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踝上骨牵引术中的应用

2011-08-15刘慧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股骨颈患肢骨折

刘慧娟

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踝上骨牵引术中的应用

刘慧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踝上骨牵引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例中,22例治愈,13例好转出院,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老年人牵引治疗周期长,因长期卧床及体位的改变患者易情绪波动,甚至不能很好配合治疗及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肢恢复功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避免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护理干预;老年股骨颈骨折;踝上骨牵引术

股骨颈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是骨科常见的老年性疾病,由于其解剖及血液供应的特点,骨折在短期内难以愈合。因此,做好此类患者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和促进骨折愈合至关重要。现将对3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均行骨牵引术,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60~92岁。骨折原因以跌倒为主,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患肢均行X线摄片后确诊,经牵引结合良好的护理,本组35例中,22例治愈,13例好转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干预由于股骨颈骨折所需愈合的时间较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大多数患者存在焦虑、烦躁、恐惧,甚至是绝望。护理人员应根据情况,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解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针对患者情绪与疾病要求进行宣教,使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

2.2 并发症干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伴有内科疾病,术前须对患者各脏器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尤其是心肺肾功能。对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2次/d,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对糖尿病患者指导其严格控制调节饮食,定时监测血糖变化,是空腹血糖接近正常值或允许范围。鼓励和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床上活动及锻炼,预防肺部感染[1]。

2.3 牵引护理向患者讲明骨牵引的目的,并交代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患肢外展中立位,外展20°~30°,为防止患肢外旋可同时穿“丁”字鞋;皮牵引重量不宜超过5 kg,一般为体质量的1/7。牵引锤必须悬空,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断裂和滑脱,发现牵引无效及时纠正;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随时注意胶布和绷带有无松动和脱落,发现异常及时整理。

2.4 术前准备术前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指导患者戒烟,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指导患者适应床上大小便,掌握便盆的正确使用方法,防止擦伤皮肤,排便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在手术前12 h禁食,术前6 h禁饮,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2]。

2.5 牵引后护理干预由于老年人血循环较差,做好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根据病情可向患侧卧位,禁向健侧卧位,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臀下可垫气囊垫或水囊垫,防止发生褥疮。新入院患者行牵引后严格床头交接班,听取患者的主诉,观察牵引重量及患肢血运、感觉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牵引绳上面不能放任何物品,以免影响牵引效果;牵引后期根据病情需要,部分患者可采取“悬空法”锻炼,指导患者两手拉住牵引架上拉手,同时健腿蹬在床面上,将上身和臀部抬起,以使患肢以外的全身得到锻炼。

2.6 预防并发症

2.6.1 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怕麻烦不愿饮水,应注意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3000 ml/d,达到生理性冲洗,促进细菌的排出,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2.6.2 预防便秘指导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便意时,护士用手按摩患者的合谷穴,边按摩边嘱患者用力排便,或进行腹部环形按摩,2~3次/d,20~30 min/次,同时应避免排便时引起患肢疼痛,影响排便。

2.6.3 预防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利用牵引床上的拉手抬起上身和臀部或坐起,以增加活动量,促进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必要时给予行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预防呼吸道感染。

2.6.4 预防血栓的形成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50 mg口服,1次/d。

2.7 功能锻练早期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运动,促进血循环,维持肌肉力量,保证关节不僵硬,功能不过分减退,手术当日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指导其进行主动功能锻练,如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活动及足趾屈伸运动等,4~6次/d,5~20 min/次。指导患者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练[3]。定时捶背,排出气管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2.8 出院指导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一般是4~6个月,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一定要嘱咐患者不能让患肢过早负重。嘱患者不要盘腿,不坐矮凳子,不下蹲,避免长时间站或坐;坐位时髋关节向前弯曲<90°;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3个月以内以床上功能锻练为主,1年后可弃拐行走,但不能过度负重。鼓励患者补充钙质,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豆类等含钙较多的食品。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帮助患者主动戒烟,少饮酒。

3 小结

老年人牵引治疗周期长,因长期卧床及体位的改变患者易情绪波动,甚至不能很好配合治疗及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肢恢复功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避免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35.

[2]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9.

[3]余秀芹.牵引患者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体会.中国骨伤,1998,11 (2):64.

47100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供应室

猜你喜欢

股骨颈患肢骨折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