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应采取的措施

2011-08-15蔡伟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4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科出版社

蔡伟红

医生治病,最合理的是根据疾病的病因进行治疗,这才是最根本的,但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迄今未明,这对精神科临床医生来说,确实是难题。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已进入药物治疗的新时代,新的药物品种层出不穷,以致当前各品种已出现剧烈竞争局面,医生面对许多精神药物会显得眼花缭乱,因此用药不规范、滥用等现象逐渐引起人们注意,提倡用药的规范合理已提到议事日程。使治疗精神疾病的用药趋向合理,合理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不“放之四海而皆准”,矛盾之处很多,实际上也应该承认一个事实,医生用药确有各显神通的一面,譬如,有的医生特别习惯用某些药,别的医生治不好的患者,到他那里却得心应手地取得效果,这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偏见,其中反映了他们的经验。因此要做到用药合理应该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这样才能避免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偏差。

所有精神科执业医师的医疗行为应有一套诊疗标准来评定,该标准的“底线”是:应当具有合理性。如果医生想选择某种药物治疗,但患者提出他接受的治疗是不正确的,则在投诉中法院可能更重视的是患者接受了何种治疗以及该治疗被选择的理由(也就是该治疗的合理性),而并非医生的“好意”或“个人经验”等软指标。

一般而言,当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合理的程序包括至少两个方面。首先,医生应对患者做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精神检查、各种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既往及目前的用药记录、其他疾病史及治疗经过等。其次,医生有责任指导患者用药并提供充足的信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情同意。

考虑到精神科治疗有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法规只要求“积极、适当的”治疗,这在有些国家又被称为“合理的治疗”。“合理”或者“适当”的标准需要有关学术团体制定,一般来说,开始用药前和药物治疗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措施是应当考虑纳入这类标准中,除非发生紧急情况,一般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在开始用药前应作详尽的临床资料收集、提供足够的获得知情同意所需的信息;所有治疗方案均需仔细记录备案,特别是在药物更换、调整或重新应用时更需要在记录中说明理由。

2.所开的处方必须书写得清晰易懂。如果精神科医生的笔迹难于辨认,则最好能够打印出来。而且,药量应该写清楚防止被滥用药物者更改。药房工作人员应该该所有发给患者的药物贴上标签,而且用法说明应特别标出,而不是简单写“用法见说明书”。如果患者需要急救的话,未贴标签的药袋可能很难被急救人员辨认出来。国外有些医院甚至在标签上还注明了药物的读音,以方便患者或家属。

3.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当随访观察病情变化、滥用患者的用药反应。若用抗精神病药,则最需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因为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TD)等不可逆的严重不良反应。

[1]张友干.实用特殊药品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2]高哲石.精神障碍的治疗学.抗焦虑药物.第3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3]郑瞻培,王善澄.精神医学临床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科出版社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我等待……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