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2011-08-15秦皇岛市卢龙县农机监理站066400薛春梅

河北农机 2011年1期
关键词:大户农机化机械化

秦皇岛市卢龙县农机监理站 066400 薛春梅

1 我国农机行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渐兴起。建国以来至90年代末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以农业扶持工业,当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2002年起我国的年人均GDP已超过1 000美元,按照工业化进程的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的全新发展时期。

我国农机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拖拉机、内燃机、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运输机械、牧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半机械化农具、拖内配件等13个小行业,能生产16大类、3 200多种产品。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巨大变化,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机械主导产品有:拖拉机、农用运输车、联合收割机、农用水泵、配套农具等。

2 农机行业的特点

2.1 机械化水平低

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呈现出: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水稻播(插)、收获、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低等等。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起步早,有基础,但发展仍很不平衡。总体看,全国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水平已超过70%,北方优质小麦产区的机播、机收水平接近90%,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但水稻机收水平仅有20%左右,机械化栽植水稻水平还不到10%。玉米的机播水平虽然达到了50%,但其机收作业刚刚起步,水平还相当低。

2.2 机械化投入少

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中,农机事业所占比例少,有的甚至没有农机的份额。特别是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除少数几个省区外,多数地区的财政都没有列支。二是农民收入低,限制了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 476元,但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很不平衡,沿海不少地区已经达到3 500元以上,而西部一些省份还在1 500元左右。按照人均纯收入2 476元计算,减去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每户结余2 600元。如果再考虑到收入差距、农机养护使用支出及柴油价格连续上调等因素,则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

2.3 农机服务体系薄弱

近年来的机构改革,使得大部分省、市、区的农机管理机构降格或与其他农业部门合并,客观上造成了农机化工作力度减少。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农机基层服务体系,有的乡镇农机管理站资产被平调或处置,人员被遣散;有的虽然还承担农机管理职能,但没有经费保障,多数精力迫于生存而从事各种形式的创收活动,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抗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得不到很好开展和落实。

2.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

农民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占很大比重,农产品普遍出现卖难和价格问题,使收入呈现不稳定状态。另外,受下岗职工二次就业、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收入增幅相对不大。而农民负担不断加重,各种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费用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5%的比例。另外,农民防灾、防病、防老的意识增强,对投资和消费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这种种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机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2.5 市场信息不充分

市场信息不灵,首先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由于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上的需求,所以往往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适销对路,使收入减少。其次,市场信息不灵也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投资和消费。不少地区农民反映,由于不太了解农机市场信息,常常不知道买什么农机好,怎么买,如何用。条件好的农村也只是依靠电视了解一些市场信息,消费观念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些农民有了钱也不知道如何投资。

3 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提高认识,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大户是农机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机大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在带领群众致富、服务群众、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利用当前的惠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农机大户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提高服务质量。把农机大户定位为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基础力量和基本群体,依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资金加以扶持,形成农机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对于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自觉结成互助协作关系、积极参与农机跨区作业的农机专业户给予重点扶持,作为产业化的中坚力量。建立农机大户档案库、信息渠道、联系机制,便于动态化管理,常态化扶持。

3.2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机化。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农机化发展重点。首先,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等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技术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实现农业机械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其次,粮食主产区要努力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其中,南方稻谷主产区要主攻稻谷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北方玉米和大豆主产区要主攻玉米、大豆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农机化要向提高农产品品质方向发展,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再次,要支持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机械化发展。如立足山区资源优势,以茶叶加工机械化为突破口,推动农机“上高山”,实现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为山区茶农增收致富提供机具设备和技术保证;西部内蒙古、新疆地区重点发展牧草收割、青贮机械,积极适应当地发展畜牧业的迫切需要;广西地区努力组织实施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为蔗农增产创收创造条件等等。

3.3 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发展农机化,必须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满足农民对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的需求。要坚持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农机装备技术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尤其要集中力量解决紧缺农机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加大农机装备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加强农业机械技术质量监管保证工作,提高农机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要紧跟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重点抓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和节水农业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把特色农机化项目的试点做强、做大。

3.4 正确引导农机化发展方向。一是农机管理部门要结合辖区农业特点和整体规划,引导农机大户的思路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产业过渡,鼓励农机大户发展新型农机具,提高农机的科技含量。二是按照政策推进土地有效流转,规划农业种植结构,为农机大户在经营活动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三是积极介入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

3.5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监管力度。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一是会同工商部门共同对农机维修网点进行清理整顿,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加强农机维修人员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使其持证上岗;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无证维修要坚决取缔,维护正常的农机维修秩序。

[1]《中国农业机械大全》

[1]《中国农机化导报》

猜你喜欢

大户农机化机械化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船祸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