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分析

2011-08-24庄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列酮吡格亚群

庄红梅

2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近年来的较多研究显示此类疾病的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异常的状态,加之疾病的存在造成患者免疫低下的情况,故认为对于患者的免疫状态的研究可以反应疾病的状态。就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47例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47例。对照组的47例患者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2±5.1)岁,病程0.2~20.3年,平均病程(8.1±3.7)年。观察组的47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5.2)岁,病程0.3~19.8年,平均病程(8.0±7.9)年。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二甲双胍0.25 g,口服,3次/d。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二甲双胍0.25 g,口服,3次/d,吡咯列酮30 mg,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中检测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5.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处理,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组别 CD3+(%) CD4+(%) CD8+(%) CD4+/CD8+对照组(n=47) 治疗前52.63±6.28 32.62±4.18 21.63±2.98 1.02±0.15治疗后 58.67±5.88 34.09±4.26 23.61±3.06 1.29±0.20观察组(n=47) 治疗前 52.89±6.15 32.59±4.09 21.59±3.09 1.04±0.12治疗后63.02±5.97 37.49±3.86 28.29±3.18 1.62±0.18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的CD+、CD+及CD+/CD+均高于对照组,CD+34488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液结构平衡被破坏,患者的免疫状态较为低下。以往研究报道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水平呈现异常的状态,表明其免疫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免疫力低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来源于胚肝或骨髓的原T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分化、发育,成熟后迁移至外周血,继而定居于外周淋巴组织,可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并辅助机体针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其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当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状态失衡时其亚群水平呈现一定范围的波动,表现为CD3+、CD4+、CD4+/CD8+的升高及CD8+的降低,说明免疫状态遭到破坏。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是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分子,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二甲双胍是是一种降血糖药,具有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耐受性,降低基础和餐后血糖的作用。吡咯列酮是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

本文中我们就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较单纯运用二甲双胍对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更大,对于调节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及IgM、IgA、IgG、C3及C4水平朝着将为平衡的健康状态的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肯定了其在本病治疗中的效果及优势。因此,我们认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影响更为明显,肯定了其在免疫状态调节中的综合效果。

[1]黄春秀.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腺苷脱氨酶水平的相关性. 海南医学,2011,22(2):111-113.

[2]杨耀芳.2型糖尿病大鼠应用土鳖虫与黄芪对体液免疫及补体的影响.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26(12):1091-1095.

[3]石昌红.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山东医药,2009,49(7):74-76.

猜你喜欢

列酮吡格亚群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罗格列酮联合依那普利对腹膜纤维化大鼠的腹膜功能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膀胱癌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抑制作用的分析
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3例临床研究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美国警告吡格列酮引起的膀胱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