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2011-08-15毛媛媛王艳

关键词: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毛媛媛,王艳

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毛媛媛,王艳

做好当代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党建的有关原则和精神,提出了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申请入党的人数较以往有较大增长,有的班级甚至达到90℅以上,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据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对待入党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影响,把入党仅当成荣誉和任务,表现出一定的盲从性;一些学生认为入党能够提高就业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功利倾向。端正学生入党动机已经成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党员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不和谐

目前,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和谐这一突出问题。为保障学生能顺利就业,某些高校在毕业前突击发展党员的现象尤为严重。每年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党员比例明显上升,一旦毕业,在校学生党员比例明显回落,严重影响了党员发展质量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三)党员培养教育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

基层党组织“重发展轻教育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基层党组织来讲,发展党员的数量是硬指标,是可以考核的,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好量化,可能出现后期培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的局面。一旦学生入了党,其再教育和再学习多数依靠学生本人来完成,而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个别学生入党后就会丢掉先进性的要求而放任自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教育培养体系

(1)从入校到成为积极分子阶段,抓基础教育,启发入党意识。坚持“早播种、早选苗、早培养”的工作方针,抓住新生入校教育和军训的有利时机做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在他们接受校规校纪、专业成才等方面教育的同时,明确向他们提出政治要求,以知党爱党信党为重点,引导新生主动了解、接近党组织,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要求加入党组织的热情。

(2)从积极分子到列为发展对象阶段,抓提高教育,坚定入党信念。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注意发挥班级党章学习小组、院(系)级党校和学校党校的培训教育职能,形成体系完整的入党积极分子三级培养教育机制,同时给入党积极分子分配适当的工作任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寓党的知识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使他们了解党情、国情、民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发展预备党员及之后,抓继续教育,牢固党员意识。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完善入党后的培养教育,组织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各项战略决策和理论创新点,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的意识,并指定培养联系人定期跟踪培养考察,帮助预备党员牢固树立党员意识,真正从思想上入党,为按期转正奠定思想基础。

(二)健全各环节相关工作制度

(1)完善共青团推优制度。充分发挥院系团组织的得力助手作用,明确各级共青团组织在推优制度中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标准,建议学院上级团组织委派督察员列席以推优为主题的团支部大会,杜绝现场不正当拉选票行为或私下确定推优人员的问题出现,及时将优秀团员推荐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

(2)建立党员联系班级制度。要求党员配合辅导员全程参与该班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推优工作的监督等,使得班级在推选党校学习人员、向党组织推举重点培养对象等过程中始终都在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帮助下,同时,党员以其自身的高尚品德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优秀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引导他们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3)推行发展党员公开答辩制。为深入了解拟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综合素质和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对拟发展对象进行考察,学生党支部应在召开支部大会前举办答辩会,让全体党员与拟发展对象面对面交流,加深了解,在此基础上,党支部全体党员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拟发展人员名单。通过答辩制的实行,增强学生党员发展的透明度和普通同学的认同度,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关”,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4)制定并实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追究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及违纪违规行为,按照“谁培养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追究有关组织和人员的责任,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入党介绍人和培养人应如实地向党组织汇报发展对象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对工作出现严重失误的,应追究入党介绍人和培养人责任;在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如果不严格履行入党程序或者没有进行公示的,应追究党支部书记的责任等[2]。通过责任追究机制来强化相关党员的责任心,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

(5)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制。定期考核学生党员,根据大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把自评互评、党内外群众评议和组织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由学生党员向党支部汇报一年来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即自我评议;然后由党支部在学生党员所在班级的同学中了解该同志的各方面成长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最后,所在党支部综合评议,确定该学生党员是否合格。对于表现较差、甚至犯了错的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直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于正式党员,除了对其提出批评及给予相应处分之外,更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其制订整改方案,做到既能帮助党员本人,又能警示他人的良好作用。通过党员评议活动,帮助学生党员更好地完善自我,加强对自我的管理和约束,有力地促进发展党员工作。

(三)完善党建工作的管理服务体系

(1)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传播学先驱库尔特·卢因认为,把关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把关人都是有感情、有思想、有各自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的个体,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觉上来处理问题[3]。高校党务工作者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把关人,是确保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基本保证。所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推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组织保障。应挑选一批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高、熟悉党务工作的同志从事党务工作,并建好三支队伍,即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辅导员队伍和组织员队伍,加大对其培训和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杜绝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2)加强学生党建阵地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新领域,结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学区、进社团”的“新三进”,开拓党建工作的“新三进”:一是高度重视互联网对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的新机遇,拓展“党建阵地进网络”的新路子。通过建立党建主题网站、印发党员学习材料、过网上组织生活、开展网上谈心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网上党建工作,为保证党员发展质量提供新的工作舞台;二是满足高校后勤逐步社会化、公寓化的需要,进行“学生支部建在公寓里”的尝试,建立学生党员公寓党组织体系和学生活动基地,使过去“一条线”的党员作用扩展到“一个面”和“一大片”,探索学生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的新模式,形成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4];三是适应高校学生活动社团化的趋势,提出“学生支部进社团”的新思路。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教化功能,其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重视在社团内发挥党团员的作用,使党的影响力渗透到社团的各种活动中,使学生社团成为党建工作的新阵地。

[1]王传旭.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2]曹相智.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J].硅谷,2009(2).

[3]胡芳芳.关于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证机制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5).

[4]王光坊.高校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D262.4

A

1673-1999(2011)09-0044-02

毛媛媛(1983-),女,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艳(1982-),女,四川人,重庆科技学院教师。

2011-03-03

2010年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工作科研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以“实践团”为平台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途径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