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剪纸技艺在织绣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2011-08-15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织绣镂空剪纸

曹 刚

(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相当丰富,其中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时代的洗礼和演绎发展,成为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中国织绣已深深渗透到历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民生活、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织绣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

一、“非遗”剪纸艺术的镂空技艺

剪纸,又称剪画、刻纸,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强烈的民俗色彩。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传统文化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成长,也赋予了剪纸工艺的丰富内涵。早在2006年剪纸艺术遗产就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显出所要表现的形象。镂空技法作为剪纸工艺中常用的技法,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民间剪纸的“X透视法”就是镂空技法的效果。剪纸技艺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线贯穿在整个发展史中,也就形成了门类众多的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中华民族风格剪纸。

二、中华民族的织绣文化

几千年来,中国的丝织业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在古代,织绣很早就成为了宫廷贵族的主要衣料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中国织绣工艺品种繁多,绚丽多彩。主要有刺绣、织锦、缂丝、抽纱、花边、绒绣、机绣、绣衣、绣鞋、珠绣、地毯、手工编结等。中国养蚕织丝起源很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桑麻的种植,到商代丝织工艺亦有广泛的发展。汉唐时期,家家户户大多种植桑麻,能纺能织也能绣。一般人的衣着多是葛麻织品,高级的丝织品除供贵族享用外,还销往朝鲜、印度、蒙古,远及波斯、罗马。从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被誉为“丝绸之路”,人们称中国为“丝国”。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织绣已深深渗透到历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民生活、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丝绸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中国织绣抒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艺术、技术上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品类之丰富,质地之精良,图案纹样之精美,工艺织法之精湛,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这些传统的织造方法就连今天高科技的手段都难以逾越。

三、剪纸技艺与现代织绣包装的结合

(一)中国织绣包装设计

中国织绣门类众多,分布广泛,织绣包装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用艺术化的视觉语言进行表述,通过包装尽可能地强化与表现织绣的商品特色与地域特色,但绝不可生搬硬套,需要完美和谐的表达。包装工艺技术与材料的选择,包装造型与结构、装潢设计等,都应集中为商品与包装的整体功能目的需要而服务。

织绣产品,需要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传播,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是正确传播企业形象、商品信息的关键环节。恰当的表现形式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增强产品的商品性。织绣产品要想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自己特有的东西,而这个“特”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现就是它的产品包装,充分调动包装设计中的各个视觉要素,服务于产品信息的表达,追求表达方式上的标新立异与出奇制胜以及各视觉要素的完美结合,才可能得到好的作品。

(二)镂空技法在织绣包装中的运用

作为商品,织绣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织绣包装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视觉特征。剪纸工艺在织绣包装上的运用,对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都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增强人们对织绣的认识和记忆,文化内涵得以加深、展现与表达,更富有吸引消费者的魅力。著名品牌大师马克·戈贝在他最新中文著作《情感品牌》一书中提到:包装就是一部半秒钟的商业广告。它必须立即发挥作用,引起您的注意,或者建立起您对于一种产品的亲密感情。好的织绣包装就是一个无声的“促销员”,即在消费者与产品接触的半秒钟里,就会吸引住消费者,达到促销的目的。因此,在织绣包装上运用剪纸工艺,以达到冲刺消费者视觉的效果。现在市场上很多都是为了传达信息和所谓的文化意蕴,大篇幅地用古代的图画作为其历史的渊源和视觉审美的冲击力。如果采用剪纸的镂空效果,抽象而又具有情感的故事图形画面则会使顾客产生共鸣。充分利用剪纸工艺的直白与隐喻的手法,可以使包装设计的外观装饰别具特色。

民间剪纸技艺应用到织绣包装设计中,就是依据所要包装织绣产品的特性、功能、特征,选用适当的包装材料进行合理的镂空。把剪纸工艺运用到织绣包装上,一方面,织绣产品的造型得到相应的改观。另一方面,有目的地透视外包装,看到内织绣产品,其形象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方便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使织绣与人的视觉性达成统一,使织绣的形象得到明确推广。

(三)两者相结合的前景

随着国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包装设计师已经认识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重要性,它是一种能够深入表现内容,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形式。而剪纸工艺体现在织绣包装上,不仅对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都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富有吸引消费者的魅力,也更加表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应用。

织绣在流通过程中,包装成了一种文化的有效传播载体。织绣包装所选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工艺都应当顺应该主旋律。民众对商品的选择从满足需求到满意需求,这就意味着大批量生产从众化消费时代的结束,织绣包装要体现出具有深厚文化审美内涵的创构追求和与其不可隔绝的民族文化背景,体现出商业包装作为一门大众艺术与地区、民族、传统与环境等关系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自己的情感能得到尊重,个性能得到宣泄,感情能得到沟通,这些都给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设计师就应该勇敢地面对挑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合情合理地进行设计,使包装世界呈现出精彩粉呈,各具特色。设计师在包装设计时,不仅要注意它的审美性、功能性,还应考虑织绣独特的文化魅力。在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还应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

织绣产品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内涵,通过中国传统剪纸工艺与织绣包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仅能在包装上表现出来,还能更好的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对今后商品的流通、销售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会使营销事半功倍。

[1]华表. 包装设计150年[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朱新予. 中国丝绸史(通论)[M].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3]邓成连. 现代商品包装设计[M]. 台北:新形象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2.

[4]张夫也,孙健君. 现在设计之窗[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5]陈伟萍. 试论中国民间剪纸造型[J].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 (2):52-56.

猜你喜欢

织绣镂空剪纸
“丝绣华章——清华藏珍·织绣展”展览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问题及对策*
镂空幻想
剪纸
拼折镂空立方体
镂空窗花朵朵开
东正,与织绣拍卖同成长
乾隆时期的藏传织绣佛像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