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的新模式探讨

2011-08-15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环境

张 弘

(滁州学院 图书馆,安徽 滁州 23900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的新模式探讨

张 弘

(滁州学院 图书馆,安徽 滁州 239000)

20世纪网络技术促使整个社会发展处在网络环境中,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信息作为社会的粘合剂,其组织、流通与利用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因而与社会相辅相成。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高校图书馆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

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联合办馆

21世纪网络技术促使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信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送到需求者的面前,信息也成为了社会的粘合剂,其组织、流通与利用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运行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因而与社会相辅相成。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高校图书馆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对社会开放,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实现了联合办馆,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大量信息资源都只是被高校的教师、职工所占有,打破只为本校师生服务的界限是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服务于地方经济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办馆的必然要求。信息资源总量占90%,利用率却只有30%的高校图书馆,完全没有实现信息资源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1]。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推动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使得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于地方,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是信息服务社会化的一个方面,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保证各自主要服务对象被重视的前提下向社会公众开放,采取有偿或无偿被服务方式接纳社会公众,允许他们利用图书馆所收藏的信息资源,提升服务质量。

(二)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政府联合办馆的理论提出

杨春元在《大学图书馆通讯》1986年第1期就以《新被国内学者研究重视课题:为社会提供服务》为名发文把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推向新的阶段。他把高校图书馆为社会读者提供服务看成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方向,并认为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是一种新的尝试[2]。《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指出:“有条件被国内学者研究重视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把信息服务推向新的阶段。”2005年7月8日,《武汉宣言》专门提到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3]。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服务方式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对馆藏资源的影响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一个较独立部门。相对于教学等其他的部门它是以独立的方式存在,以纸质文献的收藏为主。随着万维网的发展、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出现,打破了高校图书馆传统的馆藏格局——以纸质文献的收藏为主。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结构、类型和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三足鼎立的局面,且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在馆藏资源建设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微电脑技术的发展,为不同文献载体间的转化和兼容提供保证,高校图书馆在向数字化资源转换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一是将纸质文献数字化,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的组织和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本馆的虚拟馆藏资源,实现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互补。在资源共享方面,传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以馆际互借、合作采购、联合编目等为主要手段。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对信息资源进行存储、检索和传递,使馆藏资源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同时网络环境下商业界也介入到了高校图书馆领域,高校图书馆网络系统中所装载的由数据库商有偿提供的数据资源并不是信息资源的实体,图书馆对其没有所有权,拥有的仅仅是它的使用权。总之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流通更加的方便快捷,他为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创造了便捷的条件。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员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为本校教学与科研提供基础性信息服务是其作为高校一个部门的重要职责,大部分的服务需要依靠图书干工作人员来完成,所以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与效果。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是在图书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普遍应用之后,在自动化、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的。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载体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为图书馆馆员提供了高容量、高效率的信息宝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也使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产生了新的、质的变化。信息的检索和组织整序越老越重要。高校图书馆员转变为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组织以便快速便捷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检索和传递服务的信息咨询员。信息咨询员要强调对信息的质量控制,同时又要具有很强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这就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这恰恰正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于地方联合办馆的时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三)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网络上的资源量打,在彻底改变了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的同时,也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网络环境下,随着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被利用的越来越多,传统的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这就促使高校图书馆转变服务机制、运作方式。目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已具雏形,服务内容从单一满足书刊代阅的文献需求,转移到以提供知识信息需求、以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网络环境催生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面向社会拓展开来。

(四)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用户的影响

高校教师团队、科研工作人员、在校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最大利用者和资源价值实现者。传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一般受限于馆藏文献和馆舍空间的范围内,只有到图书馆来他们才能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对馆员的依赖性也很强。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的范围得到了扩大。信息用户不仅包括来馆借书和期刊的读者,更包括在家或办公室等任何可连接互联网的地方上网使用虚拟馆藏资源的用户。其次,用户的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网络环境下高校用户使用图书馆资源时对馆员的依赖逐渐减少,其自我服务意识增强,在自我服务过程中用户的信息检索和获取能力不断提高。另外,用户不到图书馆来就可以方便地使用馆藏资源,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向馆员进行虚拟参考咨询,在提高方便度节省时间的同时,网络环境也激发了用户的信息需求。

总之,网络环境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信服服务方式的转变,它为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网络环境把高校图书馆置于社会大的信息服务系统中进行竞争,为高校图书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最佳的环境[4]。高校图书馆应该把握好这个良好的契机实现高校图书馆发展转型,为地方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全民素质,积累好的社会化信息服务的经验。

三、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的现有模式分析

(一)与地方政府合作

以广州大学为例。广州大学图书馆是与地方政府联合办馆较早的高校,自2003年至今已有六年的时间,广州市非常注重新闻媒体在宣传中的作用,是较早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广州大学图书馆于2003年下半年自主开发并建立了“媒体州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城市建设及科教文卫事业”等发展情况的数据库,与广州市委宣传部有着更广泛合作[5]。广州大学以数据库为支撑,改变“手工作坊”服务模式,发挥馆藏信息的主导作,用把信息服务推向新的阶段,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广州大学图书馆为地方服务的成功经验告诉了我们,大学图书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该起到他应有的作用,这样才不会使宝贵的资源被浪费,能够使图书馆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赶得上国际发展的形式。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政府在制度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样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上有很大的空间,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更多的社会读者提供了很庞大的信息源。

(二)与企业合作开展服务模式

与企业合作较为成功的典范就是宁波大学图书馆,他是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馆藏296万册,其科技领域馆藏文献已形成特色。宁波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主要以理工类为主,与企业联合办馆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宁波大学图书馆以企业的信息化及其自主创新为着眼点,改进传统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首先,图书馆服务的10余家企业,2009年被列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度宁波大学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了近300份科技查新报告,这不仅为企业申报立项、成果报奖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同时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宁波大学图书馆在社会企业中的认可度提高了,也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图书馆的发展也得到了企业捐献的资金支持。企业也积极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为图书馆的专业资源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为专业领域行业服务模式

重庆大学图书馆创立了两个专门为行业服务的信息库他们是“中国西部轻合金材料信息网”和三峡数字图书馆。这两个特色自建资源为该馆与地方联合提供了有利资源保障。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和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等几个学院联合支持重庆市科委轻合金示范项目,建立了为国内轻合金研究工作者服务的六个数据库[6]。文献库主要收录关于轻合金研究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专著积极,包含两个子数据库。重庆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本官的资源优势建立了的两个特色资源信息库,支援了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支持了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重庆大学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成功经验指的其他地区的高校学习,也应该成为国家宣传的典范,指导其他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做好信息服务创新。

(四)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

嘉兴学院图书馆以拥有的纸质藏书以及拥有的中国期刊网、万方、维普等几乎所有中文数据库和部分外文数据库,以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资源等多方面优势为嘉兴市人事局、科技局、信息产业局等单位提供充足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软、硬件设施的维护,提供检索指导服务,为企业单位和学院相关项目的攻关、科技成果转让与转化提供中介服务[7]。嘉兴学院图书馆在服务于本校师生同时也服务本市高层次人才,较好地解决了本事大量科技人才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嘉兴学院的经验告诉了我们高校图书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地方联合办馆的新模式

网络环境下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弥补了纸质资源的劣势;服务理念也在慢慢的转变为以用为主;服务对象也不断扩大,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空间的限制完全被打破,图书馆的服务业突出围墙走向社会;工作人员掌握的技术更多,服务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依据现有的信息服务方式,从资源入手,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现有技术,我们提出了三种较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服务方式。

(一)依托高校图书馆资源开展远程免费访问服务

高校图书馆拥有着比公共图书馆更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能力。在整合资源、创建多种形式的借助于网络传播的数字资源方面有很大的资源优势保障。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要走向地方,要向地方读者开发,由于图书馆受到了实体地理位置的限制很难做到向所有读者开发,接受校外读者到馆接受服务,那么网络环境解决了空间距离造成的流通问题,图书馆通过将纸质资源制作成同样内容的电子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传递阅读。让更多的读者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在全民素质教育中将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能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能够自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据调查,高校图书馆中90%的都有网络远程登录访问功能,这样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自己本馆所具有的特色资源向相应的人群开发提供有偿的服务。这样既提高的资源的利用率又增加了图书馆的资源购买经费。如,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应该相应的承担起我国教师教育的功能对偏远的地方进行远程资源访问使用培训工作,农业类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其专业性较强的资源向该地区广大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科研机构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可以向商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总之高校图书馆各有各得特色资源,不能固守资源以资源量大为主,应该以资源的利用率大为工作的重点。

(二)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定位校外服务群体

根据调查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服务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都局限在一小部分群体范围内,高校图书馆不能盲目的追随服务面广、服务内容丰富,要根据本馆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地方经济发展状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开展与地方社会联合办馆。通过网络传递信息仍然是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积极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内容[8]25。

(三)依托图书馆实体成立有偿信息服务机构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走向地方,那么就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利用资源硬条件实现其经济价值,这也是实现资源的社会价值。要将信息服务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协调统一发展,这样才能够得到信息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过程中会出现好几对矛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服务校内用户和服务校外用户的矛盾等[8]26。那么成立一个有偿服务的机构专门来服务校外读者用户群体,这样就可以把这两对矛盾协调好。采用网络传递信息和沟通的方式还能够解决服务校内用户和校外用户之间的矛盾。校内用户可以不遭遇到校外用户到馆而产生的人员拥挤的问题。以有偿的服务方式服务校外用户这样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增加图书馆发展经费[9],还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还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根据调查显示高校图书馆目前向社会提供的信息服务都是有偿的服务,但是缺乏专业们的部门过着机构去实现管理,校内用户和校外用户同时提供服务,这样就造成了校内用户提出了抱怨,认为自己的利益被侵害。依托图书馆实体成立的有偿服务机构能够很好的调节其中的利益关系。

[1] 张丹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对象与方式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6,(6):93-94.

[2] 邬雅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探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55-158.

[3] 蒋湘君.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思考[J].学术论坛.1999,(3):97-98.

[4] 李树茂.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网络营销模式与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61-63.

[5] 谢玲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营销策略[J].情报探索,2003,(9):31-32.

[6] 徐 双,刘 勇.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社会化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7-8.

[7] 张新民.英国科技信息机构面向产业创新的信息服务[N].中国信息导报,2005,(11):56-57.

[8] 张 博.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25.

[9] 张燕勤.图书馆服务创新原则探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2):25-26.

G251

A

1673-1794(2011)06-0126-03

张 弘(1983-),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滁州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2011-09-16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