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

2011-08-15高玲井玉芳倪瑞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例数抗生素

高玲 井玉芳 倪瑞琴

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

高玲 井玉芳 倪瑞琴

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院内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使医院的病死率明显上升,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为了有效地控制,我们对医院2000~2009年同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00~2009年住院患者数、每年院内感染人数分别进行统计。按资料对每年院内感染率及漏报率情况进行统计。我院入院人数由2000年的6298人次逐年增加至2009年的18989人次,增幅较大,同期院内感染的感染率、漏报率却从2000年的8.85%、7.58%,分别下降到2009年的3.56%、1.88%。根据院内感染发生原因、预防与控制分析如下。

2 院内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

2.1 由交叉感染引起的医院感染患者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患者就是该病的传染源。与其同室居住的患者,就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尤以呼吸道传染病为甚。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如果消毒、隔离不严,则易发生交叉感染。虽然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患者,但如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入院时诊断错误,如把一种传染病误诊为另一种传染病,也会发生交叉感染。住院患者或医院工作人员是病原携带者,患某种疾病的人,同时又是另一种疾病的病原携带者,此类感染难以查明,因为很少对在院人员做系统的带菌检查。本组病例中因交叉感染引起的院内感染例数占总感染例数的43%,是引起院内感染第一大危险因素。

2.2 条件致病菌感染许多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由于患者抵抗力降低,而造成自身感染。本组病例中因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例数占总感染例数的17%。

2.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杜青云等[1]指出,抗生素的应用为引起院内感染第二大危险因子。近年来国内外医院应用抗生素品种繁多,数量大,导致抗药菌株增加。因为滥用抗生素可增大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增加患者的易感染性。本组病例中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院内感染例数占总感染例数的36%。因此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滥用是预防和治疗的当务之急,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在控制院内感染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2.4 医院管理不当探视制度不严。对探视者不加管理,随意出入病房,可由探视者带入污染食物、物品等而引起医院感染。医院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接触污染物后不洗手消毒而又去处理其他患者;食品、食具被污染未处理等都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本组病例中因管理不当引起的院内感染例数占总感染例数的4%。

3 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3.1 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的监测系统:医院感染监测系统通过连续地观察在医院的人群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频率和分布以及影响感染的有关因素,我院主要检测指标如下:①医院感染发生率:指一定时期内,在所有入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病例数的频率;②医院感染患病率:观察期内医院感染的总病例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③医院感染续发率:是指与指示病例有效接触后经一个最长潜伏期,在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与接触者总数的比值;④医院感染漏报率:为确保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漏报率调查。根据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医院环境中特殊人群的健康。

3.2 针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采取以下措施:①开展抗生素教育;②根据抗菌谱合理选用抗生素;③科学使用抗生素;④严格掌握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⑤落实消毒隔离的相关管理制度;⑥强化对抗生素的宏观管理。

3.3 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如接诊分诊制度,陪床探视制度等,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消毒灭菌与隔离是保证感染控制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治疗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诊疗操作前后手的清洁与消毒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同与重视,手的消毒除采用常规的消毒剂浸泡外,快速有效的手消毒揉搓剂已在医院广泛使用。消毒供应室的条件逐年明显改善,高危医疗器械普遍采用物理方法消毒与灭菌,引进高度自动化的双开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以保证灭菌效果的安全可靠。不耐热物品的灭菌选用60 Co辐射消毒灭菌。并引进自动清洗消毒机、冲洗消毒机应用。这样,既保证了灭菌前的高洁净度,同时又避免了操作者的锐器伤,提高了工作效率。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处理,选派专人定时回收医用垃圾,集中处理,回收医用垃圾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回收人员的身心健康[2]。

3.4 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工作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医院感染和消毒知识的全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措施的依从性,增强各种消毒到位率,提高操作的正确性,把手消毒和空气消毒作为重点[3]。

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年龄等因素有关。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因此,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各级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主观意识,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建立医院内感染控制三级管理网,每月定期作治疗室空气、消毒液、物体表面、医、护、工人手的细菌监测,严格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慢性病患者机体防御机能与抵抗力明显下降,住院期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应重视提高慢性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加强支持疗法。对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咳痰,增加床上四肢运动,鼓励患者端坐或起床,瘫痪者可借助轮椅让其健侧下肢在地上滑行,增加全身运动量,尽量减少卧床时间,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压疮的发生。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慢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住院时间长,及易发生医院内感染[4-5]。

因此应积极动员可出院的患者及时出院,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日,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内感染率。医院感染科应加强对慢性病患者较多的业务科室的监测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加强环境监测,保持空气流通,根据季节及天气情况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和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科室,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消毒和管理。

[1]杜青云,张铭穷,黄纯,等.抗生素滥用与医院感染.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6):330.

[2]张蕾.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中国民康医学,2008,20 (4):378.

[3]陶怡秀.医院感染与医院消毒效果调查.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6);549.

[4]史文昕,史文晶,李静峰,等.2409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53.

[5]杨志辉,牟静,阮菊琴,等.2002~2004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55.

261011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高玲倪瑞琴);山东省潍坊市肿瘤医院(井玉芳)

·康复医疗·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例数抗生素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
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
更正
折痕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