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干部激励机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1-08-15肖湘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21期
关键词:乡镇干部物质干部

□文/吴 芳 肖湘雄

一、农村社会管理中乡镇干部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干部激励措施很少、手段单一。当前,乡镇干部在农村社会管理中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一些人对乡镇干部存有偏见,认为他们已经捞到很多“油水”,根本不需要再激励。事实上,乡镇一级存在很多“草帽干部”,他们相对来说待遇低、环境苦,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能引发他们的“权利寻租”等违法行为。目前我国对乡镇干部的激励大多情况下是通过加薪的方式,激励手段单一,对乡镇领导干部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不能很好地结合。乡镇干部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激励,大多是通过增加工资、福利、奖金等物质上的激励,而对于精神层面上的激励却忽视或者流于形式。单纯的物质激励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满足乡镇干部的各种需求,还可能使乡镇干部产生对物质激励的依赖,甚至会逐渐加深对物质激励的追求,这样下去不仅对乡镇干部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还有可能产生负影响。在精神激励方面,不能做到对乡镇干部的充分放权,不利于乡镇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乡镇干部很难得到提拔,这种政治待遇的不公平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太过表面化和形式化,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三)缺乏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农村社会管理中,乡镇干部的考核评价往往将考核评价指标局限于干部的工作绩效方面,而忽视了基层群众的满意程度以及上级领导的认同程度等。而且,缺乏科学的考核办法,不能做到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很多时候只是对干部的定性结论,没有量化的实际表述,不能给予乡镇领导干部科学准确的评价,使考核失真、有失公正。另外,农村社会管理中乡镇干部的考核评价程序也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领导干部往往会在考核评价中掺杂个人情感,而且考核过程不够公开,容易造成考核评价的形式化,甚至会出现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四)激励程度把握不好。如果对农村社会管理中乡镇干部的激励程度把握不好,不仅会对他们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甚至会引发或者助长他们的不良风气。在有些地方,对乡镇干部的激励程度低,只是对他们进行工资上的些微提升或是表面上的褒奖,其他补助或是福利无法满足或是达不到他们的渴望值,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得不到明显改善,这样就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起不到激励作用。有的地方对乡镇干部的补贴和福利等太过优厚,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严重不符,激励程度过高,乡镇干部的需求很容易就能得到实现,就会引发他们消极怠工、坐吃老本的心态,甚至激发他们的物质欲,导致贪污腐败行为的出现,同样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中乡镇干部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全面的长效激励措施。乡镇干部的收入应该主要由“基本工资+政府补贴+绩效奖酬”三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应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提高,政府补贴要由县一级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而定,绩效奖酬要与乡镇干部的工作绩效和该乡镇的经济发展状况挂钩,绩效奖酬应该分高、中、低三个档次,这样会更好地激励乡镇干部。健全乡镇干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把乡镇干部的保障工作做好,才能减轻他们的负担,以更好地投身于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去。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待遇,为他们的提拔和晋升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且合理放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乡镇干部的表彰和教育培训力度,从精神上激励乡镇干部。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在农村社会管理中,要切实有效地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纯粹的物质激励只会给予干部短暂的物欲满足感,而纯粹的精神激励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作用不大。首先,把精神表彰和教育培训纳入乡镇干部的业绩考核,而业绩考核直接与他们的工资收入挂钩,这样就会改变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或者精神表彰被视为空口白话的局面,乡镇干部就会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并且加强个人素质修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最终,在物质激励的作用下,精神激励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另外,减少对乡镇干部的行政干预,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并在此基础上重视对他们工资、补助等物质上的激励。总之,要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提高乡镇干部在洞庭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性。

(三)建立科学长效的乡镇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农村社会管理中,要完善乡镇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给予乡镇干部科学准确的评价,为干部长效激励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重视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公开性,完善考核程序,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另外,最重要的是确保干部考核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乡镇干部的考核评价指标主要包括:X=干部公信度,Y=干部工作业绩,Z=上级领导的评价,Q=其他因素。“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这就需要把权重的概念引入到乡镇干部的考核评价中去,而且每个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应该是不同的,我认为最合理的权重系数是:X>Y>Z>Q,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是评价干部工作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正如商品之于消费者,商品的好坏最重要是要看消费者的口碑;干部的工作业绩是他们能力的体现,应该占有次重要的地位;上级领导的评价是站在政治的高度对乡镇干部的把关和打分,在干部考核评价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干部的考核评价提供一些帮助。通过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程序以及指标等的不断完善,建立一个科学长效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干部长效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

(四)把握好长效激励的“度”。在农村社会管理中,要把握好对乡镇干部长效激励的“度”,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效激励效果的预测机制和评测机制。建立长效激励效果的预测机制,就是要通过专家小组或者专业机构的预算和评估,建立一套恰当科学的长效激励措施,保障长效激励效果恰到好处,既不因激励过度对乡镇干部产生负的激励效果,也不因激励不足对乡镇干部起不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建立长效激励效果的评测机制,就是要通过评测及时发现长效激励措施的不足,找到改进长效激励措施、提高长效激励效果的办法,从而更好地激励乡镇干部积极地发展乡镇建设。要特别注重把握物资激励的“度”,既不能给予乡镇干部太多的物质奖励,也不能忽视物质激励的作用。

[1]石变珍.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新思考[J].管理世界,2006.3.

[2]张海龙.论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党政论坛,2007.7.

[3]时培伟.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J].党建研究,2009.9.

[4]周英姿,虞江永,洪晓静.重建县乡领导干部激励[J].领导科学,2010.2.

[5]李国敬.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监督约束机制[J].理论前沿,2009.16.

猜你喜欢

乡镇干部物质干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