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

2011-08-15刘钊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4期
关键词:足月儿病理性黄疸

刘钊锋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al jaundice of newborn),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组疾病,区别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婴儿刚出生后2~3 d,并于4~6 d达到高峰期,7~10 d才开始消退。临床中不论是那种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严重时都可能引发“核黄疸”,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引发死亡。因此,及早的诊断并治疗病理性黄疸,对于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的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诊治方法,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其中男孩有50例,女孩有32例,年龄1~28 d,平均12.4 d。所有的患儿中有4例为早产儿,78例为足月儿,采用剖宫产的有60例,自然分娩者有22例。患儿出现黄疸的时间不同,其中在出生后7 d内出现者有60例,7 d后出现者有22例。所有的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面目、周身皮肤黏膜黄染的症状。发生黄疸的病因有窒息、缺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早产、胎膜早破等,另外和感染也有关系,如肺炎、尿布皮炎、脐炎等炎症感染,有的还和母乳性黄疸有关。

1.2检查方法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和肝功能血糖以及C反应蛋白、电解质等多方面检查,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血培养、胸片、肝胆B超等全套的相关检查方法。

1.3诊断标准 婴儿于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并且早产儿的持续时间>4周,足月儿的持续时间>2周者,黄疸退去但却又再次出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 mg/dl,当新生儿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变可以确诊为是病理性黄疸。

1.4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的患儿以光疗退黄和抗感染、控制溶血等病因治疗的方法。光疗法中使用蓝光间断性方法进行治疗,每8~12 h停16~12 h,治疗期间需要将双眼和生殖器用黑布遮盖住,防止辐射受到伤害,治疗直至患儿的胆红素下降到7 mg/L时停止。为了防止新生儿出现溶血现象,可以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抑制剂,用量一般以500 mg/(kg·d)为宜,也可以使用5 mg/(kg·d)的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另外,在光疗的基础上还应该配合碱化血液和白蛋白的综合治疗,以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

1.5疗效评定标准 本组研究中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取得的疗效分为3类,即治愈、有效、无效。①治愈:治疗后患儿临床表现症状完全消失,即皮肤黏膜黄疸消失,且无复发,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降到<85 mol/L的范围内。②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有所好转,即皮肤黏膜黄疸有明显减轻,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下降到>85 mol/L<221 mol/L的范围内。③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无明显改善,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仍然>221 mol/L。

2 结果

所有的患儿在入院后均得到了相应的对抗感染对因治疗和退黄综合治疗,包括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和蓝光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本组研究中经过3 d治疗后治愈者有17例,有效者有58例,无效者有7例,总有效率为91.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指婴儿脐带结扎后1个月内出现的黄疸,大多和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有关,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和巩膜黄疸等症状,临床中将新生儿黄疸分为两种,即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发生1周内便会自行消退,在早产儿中其持续的时间可能会稍微延长一些,如若生理性黄疸在婴儿出生后24 h内就出现,且一直持续到20 d内未曾消失,或者在此期间消退后又重复出现,则可以认为是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可以诱发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情况严重的可以还会引起死亡。因此,临床中及早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临床中研究新生儿疾病的重点内容。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多种因素有关,病因较为复杂,其中以围产因素较为常见,其次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等也是引发病理性黄疸的因素。围产期的窒息缺氧会使患儿出现酸中毒、低血糖等症状,这些均会对肝酶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同时,在窒息情况下,婴儿的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紊乱,使得肠肝循环对胆红素的循环增加,葡萄糖摄入不足,加重黄疸病情。而在接生的方式中,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相比较,更容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1~3]。

为减少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概率,临床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管理,接生工作中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另外还应提倡早吸允,增加母乳喂哺的次数,以增加婴儿的肠蠕动,促进其排便,使胆红素的排泄量增加,减少在体内的积聚量;保护新生儿的肝脏,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和会引起溶血、黄疸的药物,及时纠正缺氧环境和酸中毒症状。一旦发现异常症状,要及早进行检查和诊断,争取时间进行治疗,降低新生儿生命的危险性。

总之,通过本组研究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有多种,且较为复杂,临床中需要及早的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加强对新生儿的管理工作和制度,一旦发现要及早进行治疗干预,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

[1]孙淑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中外医疗,2011,30(22):103-104.

[2]邱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3):93-94.

[3]唐兰芬.围产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2):83-84.

猜你喜欢

足月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