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4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控制

2011-08-15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眼内炎玻璃体致病菌

刘 平

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淮滨 464400

糖尿病患者群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具不完全统计,现在糖尿病患者已经上升到近亿人群[1]。其中罹患眼部症状患者有15%,并发白内障患者也有不少的数量。笔者2009年11月~2011年8月对154例实施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54例,其中男56例,女98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54岁,平均(63.8±9.5)岁。单眼64例,双眼90例。共手术308眼。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手术在常规准备的基础上,娩出晶状体采用挤压法。压迫部位可选在角膜缘,压迫力量应适度,过轻不能使悬韧带断裂,过重可能导致玻璃体前界膜破裂[2-3]。对于60岁以下的患者可采用糜蛋白酶断带法,将1∶5000或1∶10000糜蛋白酶溶液约0.5 mL经瞳孔注射至晶状体赤道部1周,1 min后以灌注液冲洗前房,此时可见晶状体已游离。如果原来晶状体的悬韧带因外伤或先天异常已大部分断离时也可以使用压出法娩出晶状体。向前房内注射戮弹剂保护角膜内皮并起到润滑作用,术者一手持显微有齿镊固定并轻压切口后唇,使切口张开,晶状体赤道部上翘,用斜视钩或晶状体匙压迫6点时钟位的角膜缘,使晶状体缓慢从切口滑出。

1.2.2 感染控制[4]血糖控制在<8 mmol/mL,确定全身无感染性病灶,才能收入院。因此,要尽量缩短住院日。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当天入院、当天手术,以缩短住院时间。住院当天眼部滴妥布霉素滴眼剂,1次/2 h,严格按内眼手术消毒规程进行。患者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4万U,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用消毒眼罩遮盖保护。术后2 h开始复方妥布霉素滴眼剂滴眼,4次/d,晚上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1次。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1 d视力≥0.3者256眼(83.12 %),≥0.5者52眼(16.88%),术后3 d矫正视力≥0.3者276眼(96.00%),≥0.5者32眼(10.39%)。

3 讨论

感染性眼内炎(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是指眼球壁及眼内容被病原微生物侵入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一般是指有玻璃体炎症时才考虑眼内炎[5]。尽管引起眼内炎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细菌(90%以上),但也有真菌、寄生虫及病毒感染引起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状出现较突然,在术后1~4 d内出现疼痛和视力降低。其最初的症状与术后虹膜睫状体炎难以鉴别,如混合充血、房水细胞和闪辉。从诊断及治疗角度上,眼内炎可根据病原扩散方式及疾病本身的过程进行分类。外源性眼内炎通常由于手术或外伤引起眼球壁破口使微生物进入眼内,内源性眼内炎由于身体其它部位病灶感染,微生物经血流进入眼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迟发性3种,这对某些种类细菌的病原诊断和治疗有帮助。许多眼内炎的预后取决于诊断和治疗是否及时,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早期诊断眼内炎,而不应待其典型临床表现出现。

尽管近年来眼内炎的治疗手段已有一定的进步,术后眼内炎仍是内眼手术后一个可怕的并发症[6-7]。治疗的预后取决于早期的手术治疗、先进的培养技术及新一代抗生素的使用。通过对一些较大的教学医院中进行的23625例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调查,发现其发生率为0.089%,这同30年前在白内障囊内摘出手术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865%惊人的相似。例如美国目前每年大概有120万例的白内障手术,最少有1000例术后发生眼内炎。有一些眼前段手术后眼内炎发生率高于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0.11%,二期人工晶体状植入术为0.30% 。人的结膜囊通常有多种细菌存在,许多可引起眼内炎,约有75%的患者术前结膜囊内分泌物培养发现致病菌,尽管其种类有所不同,多数为革兰阳性球菌,也有革兰阴性菌。有研究显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致病菌多来自于患者眼周围菌丛,在术中被带入眼内。白内障手术中房水标本培养发现其阳性率高达43%,在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时,玻璃体吸出物培养阳性率为5%。致病菌也可通过其它途径在术中被带入眼内,如污染的灌注液及角膜供体的边缘均可引起术后眼内炎。此外,致病菌还可在手术后进入眼内。Driebe等观察83例手术患者,22%的患者有伤口异常。玻璃体嵌顿处、不正确的埋藏缝线、术后调整缝线位置等都可引起感染,通过巩膜的固定缝线也与感染发生有关。

[1]王雁, 赵红梅, 刘琪. 三维超声成像的切面显示技术的应用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 3(5): 158-160.

[2]Cusumano A, Coleman DJ, Silverman RH, et a1.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J]. Clinical Applications, 2011, 105(2): 300-306.

[3]Torres VL, Allemann N, Erwenne CM.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features of iris and ciliary body melanomas before and after brachytherapy[J]. Ophthalmic Surg Lasers Imaging, 2011, 36(2): 129-138.

[4]Tskashi MD, Toyoaki MD, Hiroyuki MD, et al. 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 study of ciliary body thickness in eyes with narrow angles[J]. Am J Ophthalmol, 2010,129: 342-334.

[5]韦梦燕,韦丽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广西医学,2004,26(3):100.

[6]宋爱君.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69.

[7]王蕊.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恢复及影响因素[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61.

猜你喜欢

眼内炎玻璃体致病菌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Er:YAG激光对钛表面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眼内炎的护理对策
临床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在眼内炎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健康快车”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预防和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