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实践与评价——以武汉纺织大学润禾计划为例

2011-08-15卫冬妹李永强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导师制应用型校企

卫冬妹,李 伟,李永强,李 明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实践与评价
——以武汉纺织大学润禾计划为例

卫冬妹,李 伟,李永强,李 明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创新人才是工程类应用型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武汉纺织大学润禾计划大学生创新活动为例,探讨了基于导师制的校企联合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技创新;导师制;校企联合;润禾计划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工程类应用型专业是以技术科学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的高等专业教育。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21世纪的挑战,必须要加强创新教育。

根据学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要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联合行业企业,以学院创新实验室为依托,成立了“润禾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为学生参与专业竞赛、课题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建立平台。

一、创新培养研究思路

“润禾计划”响应教育部对工程类应用型复合创新人才的要求,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发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建设,力图通过探索和思考,制定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通过创新素质学分制对学生培养效果进行科学评定,研究课外科技活动导师制和校企联合制对大学生创新培养的推动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这种创新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希望经过研究和实践,培养专业质素好、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学生精英团队,引领全体学生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氛围,由此建立起一种符合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

二、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建立“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多方位完善培养体系的组织管理功能

学生创新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管理多方面的要求,而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只重视专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忽视组织管理与专业指导的密切联系的问题,导致培养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推进困难。“润禾计划”集教学、科研、学工教育管理三位于一体,对学生开展系统培养。组织管理机构直接负责人由学院分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和学生工作副书记共同担任,下设创新管理办公室,挂靠分党委学工部门,成员包括各教研室、实验室负责人、分团委书记、辅导员。创新团队课题指导老师由本院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业教师担任,团队日常管理、活动组织开展指导老师由学工辅导员担任,学生由经创新指导团队选拔通过的优秀学生组成。“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的建立,把学科研究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技术指导与学生管理考核、专业创新培养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了对创新团队的组织管理功能,保障了创新活动开展的系统性、延续性和多样性。

(二)推行“两个结合”机制,多角度培养学生学术性和应用性能力

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中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指导和管理,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和活动氛围的重要性和带动作用,而根据研究方向采用导师库的形式建立稳定的导师团队,可有效降低因导师队伍短期变动而造成学生团队组建和研究活动开展不稳定的问题,对于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和借鉴意义。同时,在学生团队组建中实行导生制,高年级学生担任组长,低年级学生为组员,组长协助导师带领课题小组开展研究活动。导师制与导生制结合,形成学生学术梯队,利于创新课题的延续和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本科生培养相互结合的新途径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在培养过程中,联合校企合作,将高校专业素质创新要求与行业技术创新需求相结合是优化培养模式的一条新路径。结合企业产品创新和行业发展需求开展专业创新课题研究,并引入企业资金,建立校企联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创新培养的针对性和社会实用性,充分体现教育服务社会、专业服务行业的作用,增强应用型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建立质量化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思路和方案,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和测评办法,并引用科学可行的学生素质评定体系,综合评价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效果。创新团队学生实行优胜劣汰制,在创新实验室开展科学活动达到规定的课时量,申请结题时由创新管理办公室给予结业证书,研究团队则通过课题答辩的形式展示创新成果。鼓励并培养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发表研究论文、开展学术交流,引入学分制评定办法,举办优秀项目和个人评选活动,对实践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促进全面发展。经过创新实践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学生群体中体现出较好的先进示范作用。

三、实践成果和结论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培养,已经有数十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从事课题的研究,部分同学在SCI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个课题获挑战杯奖项,多名同学获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等省级竞赛奖,各类创新活动和成果在全体学生中引起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润禾计划”大学生创新团队课题答辩及成果汇报会的成功举办,在学生中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多名优秀团队和学生个人凭借良好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现获得了奖励。经过创新实践培养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能灵活地将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验过程中,也能通过实验掌握和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同时提升了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创新培养模式的影响力正逐步显现。

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时时的过程监控体系以及合理的质量评价机制才能实现培养目标。因此,抓住导师制、校企联合、学分制评定等关键创新点,推行基于导师制的校企联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获得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将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意义。

[1] 李浩君,邱飞岳.工科类专业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方法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16-420.

[2] 李峰平,周宏明.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区域集群产业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102-104.

[3] 杜卫刚,周 伟.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106-108.

[4] 孙旭东,李成刚.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美国Rose-Hulman理工学院的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44-47.

[5] 张建林.“导生制”:规模效益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94-96.

[6] 陈德静,禾平,王素华,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117-119.

[7] 李冬妮,王树武.坚持“实践、创新”的培养模式培育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193-195.

[8] 杨春生,孙 琴,吴 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1):82-84.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Sci-Tech Innovation——Taking ‘Runhe Plan’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EI Dong-mei, LI Wei, LI Yong-qiang, LI Ming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innovation of applie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 and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fter a practical research, good effects on talent training have been obtained.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utorial System;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Runhe Plan

G648.1

A

1009-5160(2011)04-0071-02

卫冬妹(1978- ),女,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事务管理.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0249).

猜你喜欢

导师制应用型校企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