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肛瘘治疗59例分析

2011-08-15席顺利孙建新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局麻肛瘘湿疹

席顺利 孙建新

河南宏力医院肛肠科,河南 长垣 453400

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8月~2011年7月,共收治婴幼儿脓肿性肛瘘59例,占全部肛瘘患者417例的14%,其中1例患者与X-连锁慢性肉芽肿有关,其他患者均无明显发病原因。59例患者均采用局麻或基础麻醉下行手术治疗,59例患儿一次治愈52例,二次手术治疗后治愈7例,术后出现肛门湿疹患儿5例,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婴幼儿肛瘘发病率较高,体质娇嫩,其发病规律特点独特,治疗方法不一,有主张手术治疗,有主张保守治疗,笔者通过临床观察59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认为早期手术治疗疗效可靠,方法简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9例婴幼儿,其中男56例,女3例,占同期全部肛瘘患者417例的14%;其中1例患者与X-连锁慢性肉芽肿有关;0~3个月20例,3个月~1岁17例,1~3岁22例;均为单纯性肛瘘或脓肿性肛瘘,发病部位截石位3、9点36例,其他部位23例。

1.2 治疗方法

麻醉方法:0~6个月患儿局麻行手术治疗,6个月~3岁采用基础加局麻。手术方法,采用单纯切开法或切开挂线方法,均采用截石位,常规消毒,局麻或基础麻醉后,用银质探针循外口或脓肿切口处轻缓自然插入,找到内口后沿探针切开瘘管或给予挂10号丝线,手术要轻快仔细进行,并切开部位准确,切口不必过大,一般尽可能减少对管壁及肛管皮肤的损伤,但内口肛隐窝处要部分切除。如并行有2个外口,一个为支管给予切开。未发现内口可沿外口垂直方向,在齿线与肛白线之间最薄弱处穿出探针。对同时存在有2条管道的低位复杂性肛瘘可以一次切开。便后用PP粉或淡盐水外洗,每日换药1~2次。术后第2天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或红霉素眼膏纱条换药。小儿全身用药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

2 结果

59例患者52例一次治愈,7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后治愈,5例患者术后并发肛门湿疹。

3 讨论

婴幼儿肛瘘是指0~3岁患者,婴幼儿肛瘘(脓肿)的发生,有其自身的明显特点。出生后3个月以内发病率最高;发病前多有腹泻病史;大多数发生在肛门两侧截石位(3、9点)据统计为89.2%[1];男性多发,据统计男女比例为5∶1[1];大多为单管、直管。多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①小儿骶骨曲尚未形成,两侧坐骨结节距离较近,加之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较弱,因此粪便易直接压迫肛管处齿线,肛窦黏膜擦破,易使细菌侵入致病;女孩因直肠前面有子宫,压迫直肠,与成人直肠屈曲相似。故发病低于男孩;②小儿常因尿布皮炎,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形成肛门周围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成肛瘘。③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失调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亢进,引起肛门皮脂腺炎。感染形成肛周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致肛瘘。近年来,贝绍生[3]认为新生儿生理性缺乏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等,免疫机能不全易发生肛门感染形成肛瘘。部分患儿因为全身性疾病诱发肛周脓肿,如白细胞、X-连锁慢性肉芽肿等,应引起注意。

治疗特点:①早手术,婴幼儿肛瘘多为脓肿性肛瘘,易反复发作,小儿肛瘘一旦确诊,立即采用手术治疗。“脓成决以刀针”,这是中医外科一贯奉行的原则[4];②单纯切开为主要手术方法,婴幼儿肛瘘,大多为单管、直管,一般单纯切开即可,且患儿括约肌较薄弱,一般不会使创面肌肉牵拉太远,造成肛门功能不全,愈合后较平整;手术中创面不易修剪太大,以免造成愈合时间延长,注意修剪内口处粘膜即可;③少挂线,对高位肛瘘可以挂10号丝线或单根皮筋,但结扎松紧度要适宜,预防挂线后短时间内或术中即脱落;④术后3~4 d内换药时要用探针轻轻拨开创面,预防过早粘连形成假性愈合。

术后护理:患儿排便后应急时用盐水清洗或高锰酸钾液清洗但浓度要低,更换敷料;小儿术后便、尿无常,加上局部手术切口、挂线切割、引流药条异物等刺激,致使大便排解更加频繁,肛门潮湿易形成肛门湿疹;幼儿皮肤娇嫩,术后加压包扎困难,普通胶布有时致皮肤受损,尽量使用透气胶布或无创敷贴;如发现肛门潮红可用滑石粉,甘石创愈散等散剂外用,减轻分泌物对皮肤的刺激,预防肛门湿疹。

[1]胡志海.婴幼儿肛瘘62例的治疗分析[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2):134-135.

[2]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13-314.

[3]贝绍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肛瘘7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5(3):233-234.

[4]徐廷翰.中国痔瘘诊疗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37-241.

猜你喜欢

局麻肛瘘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护理路径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