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巫及其巫术研究

2011-08-15陈秋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麦克白巫术女巫

陈秋玲

(淮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223300)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巫及其巫术研究

陈秋玲

(淮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223300)

文艺复兴时期,处于萌芽时期的科学与伪科学如魔术、巫术、占星术等并存,这一现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也有所反映。本文对莎剧中众多女巫形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女巫虽然具有预知祸福等超自然能力,但她们的本质仍然是人。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女巫是人世间诱人堕入罪恶的邪恶力量,女巫的预言则象征了人内心的欲望。

莎士比亚;女巫;巫术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被本·琼斯誉为“时代的灵魂”。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科学处于萌芽时期,巫术、占星术等伪科学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影响深远。这股伪科学潮流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一部分,他们是柏拉图主义所带来的神秘主义和中世纪迷信相结合的产物[1]。在经历了中世纪时期人性的极度压抑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渴望探索自然的奥妙和周围的世界。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有很多事物譬如命运和死亡等人类无从解释,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导致他们对于死后的世界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所以人们寄希望于巫术和占卜,渴望获得关于这个未知世界的更多信息。从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17世纪末,在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人们对超自然的东西如鬼神学、巫术、魔法、占星术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莎士比亚的很多戏剧中也出现了有超自然能力、能够预测未来的术士或女巫。莎剧中的女巫不仅仅能够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深化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莎士比亚剧中,女巫是人世间诱人堕入罪恶的邪恶力量,女巫的预言则象征了人内心的欲望。

1 女巫的形象

《亨利六世》中篇里葛罗斯特公爵夫人艾丽诺就曾花重金请来女巫和巫师询问亨利王及其他公爵的寿命及命运。《奥赛罗》中引发奥赛罗悲剧命运的那方手帕是由一个二百岁的神巫在一阵心血来潮的时候缝就的,而且在用处女的心炼成的丹液里浸过,所以拥有神奇的魔力,能够帮助手帕的主人永得丈夫的欢心。《暴风雨》中的女巫西考拉克斯因为作恶多端,所以被逐出阿尔及尔,丢弃在荒岛之上。而旧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因为沉迷于法术研究,荒废了政事,被亲弟弟篡位并被放逐在荒岛之上,最终凭借法术复仇。在著名悲剧《麦克白》中,莎士比亚对于女巫的描写着墨最多,给人的印象也最为深刻。《麦克白》中的女巫不再只是莎士比亚笔下一带而过的名词,而是贯穿于整部戏剧之中,并且直接引发了麦克白的悲剧命运。莎士比亚笔下的女巫形容枯瘦、服饰怪诞,而且非男非女,虽然以女人的面目出现,却长有胡须,以至于引人怀疑她们并非这个世界上的人类。这些女巫还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呼风唤雨,像风一样来去自如,她们的预言和麦克白最终的命运完全吻合。因此,表面看来,麦克白的命运完全被女巫所操纵,麦克白就是受女巫捉弄的牺牲品,但深入分析就可以看出莎剧中的女巫虽然具有预知祸福等超自然能力,但她们的本质仍然是人,并非操控人命运的女神。

布莱德雷在《莎士比亚悲剧》中就曾指出女巫的本质并非命运女神,也并非任何的超自然生物,她们只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老妇人,因为一点小事而心生怨恨,并对他人实施残忍的报复[2]。莎士比亚笔下的女巫形象大都和黑暗与神秘联系在一起,在《亨利六世》中篇里,女巫玛吉利·乔登和巫师波林勃洛克作法召唤幽灵要趁着静悄悄的半夜,“枭鸟叫唤,被锁起来的猛犬狂吠的时刻,幽灵游荡、鬼魂走出坟墓的时刻”[3]。因为所作所为见不得光,女巫和巫师只能在黑暗之中作法。枭鸟、猛犬、幽灵和鬼魂这些意象暗示了女巫们法力的恐怖。《暴风雨》中虽然未对女巫西考拉克斯进行直接的描绘,但是她的形象是和癞蛤蟆、甲虫、蝙蝠这些令人厌恶的意象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普洛斯彼罗的叙述,西考拉克斯是作恶多端的,她的妖法令人恐惧。善良的精灵爱丽儿仅仅因为违背了她的意旨,就被幽禁在一株松树中忍受折磨十二年。而她和魔鬼所生的儿子凯列班更是一个恶毒、下流的“妖妇的贱种”[3]。《麦克白》中女巫们的出场则伴随着电闪雷鸣,并且每个女巫的后面各有一个精怪供其驱使。跟随女巫甲的是狸猫精,跟随女巫乙的是癞蛤蟆,跟随女巫丙的是一只怪鸟。第四幕中女巫们熬制丹药的材料来源有蝙蝠、蝮蛇、蜥蜴、豺狼等,这些可怖的意象都表明了女巫们从事的是黑暗的、血腥的勾当。女巫们的主人是夜之女神赫卡特,赫卡特经常在夜晚出入于墓地,被认为是黑暗世界的代表。赫卡特出现在《麦克白》第三幕第五场中,目的是指示女巫们用虚妄的幻影迷乱麦克白的本性,使他堕入黑暗的深渊。在谋杀了邓肯和班柯之后,麦克白急于知道如何才能巩固已经到手的权势,所以主动找到女巫,企图从命运手里得到关于自己地位的更加确定的保证。女巫们对麦克白最终的失败和悲惨命运了然于心,但是在麦克白向他们打听未来命运的时候,她们仍然鼓励他要残忍而坚决,还给出麦克白永远不会被打败的预言。在这些预言的煽动和诱惑下,麦克白一步步走进罪恶的深渊。因此,莎剧中的女巫不仅代表着这一颠倒、黑暗、邪恶的世界[4],更是引诱人堕入罪恶的黑暗力量。

2 女巫的巫术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巫所拥有的巫术主要体现在呼风唤雨的超自然能力以及预言人的命运上。

莎剧中的女巫具有呼风唤雨、召唤鬼魂的能力。《亨利六世》中篇里,女巫玛吉利·乔登和巫师波林勃洛克在预测国王和其他公爵的命运时,通过作法召唤鬼魂,借由鬼魂之口给出预言。而《麦克白》中的三女巫不仅能够预言人的命运,而且能够呼风唤雨、在天地间来去自如。三女巫第一次出现在荒野之时,女巫甲因为一个水手的妻子得罪了她,便施展法术追上水手的船只掀起狂风巨浪,实施残忍的报复。女巫们的强大法力实际上是人世间邪恶力量的象征。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拥有某些超自然能力的人类除了女巫之外,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那就是《暴风雨》中的普洛斯彼罗。作为一国之主,普洛斯彼罗却沉迷于法术研究,以至被亲弟弟篡权,流落荒岛。虽然普洛斯彼罗为了复仇,利用自己的法术兴起了一场暴风雨,颠覆了仇人乘坐的船只,但是他的目的并非要杀死仇人,而是让他们在失去至亲的痛苦中悔过。和代表邪恶力量的女巫不同,普洛斯彼罗被塑造成正义力量的化身,他用来复仇的法术则象征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尊崇的知识的力量。

在莎剧中,女巫和巫师多是应人们的召唤预测命运而来,而召唤他们的人大都在进行罪恶的勾当。如在《亨利六世》中,公爵夫人艾丽诺之所以请来巫师询问亨利王及其他公爵的寿命及命运,是因为她内心已经开始觊觎王后之位。女巫及巫师的预言之所以能够实现,只不过是隐藏在人们心底的欲望使然。即使在《麦克白》第一幕第三场中女巫们不请自来,情况也是如此。女巫们和麦克白的第一次会面是女巫们主动现身的,并且在麦克白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告知麦克白的命运。班柯当时也在场,但是起初女巫们并未提到班柯,而是在班柯的要求之下告知有关班柯子孙的预言,唯一的原因就是女巫们已经窥见麦克白内心的欲望。听到自己即将成为君王的预言,麦克白非常吃惊,好像害怕听到这个消息。在短暂的吃惊之后,他对女巫的预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向女巫打听详情。而且在女巫消失之后怅然若失,希望她们再多留一会儿。班柯同样听到了自己子孙即将君临一国的预言,他的反应却与麦克白截然不同。他视女巫为魔鬼怪物,认为这些预言不过是他们丧失理智产生的幻觉。班柯心无邪念,所以女巫的预言暂时对他并未产生任何影响。麦克白之所以会吃惊害怕是因为女巫的预言和他潜意识中暗藏的野心不谋而合,女巫的预言不过成为他一系列暴行的导火索。女巫的预言不过是一个未知的结果,实现这个结果的过程则是由麦克白自己一步步完成的。如果说最初谋杀邓肯时,麦克白还曾经在善恶之间徘徊,犹豫不决,那么在派人谋杀班柯时,麦克白已经完全屈服于内心邪恶的欲望。在与女巫第二次会面以后,麦克白为了扫除一切障碍,残忍地杀害了麦克德夫的妻子、儿女以及所能找到的和麦克德夫有关的所有人。而女巫们对这这一系列的暴行完全没有任何授意,所有这一切不过是麦克白为了满足个人欲望而犯下的罪行,女巫们的预言不过是麦克白内心欲望的外化。

女巫们的预言也反射出班柯内心隐秘的欲望。表面看来,班柯被莎士比亚塑造成一个和麦克白截然相反的正面形象,他心地坦荡,不为权势所动。在面对女巫们预言的诱惑时,班柯不像麦克白一样昏了头,而是清醒地指出这只不过是魔鬼为了陷害人而设下的圈套,而且他的忠诚一直保持到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女巫的预言对班柯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事实上,被麦克白谋杀时的班柯和最初遇见女巫时的班柯相比,心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一开始听到麦克白如预言所说被授予考特爵士的称号时,他表现出极大的震惊:“魔鬼也会说真话吗?”[3]这时候的班柯虽然已经承认之前女巫的预言成为了现实,但是他依然认为女巫给出这样的预言不怀好意,同时提醒麦克白这只不过是魔鬼的圈套。这时的班柯还是清醒的,对女巫的预言也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女巫的预言已经开始在班柯脑中盘旋,以至于他入睡前向神明祈祷:“抑制那些罪恶的思想,不要让它们潜入我的睡梦之中。”但第二天他和麦克白的对话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昨天晚上我梦见那三个女巫,她们对您所讲的话倒有几分应验。”值得注意的是,当班柯提到三个女巫时,班柯用的称谓是“三个女巫”,而并非之前所提到的“怪物”或“魔鬼”。由此可见,班柯对待三个女巫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开始相信三女巫和命运有着某种联系,而三女巫关于班柯子孙的预言已经使得欲望的种子在班柯心中开始萌芽。在麦克白谋杀邓肯登上王位后,班柯非常清楚麦克白的手段恐怕不太正当,但是他没有任何查明真相的打算。在亲眼目睹了女巫的预言一一变为现实之后,班柯开始希望预言在自己身上也能应验。因此,尽管班柯至死也没有做出任何罪恶的行为,但是他的内心已经不像最初一样纯洁坦荡。由此可见,女巫的预言不过是导火索,真正导致人类走向灭亡的是其潜在的野心和欲望。

3 结语

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超自然力量无处不在,而莎剧中的故事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及传说、旧的戏剧、编年史以及民间故事,所以也继承了这种传统。但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巫并非神或其他超自然的存在,虽然她们具有预知祸福等超自然能力,但她们本质仍然是人。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女巫不仅代表着这一颠倒、黑暗、邪恶的世界,更是引诱人堕入罪恶的黑暗力量。女巫的预言则象征了人内心的欲望。莎士比亚剧中的女巫形象不仅是莎士比亚艺术表现的手段,更是其戏剧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1]朱云涛.论莎士比亚剧作中超自然成分的思想根源及其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1999,(3):119-122.

[2]Bradley,A.C.Shakespearean Tragedy:Lectures on Hamlet,Othello,King Lear[M].Macbeth.Macmillan,1985.

[3]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增订本)[M].朱生豪,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4]万鹏杰.《麦克白》中女巫形象的作用阐释[J].外语研究,2005,(3):70-72.

Research on Witches and Their Witchcraft in Shakespeare’s Plays

CHEN Qiul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Jiangsu 223300,China)

During the Renaissance,the developing science coexisted with pseudoscience such as magic,witchcraft,astrology and so on,which is also reflected in Shakespeare’s play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age of the witches in Shakespeare’s plays,and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the witches have supernatural power they are essentially human beings rather than goddesses or Fates.The witches are actually the malicious forces that make use of the weakness of human beings to induce them to evil.The prophecy of the witches is actuall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ner desire in the human soul.

Shakespeare;witches;witchcraft

I107

A

1674-5787(2011)04-0078-03

2011-07-06

陈秋玲(1982—),女,硕士研究生,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莎士比亚研究。

责任编辑 闫桂萍

猜你喜欢

麦克白巫术女巫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女巫来过梦里
女巫的扫把
谈麦克白“选择”的悲剧
萌女巫与魔法猫
麦克白欲念产生因素的分析研究
萌女巫与魔法猫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麦克白夫人
——他者形象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