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举办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为例

2011-08-15向时雨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全运会体育场馆体育赛事

向时雨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论举办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为例

向时雨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全运会是我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蕴含了巨大的商业机会。该文通过研究举办全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举城市商业运营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城市举办大型运动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城市发展;影响

1 全运会发展历史及地位

全运会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体育赛事,从全运会萌发出的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见证了中国体育从百废待兴到走向世界的辉煌历程。全运会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通过举办全运会,可以增强健身意识和健身观念,进而增强全民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举办全运会,能够吸引大批观众和游客光临举办城市,推动举办城市的旅游、商品贸易、饮食等行业的繁荣与发展,并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1.1 全运会的发展历史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之后,基本上每4年举办一次,举办时间一般在9月或10月份,至今已经举办10届。第1至9届全国运动会都在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第10届在南京举办。前7届全运会赛事的举办经费基本上是由国家拨付,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成为官方指定和投资的一项国内大事。由于前七届的承办方并不是按照商业模式运作全运会,入不敷出。从第八届全运会开始,承办方运用商业模式运作全运会,筹集赛事资金取得良好成效。

1.2 全运会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地位

自1959年以来,我国已举办了十届全国运动会,全运会不仅锻炼了大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并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全运会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被举办的省市定位为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全运会是新中国体育发展的标志,已成为除奥运会外国内万众瞩目的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

2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城市发展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济南举行,是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首次全国体育盛会,也是共和国六十华诞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国内外瞩目。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办赛理念、办赛方式是一次重要尝试。山东省在制定全运会场馆建设方案时,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力争使每一项工程都体现“便民利民、节约环保、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发展观,在全运会工程建设史上绝无仅有。山东承办十一届全运会的难得机遇,17个城市提出了承办申请。体育设施建设体现了全民健身理念,每个城市都建设了全民健身中心,如日照全民健身基地、临沂沂河百里健身长廊、潍坊三河六岸健身带等。

2.1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通过举办十一届全运会,济南的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一,促进了济南经济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举办全运会,要新建改建体育场馆,改善交通条件,推动了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有关调查显示,仅通过新建、改建、及维护体育场馆等建设活动,就新增就业岗位达60万个。虽然有一部分新增的就业岗位只是临时性岗位,但是仍然缓解了居民的就业压力。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公开资料显示,为了开好全运会,2007~2009年山东直接和间接投资1 000亿元,创造了约1 722亿元GDP。

第二,促进了旅游业发展。赛事期间举办城市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带动了消费。通过举办全运会,宣传济南的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这不仅促进了旅游业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餐饮等的消费。显然,通过举办全运会拉动旅游业,加快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推广了本土品牌。通过在济南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一半以上的市民认为有效地推广了齐鲁文化,宣扬了和谐理念。通过调动企业积极参与赞助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企业都赞助了全运会,树立山东的企业形象,塑造了山东商品品牌。全运会赛事和本土品牌文化的共融性,将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成长。

第四,促进了济南人民群众体育意识的增强。举办运动会的宗旨是弘扬体育精神、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在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地掀起了奥运热潮和运动热潮,第十一届全运会紧跟奥运之后,也掀起了 “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热潮,进一步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通过宣传和普及体育知识,开展健身活动,使更多市民对健身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新增的场馆也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设施,市民的生活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们有了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据有关调查显示,全运会之后,参加健身的市民明显增多。

2.2 举办城运会的消极影响

举办城运会对济南也带来一些单位消极的影响。一是“低谷效应”的影响。由于全运会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全运会前后投资和消费的密度、强度、规模不同,全运会前后需求存在巨大落差所造成的“低谷效应”,成为举办城市的棘手问题;二是对群众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全运会期间由于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运动员、记者等人员的集中涌入,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居民的交通、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等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三是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举办任何大型运动会都会涉及环境问题,全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修建体育场馆、交通、房地产等设施,要大量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全运会期间大量观众、游客、运动员、媒体人员、赛事管理者、服务人员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群,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导致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3 对做好我国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建议

3.1 体育场馆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其长久用途

运动会之后,体育场馆的利用问题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悉尼奥运会后,由于场馆的维护费用过高,一部分场馆已经被拆掉了。雅典奥运会吸取了教训,在设计和建设场馆过程中,充分利用考虑对现有资源的改造和利用,比如将旧机场改造成棒球场和垒球场等。但仍然还是有部分比赛场馆因无法利用而被拆除掉。当前,我国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济南城运会组办主方,设计和建设的场馆都能够在将来的发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作用,避免了浪费。

3.2 改善城市环境,力求赛事的完满

城市的环境分为基础设施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方面。一方面,在设计和建设场馆中,不仅考虑到比赛用途,还要加强环境整治。另一方面,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与城市的文化品位息息相关,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形象。

3.3 大力弘扬体育精神

弘扬体育精神,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和比赛中的典型事例来宣传体育精神。其次,保证公平公正是体育比赛最基本的要求,通过举办体育比赛,使这种精神能够深入人心,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最后,要加强赛事管理,群众文明观赛,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3.4 抓住机会发展城市旅游

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促进济南的旅游发展。总结经验教训,要成功借助赛事发展旅游业,应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面向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以满足不同群众的旅游需求。其次,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建立完整的服务制度和体系,严格培训服务人员,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提高吸引旅游者的引力。

3.5 注意保护环境

优美的环境是开展旅游业的基础,它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规划和建设体育场馆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举办体育赛事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这才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1]于国鹏.有关机构公布十一运会综合经济效应分析等研究成果[J].大众日报,2009-11-24(03).

[2]杨元元.全运会对举办城市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06).

[3]和立新.第十一届全运会与山东省经济社会互动的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6).

[4]曾庆贺.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06).

[5]吕建海,朱晓军.浅析我国市场化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J].体育与科学,2005(03).

[6]马黎明,石兆宏.国内城市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教训——兼论济南举办十一届全运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03).

[7]傅强.论全运会对举办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8(09).

[8]李茂峰.第十一届全运会对山东经济社会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0).

G80

A

1674-5787(2011)04-0042-02

2011-07-02

向时雨,男,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仇大勇

猜你喜欢

全运会体育场馆体育赛事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