姜惟.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0):750.

[6]赵琰.半夏泻心汤不同性味拆方对胃溃疡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0):45.

猜你喜欢

泻心汤消化性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