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工作

2011-08-15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农机局044100梁青青

河北农机 2011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农机局 044100 梁青青

浅谈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工作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农机局 044100 梁青青

近年来,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拉动,我国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用机热情不断高涨,农机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农机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作为农业、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桥梁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力量,越来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机推广服务工作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作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相对滞后。因此,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立新的农机推广机制已迫在眉睫。农机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依靠力量。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农机推广体系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我们要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思路,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来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1 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使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除了要靠正确的政策和增加投入外,还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能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地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的发展,农机的发展,离不开农机技术推广。如果说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桥梁、纽带,又是其内涵,那么农机技术推广就是农机化的助推器,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推广就是根据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成果,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传授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方式,由点到面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活动和过程,并根据大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民生活的需要,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使农民普及农机化科学技术知识,指导他们改善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力,达到有效利用资源、增加产量、不断满足人民生活及生产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农机推广在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农机推广工作的创新

2.1 方法创新 一是要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加强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联系,为他们提供信息,促进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二是搞活经营体系。推广队伍绝大多数是技术人员,能够帮助农民使用、指导、培训、维修和操作农业机械。农民买农机要通过技术推广站,企业卖农机也要找技术推广站,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适应了市场需求,做到了面向市场、面向农民、面向需求,推广站才能站住脚,才能稳定住;三是在推广项目上下功夫。要把项目推广重点由原来的大田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方面转变。首先积极采取国家级及省、市级的重点推广项目,根据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目标出发,从脱贫的目标出发,从增产增收的目标出发,做好项目设计、可行性实施研究报告、经济效益分析等。其次要集中精力把正在搞的推广项目做好实验、示范工作,给上级部门提供第一手材料,便于以后项目的推广顺利进行;四是注重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走社会服务化道路。农机的推广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拥有成套的机械设备,而是通过农业机械来给农民提供服务。因此要走到农民中间去,了解农民需求,掌握动态信息,并组织发展好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像小麦跨区机收一样,充分发挥农机的优势,为农民增收节支,同时使我们的推广事业不断发展。

2.2 观念创新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机推广人员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解放思想。首先,强化责任观念,正确认识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怎样发挥农机的效益,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致富所靠的技术,大量生产和各种农艺的实施所需的农业机械化等大量工作需要农机推广人员。其次,强化改革观念。推广系统本身也面临着竞争和改革。推广虽说是公益事业,但推广部门也要走向市场,开辟推广的市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第三,强化服务观念。这就需要为大局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农民服务,以服务求建设,以服务求发展,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脚踏实地做工作。

2.3 思维创新 要实现创新,首先要做到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仔细研究,认真分析、不断总结。从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推广的机械项目等上级下达、经费靠上级拨款、成果由上级验收、转让由上级安排的做法。一是要以法律促进农机化发展,以法律促推广。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到了以法促进阶段,今后我们推广工作必须遵守《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行政许可法》,做到依法推广,用法律保护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农民需要什么机械,我们就推广什么。农机推广必须符合三条原则:第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第二技术先进成熟的;第三能增加农民收入。

2.4 体系创新 一项科技成果转化的快与慢取决于三点,一是能否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政府是否重视,三是是否有人来干。政府再重视,如果没有一支搞推广的队伍进行试验示范,效益再好,农民看不到“样子”,也不敢使用。例如在推广小麦机械精播技术时,农民一听说亩播量仅3kg~4kg,谁也不愿意带头种,就是播了种,你走后他还要再播一遍,“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再播一次种他心里才踏实。可见,没有一支专业从事技术推广的队伍就不可能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此,《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要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2.5 服务创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农民是市场的主体,进行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把主要精力转到为企业为农民服务上来。一是增强服务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能力;二是增强引导、调控企业调整生产结构,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形势下,农民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在搞好信息引导、技术转化和产销衔接上下功夫,为企业和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通过我们的工作,培养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找准切入点,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贮存、保鲜、运销等服务实体、龙头企业。

3 创新农机推广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3.1 调整职能,重新明确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任务。机构分散、职责不清、政企不分、整体功能不强,是各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突出问题,要有步骤地加以改革调整。应明确国家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是承担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目前承担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和商业性职能,要通过改革逐步分离。

3.2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机推广体系工作条件。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市、县及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用于县级农机推广机构装备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推广手段和设施现代化。各级财政用于农机推广的专项资金,不应全部采取项目管理,应划出一部分用于农机推广工作的经常性开支,以保证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运行。

3.3 改革人事制度,建立新型的农机推广队伍和管理机制。应将各级农机推广机构人员编制纳入法制化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建立、推广聘用和持证上岗制度,各岗位用人按职责和条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竞争上岗,促进优秀农机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农机推广人员在基层服务中建功立业,不断提高农机队伍的活力。

3.4 大力发展民间技术服务组织。在抓好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民间建立不同形式的村级农机服务组织,积极扶持农机大户,带动农机服务组织开展有偿社会服务,培育农机服务产业,使农机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技术型、效益型方向发展。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农机推广人员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努力掌握创新的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推进农机化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