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问题与对策

2011-08-15王博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21期
关键词:标准煤秦皇岛市秦皇岛

□文/韩 楠 王博延

秦皇岛市是全国著名旅游城市,风光秀美,景色宜人,集“山”、“海”、“关”于一体。2009年秦皇岛市政府确立了“旅游立市”战略,整合资源要素,全市发展旅游、全年发展旅游、全方位发展旅游,全力构建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秦皇岛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和今后发展方向。

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支柱旅游产业更是受到气候的影响,季节性变化很大。如何在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双重压力下,分析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构建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实施低碳经济对于促进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把秦皇岛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名城”的“旅游立市”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秦皇岛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秦皇岛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如《秦皇岛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目标方案》、《秦皇岛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秦皇岛市主要污染物减排“71030”工程实施方案》、《秦皇岛“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等等。目前,秦皇岛市低碳经济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一)节能减排。2010年秦皇岛市强力实施污染减排“71030”工程,污染减排取得明显进展,7个县(区)、10个乡镇、30个企业作为污染减排管理重点,与市政府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全市共完成减排工程30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秦皇岛市加大秦皇岛港煤尘的治理力度,出台各项措施推进锅炉治理和取缔工作;全市启动了以玻璃熔窑为主的工业窑炉燃油(煤)改天然气工程,奥格玻璃集团公司熔窑天然气改造工程,首钢板材公司油改气工程投入运行。以上措施对秦皇岛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成效显著。秦皇岛市工业企业能源消耗2005年519.92万吨标准煤,2006年592.53万吨标准煤,2007年645.54万吨标准煤,2008年645.22万吨标准煤,2009年628.84万吨标准煤。2007~2009年成稳步下降的趋势。“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削减16%和12.7%。

(二)优化能源结构,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对市区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积极落实“退二进三”、“退城进郊”政策,加快推进向工业园区集中。城区内居民炊事、餐饮服务业炉灶以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炊事炉灶禁止燃用原煤,全部改用清洁能源。秦皇岛市2010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区二级及以上天数为353天,连续8年保持在350天以上,为全省最高。

二、秦皇岛市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高碳特征突出。近几年来,秦皇岛市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中冶金、电力、建材三大行业居于前位。以2009年为例,冶金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05,613吨标准煤,电力综合能源消费量1,754,817吨标准煤,建材综合能源消费量780,945吨标准煤。冶金、电力、建材等主导产业均为高能耗或高污染产业,且技术含量不高。秦皇岛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较高。这决定了秦皇岛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有限。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模式成为秦皇岛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制约因素。

(二)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秦皇岛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全市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低碳技术不仅包含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而且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而在秦皇岛市的产业体系当中这些方面处于弱化位置,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前景堪忧。

(三)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秦皇岛涉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激励政策力度不够,相关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形成支持全市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没有出台统领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各产业低碳发展模式没有科学的布局。

政策体系不完善还导致了部门协调和政策衔接的失调,由于减碳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与节能有关的部门,如规划、供电、供水、煤气、垃圾回收等处于完全分割的状态,这意味着为了协调关系就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

三、促进秦皇岛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一)加强产业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高耗能产业的重组,坚决淘汰冶金、电力、建材、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旅游为龙头,高水平编制休闲度假旅游、装备制造、葡萄酒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具有秦皇岛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谋划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的跨越发展。

对全市现有的文化、体育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针对每一个产业项目提出发展规划,对落后、低效的项目,彻底整改,优胜劣汰。对有一定基础的项目,抓住重点,寻求突破。如昌黎葡萄酒、山海关古城开发等项目,力争通过包装打造,升级成为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对文化旅游资源,结合暑期工作,谋划近代别墅游、博物馆游等文化旅游项目,促进文化消费产业链条的形成。并且要加大对本土特色鲜明的文化、体育项目的扶持力度,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景剧、舞台剧、演唱会。结合文化产业的行业特点和文化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到秦皇岛进行文化投资。

把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体育结合起来,构建以旅游业为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集约发展的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秦皇岛发展低碳经济,需制定合理、正确的制度和政策,确定今后一定时期内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低碳发展规划,为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方向保障。要积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倾向性的金融、财政和产业政策,完善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在政府预算中,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推广节能产品的使用,促使节能技术的普及;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设立市级财政对下级的节能专项拨款;通过科研资助对低碳技术开发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支持低碳技术研发;使用税收工具,鼓励节能产品、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进口和消费,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利用财政收入切实抓好工业、交通和建筑这三大部门能效改进工作。

(三)加强碳汇资源建设和利用。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发展低碳经济非常有利。充分利用秦皇岛丰富的碳汇资源,建设低碳示范区和碳零排放区。北戴河新区拥有82公里海岸线和22万亩海岸林场,湿地、滩涂星罗棋布,碳汇资源十分丰富,要利用这些碳汇资源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低碳示范区。从产业定位、规划布局开始,就应将发展低碳经济至于首要的地位,将北戴河新区打造成一座宜商宜居、高端旅游资源丰富、生活设施配套完善、环保低碳、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的综合性生态城,建设成全国绿色标杆区域和国际知名滨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四)创新公民参与的社会政策。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中选择试点建筑,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找出提高大型建筑能效的途径;同时,对公共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节能运行的认识和能力。发动市民参与,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普及低碳知识,提高市民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使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1]郭锋,金起文.河北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经济导刊,2011.1.

[2]张丽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开放导报,2010.2.

[3]周元春,邹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统计与决策,2009.23.

猜你喜欢

标准煤秦皇岛市秦皇岛
作者更正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孙婷婷
低碳生活专栏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