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机经鼻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8例临床体会

2011-08-15王亚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4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气胸肺泡

王亚莉

NRDS主要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多发生于早产儿,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应用呼吸机NCPAP可短时间内改善乏氧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合并症[1]。近3年我科共收治NRDS患儿182例,其中58例应用NCPAP,现对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58例中男30例,女28例。早产儿42例(其中<32周28例),足月儿16例;出生体重:足月儿平均体重2700 g,早产儿平均体重1400 g。

1.1.2 治疗上未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儿均有青紫发绀,呼吸增快48例,呼吸浅弱10例,合并肺炎的28例,出现呼吸衰竭的5例,动脉导管未闭的5例,根据患儿胸部X线改变:I-IV期分别20、18、11、9例,其中气胸3例,心包积气2例,纵隔气肿1例。

1.3 治疗方法 58例患儿均给予呼吸机经鼻 CPAP正压通气吸氧,同时控制感染,静脉给予盐酸氨溴索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并注意液量及热卡的补充,合并症给予相应的治疗,并根据病情予对症治疗。1例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另外2例气胸、心包积气及纵隔气肿均自行吸收。

2 结果

应用NCPAP治疗10~20 min发绀减轻42例,应用1 h后胸片肺含气明显改善,呼吸困难2 d后缓解18例,3 d后缓解28例,8例NCPAP通气青紫不缓解,其中5例放弃治疗,3例改机械通气。最短通气时间1.5 d,最长5 d,平均48~72 h。NCPAP正压通气吸入氧浓度<40%症状减轻患儿38例,3例40% ~60%氧吸入5 h后青紫缓解,后下调氧浓度,1例60%以上氧浓度吸入2 h症状减轻。治疗6 h后39例吸入氧浓度<30%,SaO2>90%。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病死率高[2]。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是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肺泡缺乏PS,肺顺应性下降,肺泡被压缩,形成肺不张,引起血氧下降。缺乏PS还可使肺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出现肺水肿。呼吸机经鼻CPAP即是持续正压通气(NCPAP),其机理是呼吸机在吸气、呼气相时均可保持气道内有一定正压的新鲜气流,可使萎陷或行将萎陷的肺泡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并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而起到减少肺内分流,提高氧合能力的作用。

呼吸机经鼻CPAP可调节氧浓度和压力并且有报警装置,可湿化和加热气体,可以显著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高氧对未成熟儿肺损伤的危险性,减少通气压力波动大导致的通气效率下降和发生气胸的危险性,合理使用可减少呼吸机治疗[3]。尤其适用于 <1500 g的早产儿。CPAP可使肺泡扩张,有利于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并减少消耗,我们体会在多数肺泡仍开放的RDS早期应用可防止肺泡进一步萎陷,比晚期应用效果更好,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对机械通气的需要。同时尽量以最低的PEEP使SaO2稳定在90%以上,减少气胸的发生。目前PS替代疗法已常规用于RDS预防或治疗,但其价格较昂贵,不宜普及。CPAP治疗简便、宜行、安全、经济且疗效显著,相对与有创机械通气,值得普遍推广。

[1]金汉珍,等主编.实用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21-423.

[2]余加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643-644.

[3]周启新,陆长东.CPAP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医学综述,2009,15(5):722-724.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气胸肺泡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