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静脉给药不良反应50例临床分析

2011-08-15苏永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4期
关键词:阿奇休克胃肠道

苏永立

阿奇霉素对酸稳定、半衰期长、感染部位组织及细胞内浓度高、抗菌谱广、疗效显著、安全性和耐受性好,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随临床用量增大而增加,重者可引起患者死亡。我们检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药期刊报道中经静脉滴注给药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文献报道,综合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检索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文献,选择阿奇霉素经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病例,剔除重复报道及报道过于简单者,共得到文献51篇计50例。

1.2方法 采用计量学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ADR监测中心的规定进行分类,分别对ADR涉及的患者一般情况、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分类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2.1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70岁,其中≤16岁者21例,占42%。50例均经静脉滴注用药,剂量0.1~0.75 g/d,出现不良反应时累积剂量0.1~3 g;用药32例,合并用药16例,不详2例;一次用药40例,连续两次及以上用药10例;按规定用量45例,不详5例。ADR最早者出现在用药10 s[1],最长5 d,其中用药10 min 内 5 例,10 ~29 min 者 19 例,30~59 min者15例,1~23 h者7例,1~5 d者4例,发生在用药30 min内者26例,占48%。50例中有家族药物不良反应史者19例,占38%;无家族药物不良反应史者23例,占46%;不详8例,占16%。

2.2用药病因统计 呼吸系统疾病28例,扁桃体炎4例,泌尿系统感染、鼻窦炎各3例,盆腔炎、前列腺炎、乳腺炎各2例,术后预防用药3例,腹泻1例,2例病因不详。

2.3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 变态反应26例,占52%,其中过敏休克13例,类似过敏休克2例,过敏反应10例;胃肠道症状发生13例,以恶心、呕吐、腹泻卫主要表现,其中6例在用药10~20 min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改善。用药期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7例,表现为耳鸣、视物模糊,醉酒样反应,椎体外系反应等;出现血尿、蛋白尿、尿潴留各1例;药物热3例,出现在用药30 min内,表现为高热、畏寒,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阿奇霉素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以变态反应常见,又以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最高,阿奇霉素主要经肝代谢失活,在用药后长时间在肝脏、胆汁内均保持较高浓度,肝脏毒性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时可增加肝脏毒性反应发生的概率,短期应用阿奇霉素也应警惕阿奇霉素诱发罕见的肝毒性之可能[2]。

既往有药物不良反应史或家族史者使用阿奇霉素时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家族不良反应史,临床严格按照药典或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用药,严格掌握滴注浓度、时间、速度[3],用药后密切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静脉滴注避免因滴速过快或浓度过高而发生不良反应,一般每100 ml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60 min(约30滴/min),滴注浓度不超过2.0 ms/mE,首次使用者开始滴速10滴/min左右,经6~7 min观察无不良反应发生者可改为正常滴速;为减少阿奇霉素的听力损害,应严格遵循推荐剂量,避免大剂量或长疗程使用,避免与有听力损害作用的药物联用;阿奇霉素与氨茶碱、地高辛等药物合用时注意后者的血药浓度,以防其血药浓度过高导致中毒;静脉滴注前30 min口服甲氧氯普胺片,可明显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总之,合理使用阿奇霉素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1]刘晓莉.静滴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304.

[2]吴抗美.多西环素、阿奇霉素致肝损害2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7):447.

[3]伦新强.抗感染药物静滴速度过快所敛不良反应及防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1(1):29-30.

猜你喜欢

阿奇休克胃肠道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阿奇,出发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