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8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1-08-15褚爱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降糖药低血糖胰岛素

褚爱莲

48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褚爱莲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8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两名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和治疗方案个体化,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使急慢性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或好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和生活指导,能提高患者自我监护和急救能力,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临床观察;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病程漫长属终身疾病,治疗护理不当易出现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最终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对其合理治疗、全程监护和护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现将48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内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48例,发病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4岁。发病年限≤5年15例、~10年10例、>10年23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周围神经病变8例、肾病5例、低血糖反应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健康宣教将治疗糖尿病的五项基本措施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自我检测,贯穿糖尿病治疗过程的始终。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讲座、生活指导等方式,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帮助他们了解防治糖尿病的基本常识,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2.1.2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基本措施,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细胞的负担[2]。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糖高低、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制定合理膳食方案,并长期执行。原则是: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均衡营养,维持理想体重。每日摄入量: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约占总热量的15%,食盐摄入量低于6.0 g/日。三餐进食量分配为1/5、2/5、2/5或1/3、1/3、1/3。限制甜食,增加纤维性食物。

2.1.3 运动护理运动疗法具有以下优点:增强胰岛素作用,纠正异常代谢,降低血糖;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运动时间:25~30 min/次,运动原则:适量、经常性、个体化。年轻、消瘦且体力不适者,应做低强度运动;若心肺功能许可,应做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羽毛球、乒乓球、游泳、骑车等;若血糖波动明显或>16.7 mmol/L或有急性并发症,不适合运动。为防止运动中出现低血糖,要尽可能在饭后1~2 h运动,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作用最强时运动。一般不主张空腹锻炼,若空腹血糖>6.7 mmol/L,可进行运动,<6.7 mmol/L时,运动前应吃食物10 min后再开始热身,避免进食后立即运动。若从事中等度以上的运动且持续时间长,可适当减少运动前胰岛素(尤其短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或运动前、运动中适当进餐。有条件者于运动前后各测一次末梢血糖,对运动具有指导意义。

2.1.4 胰岛素注射护理胰岛素应用须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抽取所需量皮下注射,有计划、按次序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发生肌肉萎缩或增生。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长效胰岛素,混合均匀,以免影响疗效。餐前30 min注射,按时进餐、避免发生低血糖。

2.1.5 口服降糖药的护理磺脲类、双胍类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严密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尿糖、尿量、体重变化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需要调整药物或剂量时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应用磺脲类降糖药要从小剂量开始,餐前半小时口服;应用双胍类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餐后或餐中服用。若出现低血糖、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治疗。

2.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1 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药量过大、使用不当、体弱、饥饿、发热、急性胃肠炎、饮食摄入不足、运动过量、夏季大量出汗、大量饮酒等因素,可导致低血糖,主要表现为肌肉颤抖、心慌、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性格改变、神志改变、认知障碍,严重者抽搐、昏迷。应尽快给予糖分补充,如口服糖块、点心等食物,如无好转立即送医院救治。可用50%葡萄糖静脉注射,不能纠正低血糖时可用5~10%葡萄维持,并连续监测血糖48 h以上,直至血糖稳定,以免再发生昏迷。

2.2.2 糖尿病足的观察与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应指导患者经常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色泽、温度的变化。若患肢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下降或色泽变化、感觉麻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提高局部抵抗力。方法是患肢适度运动、做下肢肌肉收缩练习、经常按摩足部等,按摩时应由趾端向上。冬天注意足部保暖和清洁,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中。每天用35~42℃温水泡脚20 min/次。皮肤有小水疱者,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泡脚,2次/d,不超过1周。水疱小、压力不大者,局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待血液循环改善后自行吸收;水疱大、压力大者,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液体后,碘伏消毒无菌敷料包扎。注意保护皮肤切勿剥脱,有溃疡创面者,保持创面清洁湿润,经常用生理盐水、双氧水清洗,彻底消除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并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局部用生理盐水3~5 ml加胰岛素4~8u温敷,以改善局部营养,降低局部血糖,使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利于创面愈合。创面亦可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30~50 cm,2次/ d,20 min/次,效果较好。

2.2.3 糖尿病肾病的观察和护理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发生的微血管并发症,一旦进入临床阶段,出现持续蛋白尿,肾功能将发生进行性恶化,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要定期检测,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2.2.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观察与护理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属内科急症,立即输液治疗是抢救的关键措施。通常采用等渗盐水补液,同时视失水程度、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及中心静脉压等情况决定输液量和速度。治疗前若有低血压或休克,应联合应用胶体液,并进行抗休克处理。当血糖降至13.9 mmol/L左右时改为5%葡萄糖并加胰岛素,同时调整剂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有可能或已经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神志、24 h出入液量等),昏迷患者执行昏迷常规护理。治疗期间,绝对卧床休息,低流量持续吸氧,注意保暖、作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3 小结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给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医护人员面向全社会健康人群和患者,实施全面系统地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对减少人群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糖尿病不同的疾病发展阶段,给予护理指导和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监护能力和低血糖自救能力,能有效降低血糖,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427.

[2]杨青敏.健康教育手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04.

477150河南省郸城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降糖药低血糖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