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例新生儿的护理体会

2011-08-15邓秀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4期
关键词:母体脐带乳汁

邓秀华

新生儿特指自母体娩出到出生后4周的小儿[1]。这个阶段是婴儿出生后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此时婴儿已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尤其生理调节功能和适应能力差,这个阶段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为此医护人员一定要根据新生儿的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同时对产妇做好新生儿护理的宣教与指导,使新生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1 临床资料

本组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00例。男50例,女50例;剖宫产43例,自然分娩57例。

2 护理

2.1 呼吸道管理 新生儿娩出后应立即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要用婴儿一次性吸痰管吸取分泌物,但在吸引过程中勿插入过深,吸力勿过大,以免损伤口腔及咽喉部黏膜。严重的窒息者护理人员可用口将分泌物吸出。当呼吸道粘液确已吸净后而无哭声时,可用手拍打新生儿足低,使其啼哭,新生儿哭声响亮,表示呼吸道已通畅。新生儿呼吸特征是呼吸快而不规则,呼吸表浅,并以腹式呼吸为主,40~50次/min,如在安静状态下呼吸超过60次/min,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新生儿鼻腔狭窄,不会张口呼吸,如果鼻腔有炎症或其他分泌物很容易发生窒息。母亲喂奶时尤其夜间喂奶须注意勿使乳房堵住新生儿的鼻孔,防止窒息的发生,另外在给新生儿盖物时不要靠近鼻孔部位,以免盖物过严造成窒息。

2.2 脐带的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1~2 min内即可结扎好脐带。结扎后消毒检查有无出血及渗血,脐带未脱落前勿在盆内洗澡,如需洗澡时一定要用不渗水的特殊贴处理好,同时洗澡后消毒,以防感染。平时注意保持脐带干净、干燥。新生儿脐带一般3~7 d可自行脱落。在没脱落时,不要强行去弄,或剪掉以免造成出血或感染。脱落后的脐带应上脐带粉加以保护以防感染。

2.3 体温监测及室温调节 胎儿脱离了恒温的母体后,新生儿的体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刚出生的新生儿体温与母体相同,但很快会下降1.5℃ ~2.5℃,这时的体温应在37℃左右,24 h后新生儿的体温恢复且逐渐趋于稳定,所以对刚出生的新生儿要加强体温监测和室温调节。新生儿主要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自动调节功能差,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常因室内温度过高或气候炎热、包裹太多而致新生儿体温过高。气温过低,不注意保暖,不但体温不升,严重时甚至引起新生儿硬肿症。如果环境温度适中,新生儿的温度可逐渐回升达到36℃ ~37℃。另外,分娩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相对恒定,温度应在24℃ ~26℃,湿度在55~65%。

2.4 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上常附有胎脂,对皮肤有保护作用,现不主张拭除,一般24 h可被吸收。但对头发、耳后皮肤皱褶处的血迹要用适当的温水轻轻擦拭干净。正常新生儿第二天便可洗澡,主要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分,洗后可擦婴儿用的爽身粉。新生儿每次排便后要清洗臀部。尿布和衣服宜用纯棉制品缝制,要求柔软易吸水。每次沐浴后做好新生儿抚摸。

2.5 增进母子情感护理 母亲和婴儿情感敏感时期,在生产后的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在这个时期分离,或只让母亲看看小孩,不仅延迟情感的增进,而且能影响母子感情较长一段时间,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即放在能与母亲皮肤接触的位置,母亲皮肤的温度,心跳对婴儿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因为他(她)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心跳音,增加了其安全感;并鼓励在床上给新生儿喂奶,当新生儿趴在母亲胸腹部,使母子进行密切的皮肤接触,不仅有利于母婴之间的感情交流,也利于母亲体内的催产素的分泌,使乳汁尽早的分泌,对保证婴儿有足够的乳汁打下基础。新生儿出生后就已有了感知觉,如能听到声音、能看到色彩鲜艳的玩具和人的脸谱,并能随声音、人的脸而转头,新生儿的味觉、皮肤的感觉也很敏感。因此,在给新生儿喂奶、洗澡、换尿布时,护理人员要教会母亲告诉新生儿你在做什么,使新生儿熟悉妈妈的声音,对新生儿的听觉也是一个刺激,促进听力发展。除此之外,还可经常和新生儿进行目光交流、皮肤的接触,在新生儿清醒时,可逗他(她)笑,给他(她)色彩鲜艳的、会转动的玩具看,这对新生儿今后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6 新生儿喂养方面的指导 新生儿在离开母体0、5 h即应进行母乳喂养。初乳中所含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对新生儿有益。另一方面乳头受吸吮动作的刺激后,可反射性的使乳汁增多。一般产后1~2 d内乳汁分泌较少。有的学者统计过,第一天仅分泌7.4 ml,第二天分泌51 ml,但此时新生儿基础代谢偏低,需要奶量少,所以并无障碍,可适当给些糖水补充。2 d后新生儿食量增加,母乳分泌亦增多。到第6、7、8天可分泌300~360 ml。2周时如奶汁充足每次可吃一个奶,因此两侧乳房可交替喂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不严格限制其喂奶时间,尽可能做到按需哺乳。喂奶后新生儿如能安睡2 h以上,既是奶量充足,则不需要补充糖水。如乳汁不足改用牛奶喂养,应将牛奶稀释成两份牛奶加一份水。第一次喂牛奶可先给10~30 ml,第一天量70~210 ml。以后每次可适当加5~10 ml,第七天开始每次加100~120 ml。每天总量可达700~750 ml。哺乳时母亲应采取坐位,婴儿头部稍高,位置舒适,乳头放于婴儿舌上方,用手扶托并挤压乳房,促使乳汁外流,并防止乳房堵塞鼻孔。每次哺乳最好先后吸净双乳,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空时,应将余乳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净,以促进乳汁分泌。哺乳完毕,应将婴儿竖抱,伏于肩部,轻轻拍背,促使胃内气体排出,以减少溢乳。哺乳期限以10个月至1年为宜。哺乳时间过长,会引起婴儿营养不良。

总之,对新生儿的护理要做到精心、有耐心、细心,除做好临床护理外,还应加强身心整体护理,才能使新生儿健康成长。

[1]王慕逖.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猜你喜欢

母体脐带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蒲公英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