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1-08-15刘亚辉赵金红孙聪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4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刘亚辉 赵金红 孙聪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脑梗死的先兆;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一般症状持续数分到数小时,可以反复发作,24 h完全恢复。临床上正确的处理TIA对预防脑梗死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11年我院神经科收治110例TIA患者,男62例,女48例,年龄34~73岁,平均64岁。110例患者入院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1]。入院后经头部CT或MRI检查未发现梗死、出血或肿瘤灶。排除既往有脑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TIA首次发作45例,发作两次及两次以上者为65例。其中高血压70例,吸烟40例,糖尿病22例,高血脂26例,有酗酒史16例,颈椎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

1.2 方法 将110例短暂性脑缺血分为对照组55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观察及护理

2.1 症状、体征的观察 临床症状为脑某一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发作突然,历时短暂,一般为5 min~30 min,半数在10 min以内症状消失,最长在24 h内完全恢复而不留神经功能缺失。临床上常将TIA分为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两大类。

2.1.1 颈动脉系统TIA 常见的症状为单肢无力或不完全性偏瘫,感觉异常或减退,一过性单眼盲是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缺血的特征性症状,优势半球缺血时可有失语,对侧同向偏盲较少见[2]。

2.1.2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常见有真性眩晕,一般不伴有明显的耳鸣。可出现复视,眼球阵颤,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一侧脑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典型表现[2]。

2.2 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分布可干预的包括①原发病: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等;②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酗酒,肥胖,高盐高脂饮食等。

2.2.1 原发病的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脑卒中首要、独立的危险因素,血压与卒中的发生均呈正相关[3],与TIA的发病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一旦患者开始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对之进行系统随访和监测。护士应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遵医嘱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直至血压下降达标。护士应告知患者自测血压的意义,并教会患者选择适合家庭用的血压计和规范化的测量方法。对无症状的患者更应该强调用药的重要性,让其认识到不遵医行为将导致的严重危害。教育患者坚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脑动脉血管变化,避免血管的器质性病变进一步恶化。

2.2.2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成分的改变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高血脂症可增加血液粘滞度,使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4]。因此,要及时治疗高脂血症,使血脂降至正常。糖尿病患者要尽快控制血糖。根据个体存在的相关疾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出院后定期随访,根据随访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方案。定期测量血压,复查血脂、血糖等。

2.2.3 避免不合理饮食 让患者了解肥胖、吸烟、酗酒及饮食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一般认为高钠盐、低钙、高肉类、高动物油的饮食是促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因素,指导患者低盐、进低脂、低糖、高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 g,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忌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避免过分饥饿。

2.2.4 戒烟、禁止酗酒吸烟和酗酒可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增加,血液粘度增加,减少脑血流量及加速动脉硬化等。因此,向患者讲明吸烟的危害性,采用心理咨询、口服戒烟药等综合性干预措施,避免大量饮酒,控制体重。

2.2.5 健康教育 ①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②生活起居规律,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尤其是经常发作的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尽量避免单独外出。扭头或仰头动作不宜过急,幅度不要太大,防止诱发TIA或跌伤。③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能随意更改、终止或自行购药服用。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用药注意事项。④发现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复视或突然跌倒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3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因素是TIA发生的重要因素,与糖尿病、冠心病、情绪激动、劳累、饮酒、等因素也有相关性。这些危险因素是可以进行干预的。本研究显示,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及时给予正确治疗、精心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提高了TIA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病杂志,1996,29:37,167.

[2]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134.

[3]周红,江华容,秦莹,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4-65.

[4]苏亦然,翟玉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09,9(12):2809-2810.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辨证施治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